【天火之谜课文】19天火之谜 表格式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19天火之谜备课日期12月 2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布置学生搜集富兰克林的资料。教学时间二教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词语,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2、学习文章第一段教学重难点朗读 写字 了解课文脉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揭题导入  。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节      1、以一段雷暴的视频录象导入课题。 2、你知道雷暴形成的原理吗?但古时候的人是如何认识的呢?板书揭题:天火之谜3、教师提问:“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1、检查自学情况。(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2)理解词语。2、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1、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雷暴的谜。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1、指名读课文。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3、为什么说它可怕?板书: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4、齐读第一节。 学生先观看,再组织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            指名读生字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再读课文,思考每一节与课文的内容     概括段意      指名读课文用课文里的语句概括主要内容      齐读第一节 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文本充分接触,扫清阅读的障碍。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深入学习课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  。  二、学习第二段。                                         123

           


            三,学习第三段。    四、总结课文。 五、指导复述全文。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中国人~~~~雷神西方人~~~~上帝的怒火1、出示第2节。雷暴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 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5、讨论板书: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认真实验、勇于实验6、讨论交流(读好词)早就(很早不是现在)--所以发现了--引读(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观察比较(2)大胆推测: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很熟悉,很了解)--熟知什么?放电现象不能雷暴结合富兰克林与众不同。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什么意思?不值得奇怪不能接受与“推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接受?引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板书:习惯地(冷嘲热讽)不仅……就连人们会说些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动作)(5)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他读得怎么样?7、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是怎样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还怕吗?(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8、引出第5节。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板书震惊世界9、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10、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复述实验经过。 1、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义?2、板书:--安然无恙(理解)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1、齐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2、完成课后练习4。1、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学习实验的经过,体会富兰克林的勇于实践的精神。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3、指名上台复述,师生评议。4、以四人为一组,轮流复述。5、优选复述。 齐读句子       简介富兰克林齐读第2节   自由读3--4节思考问题各自谈谈自己的最大感受。       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读一读表达出来。                             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 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    齐读第5节,   想象  感情朗读    练习朗读  齐读全文     练习复述 个别同学上台复述小组轮流复述                                                                                                                 采用“以述促读”的方法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123作业设计: 1、复述课文。2、完成补充习题。3、阅读《富兰克林传》 板书设计(起因) 雷暴是个谜大胆推测 25天火之谜 (经过) 揭开“雷暴之谜” 风筝实验震惊世界(结果) 发明避雷针 教学反思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11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