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等于多少_12*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表演。
2.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复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戏剧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4.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
教学难点: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的语言特点,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 ── 《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 ── 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学生默读,了解故事内容。
指名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三、深入学习,品读人物语言
教师: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
1.学生自读感悟,做批注。
2.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
(1)预设一:认为伯诺德夫人贡献最大。(因为当她看到德军点燃蜡烛时,急忙取出油灯,还说这灯亮些,准备把蜡烛换下来,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机智……)
教师: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你们认为伯诺德夫人当时说话应该是怎样的神情、语气?(轻松自然、镇定、不露马脚)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2)预设二:杰克也有贡献。(因为他想出了抱柴火这个办法,虽然没有实现,但一定是他这种勇敢的做法感染、带动了妹妹杰奎琳,她也才会勇敢地和德军战斗。)
教师:杰克的表现怎么样?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交流:(从他说的话“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看出杰克很聪明,他这么说德军不会产生怀疑。从“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看出他十分镇定。)
教师:让我们带着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学生读此段。)
(3)预设三:认为杰奎琳的贡献最大。(因为是她将蜡烛拿走,保住了情报的。而且她很勇敢,很聪明。她说“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还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让人觉得她真的很困的样子。杰奎琳选择了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因为从上文看出两个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说明她很聪明。她说“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趣”这样的话可以得到德军司令的喜爱,就不会刁难她,说明她很机智。)12
教师:你们觉得杰奎琳的话该怎样读呢?
学生交流看法。(天真、纯洁)
(自读、指名读、评读、再读)
教师小结:保住情报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教师小结:是啊,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家庭,拯救一个国家。(电脑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四、课后作业
1.表演剧本或续编剧本,想象以后发生的事情。
2.预习第 13 课。
五、板书设计
12*   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人一家  机智勇敢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87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