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打电话教学设计]《故事两则》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选学课文第二课)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字打动人心的原因,说说自己的感受。
2、通过法国著名诗人帮助老妇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更深人体会语言的魅力。
4、学法迁移,自主学习《“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到了”这句话能打动人心的原因,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课题。
1、课件展示文中插图,学生看图说话。
2、学生朗读课文中描写妇人的片断:她佝偻着腰,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在她的身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
3、师:一位满头白发、衣衫褴褛、佝偻着腰的老妇人,站在街头乞讨了整个上午,可是到了中午,她还是什么也没得到;晚上,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往行人纷纷给她铜币。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产生了这么大的魔力呢?其实,就因为——《加了一句话》(板书课题)
4引导学生质疑:诗人加了一句什么话?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下面请大家自己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时,除了思考“诗人加了一句什么话?”你还要对自己提哪些要求?
2、学生自读课文。
3、用几句话概括课文内容。可采用填空的方式。
双目失明的老妇人                       ;诗人                        ;
行人们                                       。
三、再读课文,走进心灵
1、走近老人
师:让我们再次走近老人,读——她佝偻着腰,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在她的身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学生再次朗读)
师:有哪些人经过老人身旁呢?
小练笔:(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来写)
一位衣着华丽的绅士                                            。
一位珠光宝气的贵妇                                             。
一个打扮入时的少女                                             。12
……
师:(学生交流之后)为什么人们开始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没有人为老人留下一个铜板。此时,老人在想些什么呢?
2、走近行人
师:可是晚上,这一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读课文——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铜币送到老人的手里,就连衣着寒酸的小职员,也摸出一枚铜币交给老人。(教师当记者,采访两名“行人”,请他们谈谈自己为何有此变化。)
师:此时此刻,老妇人心里又有什么变化呢?
板书:前后对比
3、走近诗人
师:诗人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加上“春天到了”这句话的呢?
(引导学生从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老妇人“什么也看不见”的不幸遭遇的强烈反差入手,畅谈加了这句话能打动人的原因。)
板书:品悟语言
师:诗人心里所想到的,课文里面用一句话做了概括,那就是——(用美好衬托出不幸的人更加不幸。)
四、课堂小结,学法迁移
1、小结学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加了一句话》,主要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前后对比  品悟语言)
2、法国诗人让·彼浩勒的神奇灵感让我们佩服,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咱们周恩来总理的语言智慧同样让人钦佩。用上请“前后对比,品悟语言”的方法,自学《“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
3、师生交流。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领悟了语言的无穷魅力。语言的魅力来自即时的发挥,更来自于平时的积累。在这两个故事里面,你积累了哪些好词语呢?说说它的意思,让同学来猜。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166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