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古诗两首(课堂实录:《游园不值》)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片段一:复习导入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同学们还记得学习古诗的“四步法”吗?
生:释诗题
生:知诗人
生:明诗意
生:悟诗情
师:今天,我们就用学习古诗的“四步法”来一起学习《游园不值》和《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古诗。
片段二:学习古诗
1、复习韵律
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古诗《游园不值》,想一想七言的古诗应该怎么读,用笔标出停顿。
生: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2、释诗题
师:游园不值的“游”就是?
生:游玩
生:游览
师:我们以前曾经学习过《寻隐者不遇》这首诗,这里“值”和“遇“的意思一样,“值”就是?
生:遇到,碰到
师:“游园不值”就是?
生:游园没有遇到主人
3、知诗人
这首师的作者是南宋大诗人叶绍翁,哪位同学知道叶绍翁的有关情况?
生: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
生:他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代表作有《游园不值》、《夜书所见》、《嘉兴界》、《田家三咏》、《汉武帝》等。
生: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师:你还知道南宋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作品?
生:辛弃疾,我读过他写的词《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生:陆游,我学过他写的诗《示儿》
生:杨万里,我学过他写的诗《小池》
生:林升,我学过他写的《题临安邸》
生:苏轼,我学过他写的《水调歌头·中秋》
师: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呀,能够把以前学过的知识牢记在脑海里,用的时候能拿得出来,真不错。
4、明诗意师:“应”在这里读“yīng”,组个词是?
生:应该,应当,(在这里,“应”就是“应该”的意思。)
师:“怜”,用“怜”打头组个词语
生:怜惜
生:怜爱(对,怜,在这里就当“怜惜”、“爱惜”讲)
师:“屐”就是古人穿的木底鞋,下面有两个齿。
师:印,当动作讲,就是“踏坏”。“苍”是什么颜色?
师:绿色(苍苔,就是绿色的苔藓。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完整?)
生:应该爱惜屐齿印,踏坏翠绿的苔藓。(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大家能明白吗?)
生:不明白(怎么说就通顺了呢?诗人爱惜的是什么?)
生:苔藓,舍不得踏坏它。(那这句话怎么说?)
生:应该爱惜这里的景物,不要用屐齿踏坏这里的苍苔。(这下,句子的意思就明白了。)
师:“扣”就是“敲”,“小扣”就是?
生:轻轻地敲(为什么不是大扣?我们以前曾经学过“推敲”的故事)
生:轻轻地扣表示一个人有礼貌
生:表示一个人有修养(诗人是一个文人,做事情很文雅的,所以非常符合诗人的身份)
师:“柴扉”就是“柴门”,这句话连起来怎么说?
生:轻轻地敲打柴门,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门。
师:主人为什么不开门呢?
生:主人可能不在家,也到外面观赏美丽的风景了。
生:可能去找叶绍翁去了
生:可能到集市生买东西去了
生:可能去走亲戚了
生:可能在午睡呢,因为诗人是轻轻地敲,所以没听到
生:可能主人不希望有人来打扰
生:可能主人是怕来人破坏了这里的景色
……
师:诗的后两句意思比较简单,谁来说一说?12
生:满园的春色是关也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经伸出墙外来了。
5、悟诗情
师:诗人满怀希望到这里来游览园中的美丽春景,却没遇到主人,心里感到怎么样?
生:很失望
生:很失落
生:很扫兴
师:诗人抬头一看,看到了什么?
生: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此时,诗人的心情如何?
生:非常高兴
生:忽然开朗
师:看到这枝红杏,诗人会想到什么?
生:园中的景色一定很美(怎么个美法?里面会有哪些景物?)
生:会有柳树
生:会有池塘
生:会有小桥
生:会有假山
生:会有各种各样的花草
生:还有蜜蜂和蝴蝶
生:还有小鸟在枝头唱歌
生:池塘里还有鸭子,鹅
……
师:园中有这么多的美丽的景物,可惜作者却没能进去欣赏,但却给我们留下了美妙的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以少胜多”的写作方法,这种写法构思非常奇巧,很值得人去玩味。诗人会对主人说什么话呢?
生:老朋友呀,你满园的春色关就能关得住吗?虽然我没能到园中欣赏美景,但我已经看到了美丽的红杏了,我已经很高兴了。
生:老朋友呀,我来得真不巧,你不在家,以后,我一定还要来的。
生:老朋友呀,你是怕我踏坏你这里的青苔吧,我不会的。
生:老朋友呀,你园子中的美景什么时候邀请我来观赏呀?
生:老朋友呀,我还是把这首诗给你留下吧,希望你看到这首诗,能邀请我进去观赏。
师:这两句诗还揭示了一个道理:春天的小草要发芽,树木要生长,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现在用电脑,用手机,用高科技的产品,这也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任何新生的事物,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总是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的。这就是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也是这首诗能够千古传诵的原因呀!
作者相关知识: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另外,周密《齐东野语》载其咏史诗《汉武帝》一首,颇尽讽刺揶揄之能事。
代表作有: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嘉兴界
叶绍翁
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田家三咏
叶绍翁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田家三咏
叶绍翁
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
田家三咏
叶绍翁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汉武帝
叶绍翁
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
尚无人世团圞乐,枉认蓬莱作帝乡。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402.html
-
薛法根《爱如茉莉》教学实录_《爱如茉莉》第二课时实录详细阅读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 执教: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 梦轩一、复习导入。 1茉莉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写,其他同学把这几个词语写在自己的默写本上。(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向母亲提出了一个问题,...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_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详细阅读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3、 初步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妙意境,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预习]1、实践准备、行知合一:a、课前去大自然中游览,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
-
囚歌教学设计|囚歌教案详细阅读
[预习提示]:1. 认真读课文,划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采用查字典的方式理解意思并组三个词语标在书上。认读二类字至少三遍。2. 再读课文,并识记会写田字格中的一类字(囚、锁、敞、躯、棺)。3. 三读课文,画出重点词语,通过查字典初步理解词意(永生、地下的烈火、活棺材) 。4. 再读课文,能简单说出文章...
-
假如没有灰尘阅读答案|《假如没有灰尘》详细阅读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诗句: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会看病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 引...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_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期末复习资料苏教版详细阅读
《天火之谜》1 课文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解开大自然的奥秘。2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3.选用课文语句概括段意。《厄运打不垮的信念》1...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初读课文时,学生认真的自由读了一遍课文之后。我想检查一下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如果现在有机会让你任意选读一段,你会读哪一段? (季丹妮站起来读了描写科技人员攻克难关的一段,但不甚流利)。 师:老师已经猜到你为什么要读这一段话。先放一放,等会儿深入学习课文之时,看看老师猜得是否正确。我想如果你喜...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我喜欢·同步练习详细阅读
知识广角一、把下面各字的拼音补充完整。m( ) y( ) ( )an l( ) ( )ui ( )e zh( ) h( )莓 殷 炫 峦 遂 澈 稚 凰 二、辨一辨,组词写好后给同桌听。莓...
- 详细阅读
-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_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教材简析 《黄河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 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诠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