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人教版)_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第十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组单元以异国风情为主题,力求通过文本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引领学生去自主领略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短文,语言精美隽永,意境淡雅悠远。文章先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两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作者像拉家常似娓娓讲述着德国的风景民俗,又像在品一杯清茶似回味着一个通俗易懂、意味深长的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课文特色,以本年段教学目标为根本,扎实语言文字训练,将学生带入“异国风情”的主题学习。本课教学重点是从词句入手引领学生去揣摩含义深刻的词句,积累优美语言;教学难点是从看似平淡的语句中体会蕴含哲理和情感,在与文本对话中让学生受到启发与教育。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比较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可能对异国的风情民俗缺乏感知,对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运用缺乏了解,对揣摩文中蕴涵的情感和哲理缺乏深度。因此,在设计本教案时,力求通过多媒体、情境创设、课外资料补充等多种手段,协助教师与学生共同走入文本,品评与感悟。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及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脊梁”等词语。
    2、抓住主要内容,了解异国风情的独特魅力;品评重点词句,感悟“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境界。
    3、感情朗读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与推敲中读懂含义深刻的词句,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受到启发与教育。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查找自己喜爱的国家的相关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歌为媒,步入“花海”。
    1.导语: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的一篇短文,这篇短文读起来象是在聊家常,通俗易懂,但其实,越读越有味道,颇耐人寻味!想学这篇文章吗?不急,我们先来听听音乐放松一下。
    2.(播放音乐)师:这是老师最喜欢听的一首英文歌曲,每次听到它,总让我想到异国那迷人的风情画卷,想知道,老师最想去哪个国家游览吗?那就来猜一猜吧。(出示课件)学生猜,并说出猜出的理由。
    3.齐读课题,质疑。
    4.小结:是呀,这课题就很值得我们去反复琢磨了,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跟着本文的作者季羡林先生到德国去瞧瞧吧。
   二、初知文意,重拾“花忆”。
    1.师:请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文,指名答。1234
     (2)小结:这篇课文写了季爷爷两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
    2.师:虽然事隔四五十年,但是这两次德国之行让季爷爷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他是怎么评价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呢?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指名答。
     (2)齐读。   板书:奇丽  奇特
    三、品评成语,感知“花美”。
    1.师:课文的哪一段向我们介绍了德国那与众不同的美丽呢?去读读吧,从文字中去感受一番。学生自由朗读。
    2.师:作者在记叙这些美景时用了5个成语,你能找到它们吗?指名答。
    3.师:本课的4个生字就藏在这5个成语当中,你能找到并读准它们吗?指名读,正音。
    4.师:这五个成语中,哪些词和花有关,写出了花的美丽?
    (1)指名答——“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2) 语言渲染,想象画面。
    预设:找得真准!“花团锦簇”那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每一家每一户的窗户上都盛开着(花).....是一朵吗?二朵?三朵?四朵?那是多少朵?(很多很多朵)这一朵挤着(那一朵)那一朵挤着(这一朵)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这么多的花,团在一起......这就是——(花团锦簇),再想想,会有哪些色彩呢?(大红的,金黄的,淡紫的,粉红的)哇,色彩真是太(多了,太丰富了)
    (3)图片展示,丰富感知 。
    (课件展示)师:瞧,这就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4)感情朗读,加深领悟。
    师:这娇嫩的花瓣多像美丽的锦缎簇拥在一起!来!读出这种绚丽多姿!
    (5)品评用法,知晓句义。
    师:这两个成语放在这个句子中,写出了什么?
    (6)练习朗读,体会。
    师:谁能读出这美丽?随机点红“任何、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指导朗读。
     8.(课件出示)师:这个句子中还有哪个成语也能让你感受到花又多又美呢?
    (1)指名答——“应接不暇”。
    (2)师: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拿出成语字典查一查吧。
    (3)学生质疑。
    (4)师:问的好!其实山阴指的是浙江绍兴,山阴道就是绍兴会稽城西南郊外那一带的风景,那儿的景色可美了!走在山阴道上,随处可见盛开的野花,这儿一团,那儿一簇,真是让我们——应接不暇。
    (5)师:是呀,看都看不过来了!这个词用在这个句子里,又写出了什么呢?指名答。
    (6)师:走在德国街头,这到处盛开鲜花的美景,让作者好象走在了——(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此时,这熟悉的美丽又让作者不由自主得想到了——(浙江绍兴)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与祖国),眼前的这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紧紧地揪着作者的心!指导朗读。
    (7)(播放课件)师:想看看德国那美丽的街景吗?引背这两句。1234
   四、咬文嚼字,寻味“花奇”。 
     1.过渡:学到这,我们不免要问—为什么走在任何一条街都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呢?德国人养花有什么独特之处?作者对对德国人养花的方法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读第二段。
2.师:我对德国人养花的方法有什么感受?你能找到一个词告诉老师吗?指名答。
3.师:让我吃惊的是什么?(课件点红三个“都”)指名答。
4.师:“脊梁”这个词在这里读轻声,谁来读读?实物演示理解“花的脊梁”。
5.师:让我们再读读这一段,再次感受德国人养花的不同。学生齐读。
   五、创设情境,领悟“花境”。
    1.过渡:学到这,我们不免又要问了—德国人这么爱花为什么要这样养花呢?这个民族的独特在哪呢?我们得再用心去读读课文的第三段了。指名读第三段。
    2.师:德国人为什么要这样养花?指名答。
    3.情境假设:让别人看自己的花,自己又去看别人的花!这种做法真是耐人寻味!假如你们就是那些在屋子里养花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养花呢?把你们心里想法交流一下。假如你们是走在街上的人,都看到了什么呢?想象一下也互相说一说,好吗?请开始吧。(播放课件)
    4.采访养花人——师生对话。
小结:说的多好!瞧瞧,原来养花人心里想的全是—(别人)这种行为和做法课文中用了有了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我为人人)板书:我为人人
5.采访看花人——师生对话。
小结:每一个走在街上的人都感受到了人人——为我的美丽!板书:人人为我
    6.小结:这就是德国这个民族的独特,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那街景的美丽,感受这境界的美丽!(播放课件)
   六、重寻乡梦,“花样情怀”。
    1.过渡:刚刚我们读懂的,是季老先生第一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之后,他又一次来到了德国。一块儿来读读第四段。
    2.师:来,读读季爷爷说的这句话——“变化是有的,而美丽却没有改变。”这里面藏着他第二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
    (1)师: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指名答。
    (2)师 :这美丽指是什么?对,德国街头还是那样的美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美丽仅仅指花吗?几十年过去了,德国人这种美好的心灵却从来没有改变!板书:美丽
    3.小结:这种美德一直传承着。难怪会让季爷爷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正是因为“人人为我”才有这么“奇丽的景色”;正是每人都能做到“我为人人”,才造就了德国这个“奇特的民族”。
    4.师:课文学到这,本来可以结束了,因为我们已经读懂了季爷爷两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感,可是,为什么还要继续呢?因为这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藏着一份情!一块儿读读!学生齐读。
    5.师:这个梦里藏着什么?补充资料:1935年季爷爷在德国的哥廷根,也就是课文中的这座城市留学,本来只呆2年,可是等他拿到博士学位就已经到了1941年,此时,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归国无门,整整十年,他都呆在德国。那时候的他心里想嘴里念的的全都是--祖国、亲人,难怪当他走在德国的街头,看到那似海洋一般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看到那来不及游览的美丽时,会想到—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份思乡之情中更蕴藏着一个游子对对祖国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才让作者义无返顾地回到祖国,投身于祖国伟大的建设之中!1234
    六、回扑课题,再品“花味”。
     1.(播放课件)师:如果我们走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都能像德国这样置身于花海中,沉浸于绿色里,那会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2.总结:不要忘了德国这美丽的让我们陶醉的景色,不要忘了德国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更不要忘了季先生带给我们的这句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                    我为人人
               奇特                    人人为我
                      “美丽”  传承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144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