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中永生】在大海中永生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邓小平

教学要求:
   l、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学习用摬唤觥病瓟造句。
   4、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3自然段由撒骨灰而引起的联想,体会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深情。进而理解课题撛诖蠛v杏郎鷶的真正含义:不是指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点击邓小平画面)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点击名字)
    谁来介绍他一下。
    是呀,邓小平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对中国、对世界都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直接点击邓小平资料)
    师读资料
    (定格在邓小平画面)
    然而,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伟人——我们敬爱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逝世。他的离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
    现在,让我们伴随着沉痛的哀乐,去重新回顾这位伟人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人民,而逝世后,骨灰撒向大海的情景。
    (播放录象资料两段、定格在邓小平画面)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3课,再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点击课题)齐读课题
    (点击“永生”)“永生”是什么意思?
    人们明知这位伟人已与世长辞,但仍希望他在大海中获得永生。
    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让我们一起带着悲痛、赞颂、怀念的感情再来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一起去为这位伟人送行
    (点击邓小平画面,定格)
  二、自读课文
    请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检查自学
   1、老师知道大家有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那就是预习,那么通过预习以及刚才的自读课文,现在这些生字你们认识吗?(点击生字)
    (1)指读、齐读、
    (2)老师这里一个红字在课文中读——ye,组的词语是——呜咽,那么你知道它还有一种读音吗?yan
       谁能给它组个词?
   2、生字我们解决了,那词语你行吗?(点击词语)
     练读、指读、齐读
     (定格在邓小平画面)
  四、跟读课文,渲染感情
   1、同学们读得真不错,一下子就把这些生字词给解决了。现在请大家听课文录音朗读,用心好好感受,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放录音磁带)
   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对邓小平爷爷说些什么呢?
     (悲痛;沉重;邓小平爷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邓小平爷爷我爱您;邓小平爷爷,您不要走;)
  五、学习第一段
   1、过渡:让我们一起再回到1997年3月2日那令人心碎的一天
   2、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一段中共有几句话?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主要讲了什么?123456789
     (1997年3月2日上午,飞机载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飞向大海)
   3、你能体会,在“飞机飞向大海时”,人们是什么样的心情?(悲痛、伤心、不舍)
    (1)些语句最能体现这种心情?
       (相机点击第一句话)我们女生来读这句话
    (2)理解“低低地缓缓地”
       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相机点击变色)
    (3)飞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说明什么?
      (表现人们不忍伟人离去的悲痛心情;也暗示人们,伟人仿佛不忍离去,在离别之际忍不住还要最后再看一眼他的人民以及这块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土地。)
    (4)指导朗读: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这两个词语,(读时语速——徐缓、语音——低沉,读出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
    (5)你能读出你的感动吗?谁来试试?
    (6)现在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一起来朗读这句话
   4、邓小平爷爷,一生波澜壮阔的伟人,可是此时机舱里
    (引读——)(点击第二句话)
    (1)请同桌互读,把你们此时的心情读出来?
    (2)指读
    (3)齐读:是啊,伟人离去,天地同悲。让我们男生来一起深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5、(引读)这一位——
     (点击第三句话)齐读
    (1)同学们,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崭新历史”是什么意思?(点击出示)
       “最后一个篇章”是什么意思呢?(点击出示)
       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邓小平爷爷把毕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这是他的遗愿,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珍贵遗产。
    (2)范读:同学们,到这里,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来赞一赞这位历史伟人,你们同意吗?
      老师读得好吗?
    (3)让我们一起学着老师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读这一句话
   6、同学们读的真不错,把你们的理解全都读了出来,让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发自内心的感情。现在就让我们怀着这悲痛而又恋恋不舍的心情,用低低地缓缓地语调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点击出示)(放哀乐)
  六、总结
    我们不会忘记邓小平爷爷,他使古老的中华大地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我们不会忘记邓小平爷爷的的丰功伟绩,不会忘记邓小平爷爷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
    邓小平爷爷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的丰功伟绩,他的卓越贡献将永留史册!万古流芳!(点击播放录象资料,定格画面)
    一个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不朽的名字——邓小平,您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现在,您将在辽阔的大海中找到归宿,您也将在人民的大海中永生。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题(点击标题)
  七、朗读课文
    同学们,本文是一篇通讯,它以生动的语言、充沛的****使课文极具感染力与震撼力,同学们一定很想把它读好,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听。(轻放哀乐)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2棗4节。
   3、学习用摬唤觥病瓟造句。123456789
   4、理解课文内容,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体会人民对他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主人公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分段及段落大意)。
   3、上节课同学们还提了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撘丫压腔胰鱿虼蠛a藬,为什么还能懹郎鷴呢?这节课上我们就把这些问题都消灭了。
  二、精读感悟
  (一)、细读第1段:
   1、齐读第1段。你从第1段中读出了什么?是从什么地方读出来呢?
   2、引导朗读以下的句子,感受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播放录音朗读)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引导读好低低地缓缓地)
    (1)指名读,组织学生评议。
    (2)听录音。
    (3)再指名读,然后齐读。
   3、师:“崭新的历史”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课文中说“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最后一个篇章又指的是什么?(邓小平爷爷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这是他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遗愿,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珍贵遗产。所以说骨灰撒放大海是“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4、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语速徐缓,语音沉稳,体会当时人们的悲痛不舍的心情。
   5、谁来试着背诵这一节?
     过渡:邓小平爷爷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深爱的中国人民,用他的聪明智慧,使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十亿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他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使香港在1997年7月1日、澳门在1999年12月20日都顺利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这是何等高尚啊。人们的心情多么矛盾,不想小平同志离开,又不忍心违背他老人家的遗愿,所以……(引读第2节)
  (二)细读第二段并背诵
   1、学习第2节:
    (1)引导理解“呜咽”“痛悼”的意思。
    (2)最后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后面省略了什么内容?在涛声中你似乎听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齐读第2节
    (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读出人们悲痛不舍的感情。
    (5)练习背诵。
   2、学习第3节:
    (1)  投影出示第3节(师:但是伟人还是离去了,也许……引读第3节)
    (2)  师:a “奔腾不息”是什么意思?
          b 那奔腾不息的浪花将骨灰送到哪些地方?
           c 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 (介绍香港、澳门、一国两制及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说明邓小平爷爷的伟大功绩,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并说明因为小平爷爷是2月19日去世的,没能亲眼看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所以低低地缓缓地,不忍离去。)
          d 四个大组分别读四个带“也许”的分句,比比哪组读得好。
   (3)四个“也许”能颠倒吗?为什么?
   (4)增强气势朗读第三节的四个带“也许”的分句(第一组朗读第一分句,第一、第二组合起来读第二分句,依次类推)123456789
   (5)师:邓小平爷爷的影响太大了,他的影响超越了时代,也超越了国界。
      (出示投影)“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a 让学生齐读这句话。
    b 师:超越时代指的什么?
      超越国界有是什么意思?
    c 师: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读出什么感情?
    d 指名读,组织评议。
    e 小结:这句话句式整齐,情感充沛,要读出这样的内涵:小平爷爷及其丰功伟绩人民不会忘记,他的形象不可磨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f 再次齐读。
    g 用“不仅……也……”造句。(引导学生发现也后面的感情更强烈)
   (7) 练习背诵第3节。
   3、学习第4节,读出感情。
   4、齐读第二段。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两部分:飞向大海和撒向大海,知道了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和人民对他依依不舍的感情,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三部分。
  三、作业
   1、语文练习册上的23课练习。
   2、用摬唤觥病瓟造句。
   3、背诵并默写1棗4节。

  板书设计:
                 23  在大海中永生
           飞向大海:低低地 ??  缓缓地  ????(悲痛不舍)
                最后一个篇章
           撒向大海:呜咽    痛悼
                 也许……也许……也许……也许……
                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歌颂)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5、6、7节。
   3、理解课文内容,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a、上节课我们学习哪两部分,大家回想一下,第一部分写了什么?
       b、那架专机是怎样飞向大海的?
       c、摰偷偷兀夯旱財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d、大家想看看当时的情景吗?(播放录象)
       e、配乐齐背第一段。
   2、师:a、飞机飞到了祖国的辽阔大海,去完成小平爷爷最后的遗愿,把骨灰……
        (生齐说:撒向大海)
       b、播放骨灰撒大海的录象。
       c、小平爷爷还是随着奔腾不息的浪花离去了,而浪花会帮助小平爷爷完成他未了的心愿,把他带到他生前希望去的地方。也许……(引读第3节)
       d、起立齐背2、3小节。
   3、小平爷爷的遗愿以已经完成了,人们也要……(生:告别大海)
  二、精读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后评议。
   2、师:撍煲簧珨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又指什么?
   3、师:摯幽怯啦煌o⒌奶紊校嗣欠路鹛健瓟
     a 、听到什么了?
     b 、体会一下小平爷爷说这句话时的心情,谁来试着读?
     c 、为什么说是“仿佛听到”?
     d 、请同学读这段话“从那……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4、有感情地齐读5、6两节。123456789
   5、请一个小组读第7节。
     师:a 、其他同学想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全文作结,并点明课题。)
     b 、你是怎样理解“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的?
     c 、“在大海中永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已经把骨灰撒向大海了,还能??“永生”呢?这样写表达了人民什么样的感情?
     d 、有感情地齐读第7节,试着背诵。
     e 、播放录象,师总结。
       总结:小平爷爷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使祖国更加繁荣,使人民更加幸福。虽然小平爷爷离开我们已经有七年多了,但他的光辉形象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小平爷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6、齐读全文。
  三、情感延伸:(投影小平爷爷的照片)
   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觉得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师:今年是小平爷爷诞辰100周年,同学们有什么美好的祝愿想送给他吗?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地背诵课文,默写5棗7节。
   2、搜集小平爷爷的资料,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他。

  板书设计:
                23  在大海中永生  棗  丰功伟绩
              飞向大海:低低地   缓缓地
                                       最后一个篇章
              撒向大海:呜咽    痛悼
                   也许……也许……也许……也许……
                                       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告别大海:与……同在
                                       在大海中永生
[1] [2] [3]  下一页

设计理念:
   1、读中感悟,提升情感。
   2、课文与课外资料进行有机整合,丰满伟人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话是值得记忆或回味的。它们或是一种力量,或是一份感动;或是一种启迪,或是一份震撼。在这篇课文中,就有邓小平的这样一句值得记忆与回味的话。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句话。
   1、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邓小平的一句话。
   2、出示这句话,读这句话,初步说说感受,评价。
  二、引出“送”。
    过渡:就是这样一位中国人民的儿子,在1997年的春天,与他深情地爱着的祖国和人民永别了。
   1、播放录象:万众送别邓小平。
   2、出示画面:银色的专机在空中盘旋。配乐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让我们拿起书,伴随着音乐去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我们跟随这架银色的专机,去送一送这位伟人。(板书:送)
     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伴着音乐范读第二自然段。
    (1)听完老师的朗读,你能体会到此时送别人群的心情吗?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2)是啊,伟人的离去,九州儿女怎能不悲,怎能不痛?女生起立,把第二自然段再读一读。123456789
      女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痛悼伟人的离去……六个点,一个省略号,诉不尽的是人们绵绵的思念。
   3、观看邓小平的音容笑貌,学生结合搜集到的课外资料交流:此时此刻,我又看到,又想到,又听到…
    (多媒体播放邓小平的音容笑貌,老师根据画面旁白:此时此刻,人们仿佛又看到他在革命年代的勃勃英姿;又看到了他那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人们又听到了他那铿锵的话语;人们又想到他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富裕;人们又感受到他亲切的如同自己家的一位老人。)你们呢?你又看到,又听到,又想到了什么?根据你搜集到的课外资料,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过渡:这一幕幕出现在我们眼前,哪些成语立即鲜明地跳到了你的眼前?
   4、交流成语。让学生把一些恰当的词语写黑板上。
     过渡:此时,你对这句话又有什么新的理解?(出示句子: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5、再读邓小平的句子(男生齐读,全班齐读),谈体会。
  三、“送”中“颂”。
   1、以多种形式读第三自然段。
    (1)今天,这位伟人与大海同在了。拿起书,我们配合着读第三自然段。(引读)
    (2)自己再轻声地把这段多读几遍,伴着奔腾不息的浪花去送别伟人。(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3)让我们这样来送别伟人。每一小组读一句话。最后一句全班一起读。(分组读这段。)
   2、写
     过渡:奔腾不息的浪花把伟人的骨灰送往世界各地,此时万里海疆的人们、港澳同胞、台湾人民、大洋彼岸的人们也在送别邓小平。他们会说些什么呢?选择一处写一句话。写完之后,大声地、动情地读一读。生写,师巡视。
   3、交流自己写的。
   4、对照朗读。
     过渡:这是在送伟人,但又仅仅是送别吗?不,这分明是在颂伟人。(板书:颂)让我们再来颂一颂伟人吧!
     (出示句子: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全班齐读。
  四、提升情感。
    过渡:引读过渡:飞机在高空盘旋,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时近中午,专机——透过舷窗望去——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一直引读到最后第二段)
    飞机在向大海告别,你们也向这位伟人告别吧!
   1、用自己的话向伟人告别。
     过渡:让我们一起向邓小平爷爷告别吧!
   2、齐读最后一段。
   3、深情地读课题。
     过渡:看老师板书,你们在心里默默地说。(板书:在大海中永生)
     一起深情地读课题。
     生齐读:在大海中永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在大海中永生》说课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在大海中永生》。
  教材分析
   《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骨灰撒放大海的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分别写了飞机载着小平同志的骨灰飞向大海、骨灰撒向大海、向大海告别三件事,进而表达了人民祝愿小平同志在大海中永生的强烈愿望。12345678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绿线内的三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做成的词语。学习用“不仅……也……”造句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人民为失去了邓爷爷这一位伟人而悲痛的感情,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人民与邓小平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法学法
   1、小平同志逝世,学生们还小,对当时情况知之甚少。为加深学生对一代伟人的了解,课前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一些邓小平同志的小故事来读,了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祖国各地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我搜集了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制作课件。
   2、课文的线索比较清楚: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作者运用拟人、排比对偶等方法,展开联想的翅膀,充分地表达出人民对邓小平同志深深地怀念和悲痛之情。教学时,我抓住关键词,通过对重点段的研读和品读,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产生共鸣,受到震撼。
   3、小平同志的传奇的一生,他的丰功伟绩,不是仅*几节课就能让学生体会深刻,因此,学完课文后,我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讲故事活动,通过阅读、介绍、讲故事、看影视等,使学生对邓小平同志的印象更形象更具体,对其丰功伟绩了解更多。

  教学思路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我构建、学习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而,为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我将此课安排为三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给足时间使学生读、思、划、批,自读之后有个人的感受、体验和见解,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第二课时:研读课文领会感情。通过抓关键词、多种形式的读,悟情传情。第三课时:复述课文迁移内化。

  教学程序
  (一)、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谈话导入
  1、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歌颂谁的?指名一生板书:邓小平爷爷。出示图片:谁能介绍一下邓小平爷爷?出示词语:改革开放、一国两制、一代伟人、世界名人。2、板书:在大海中永生。解题(略)3、读课文,学生字,理思路。(意图: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认知去解读文本,产生不了超越文本的情感和精神。因此,课前各种有关邓小平资料的搜集、阅读、讨论,为课文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抓住重点,研读课文,领会感情。
  1、为什么说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在课题边打问号(意图:提出问题,激发学习欲望,以学定教)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讨论交流,师板书: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飞向大海。
     (意图:读文章每个孩子有不同的感受,这里让学生畅所欲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出示句子比较:……在首都…………在首都……①师读上句,学生读下句。②讨论: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哪一句好?为什么?()123456789
   (3)邓小平爷爷曾经这样说:(板书出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师读——生齐读师述: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怎么忍痛离开祖国和人民,祖国和人民又怎能舍得他们的儿子离去。
   (4)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悲痛的心情。
   (5)提问:“最后一个篇章”指的是什么?(不知道没关系,再往下学我们就会明白的)(意图:通过抓关键词“低低地”“缓缓地”理解句意,领会感情。再感情朗读,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学习二——四自然段
   1.出示自读要求。
   2.指名一生读要求:然后学生自读。
   3.理解第二自然段:大家看第二自然段,指名一生读第二自然段。提问:
    ①“呜咽”是什么意思?大海会哭泣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悲伤不已)
    ②怎样读出这种心情?(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4.出示第三自然段
    ①你读懂了什么?(骨灰的去向)
    ②四个“也许”分句位置能不能调换?(不能,地域越来越大说明邓小平爷爷的影响深远)
    ③你怎样读这几句话?(语气渐强,最后渐慢)
    ④指名读。
    ⑤出示句子:邓小平爷爷的影响……
      a怎样读这句?
      b指名读。
    ⑥师范读第三自然段——生齐读。
   5.各自轻声读二——地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你最感动的一两句话背下来。
    指名背。
   6.提问:现在知道“邓爷爷人生最后的篇章是什么?”(骨灰撒向大海)板书:撒向大海。
    (意图:这一环节,我以“读——悟——读”的方式抓住重点段教学,因为“读”是悟的的基础,有了“读”才会有“悟”,有了“悟”更需要“读”。通过“读”来内化“悟”,使感悟不断升华,由“文”走向“人”。)
  (四)、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1、课前大家搜集了不少资料,现在再请你连读,你认为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的伟人?(无私奉献)
   2、小平爷爷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身份向希望工程捐款,请听这样的声音:(播放录音)
    a) 过渡:人民的主席爱人民,人民的主席人民爱。邓爷爷虽然走了,但我们相信他与大海同在,与人民同在,与祖国同在。
    b) 齐读五、六、七自然段。
    c) 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在大海中永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擦去课题上的问号)
  (五)、总结课文:学了课文你想对邓爷爷说些什么?
     (意图:“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我安排这一说话内容,让学生谈感受。)
  (六)作业。
   任选以下一题完成。
    1、填空:邓爷爷我想对您说:()
    2、看一部关于邓小平的电影,写一写观后感
    3、看一部关于邓小平的电影,设计一份海报宣传这部电影。
    4、为课文配上音乐,进行配乐朗诵。
    5、向你的同学、朋友讲一个邓小平的故事。
  (意图:学生的智能组合存在差异,所以,我设计出以上的作业,兼顾不同学生智能领域的特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利用自己的优势领域进行学习,从而为每一位学生胜任学习提供公平的机会。)123456789

  板书:          飞向大海
         撒向大海(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上一页  [1] [2] [3] 12345678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01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