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的教学设计]《白杨》教学设计3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绍新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合作交流自己的见解,使这正确。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旧导新

  1、导言:

    同学们,你们知道白杨树吗?

    (生自由谈)

    白杨,又叫大叶杨,在我国北方广泛种植。其实,在荒无人烟的沙漠,白杨树也能顽强的生长。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白杨》,一同领略白杨的风采。

  2、任务:

    这节课要求同学们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白杨树的特点及其生活的恶劣环境。初步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新授

  1、学生按自学提示,从整体上自学全文。小组内交流,要求:

   ⑴ 初课课文,注意标出字音及重点词。

   ⑵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归纳课文写作顺序。

   ⑶ 白杨树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画出相关的语句,并逐行理解。

   ⑷ 白杨树有哪些特点,请用浪线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白杨树特点的句子。说说你自己的理解。

  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⑴ 教师范读,学生段读,注意正音。

   ⑵ 引导学生按“望白杨──说白杨──希望孩子也成为白杨”的顺序说大意。

   ⑶ 生活环境:指名读相关语句。

     概括特点:抓住(环境恶劣)。

     重点词句:“没有……没有……也没有……”、“到处”“浑黄一体”等。

   ⑷ 白杨树特点:

     读出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谈理解)

     要点:

     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

   ⑸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⑴ 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有何作用?

     (烘托作用)

   ⑵ 写白杨树的特点有何物色?

     (通过过人物说的话,间接地写出白杨的特点。)

  4、质疑解难。


三、课内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gē  bì
    (   )  qīng   xī
    (    )    fǔ mō
    (      )     jiè  shào
     (    )

  2、选词填空:

           分辨  分辩

   ⑴ 到处浑黄一体,很难(    )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⑵ “这不是我弄坏的!”小明(   )道。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白杨树生活的环境是那么的恶劣,却依然高大挺秀,不软弱,不动摇,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只是单纯说树吗?他还想说明什么?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读出感情。

  2、预习课后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相关部分。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理解。123

  3、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


〖教学难点〗

  阅读能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复旧导新

  1、提问:

    回顾作者的写作思路。白杨树有哪些特点?

    板书:
    高大挺直 生命力强 坚强不屈 

  2、导言:

    白杨的生长不择环境,在哪里它都忠诚无私,坚强不动摇,爸爸在说完这段话之后,作者这样写到:“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爸爸表白的是什么心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3、任务:

    希望同学们结合自已收集的资料,联系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我们还要研究文章的思想内涵。


二、新授

  1、学生自读课文13~16段,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要求:

   ⑴ 学生带着问题,反复阅读爸爸的话,讨论爸爸要表白自己的什么心?

   ⑵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自己设计问题并回答。

  2、针对重点句子,交流自学结果:

    重点句子: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⑴ 表的是“扎根边疆,建设祖国”的心。

   ⑵ 这是点明中心的句子。爸爸请白杨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

     爸爸在新疆工作,他是服从党的需要,到边疆去的,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而且不怕艰难险阻,为建设边疆而作出自己的努力。爸爸请白杨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志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的决心,所以说是表白自己的心。

   ⑶ 此时此刻,爸爸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

     希望孩子们能像白杨树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坚强不软弱,学好本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⑷ 孩子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爸爸的话,但听了爸爸的话后,他们懂得了什么?

     爸爸和妈妈长期在新疆工作,自己也要到艰苦边疆工作学习。

     父母和其他服从祖国需要到边疆参加建设的人们也是有白杨树的特点。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生命力强,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成长,贡献自己的一切。

  3、学习最后一段:

    结合课后3题,用提问题的方法对这段话加以理解。

   ⑴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谁?

     (爸爸)

     “几棵小树”指谁?

     (孩子们)

   ⑵ 为什么沉思,或沉思什么?

     老一辈如何把白杨树的精神传下去,使孩子们也成为戈壁滩上的白杨,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是老一辈义不容辞的责任。

   ⑶ 为什么微笑?

     孩子们在爸爸的教育关爱下,会像小树一样在艰苦的边疆经受锻炼,成长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实现他的愿望。所以父亲笑了。

     这是对事业后继有人的欣慰的笑。反映老一辈西部开拓者的博大胸怀。

   ⑷ “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是说明了什么?

     说明孩子们也会像爸爸那样,克服各种困难,在边疆扎根,茁壮成长。

   ⑸ “爸爸的嘴角浮起一丝微笑”是什么意思?

     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辈的影响下,教育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他为此感到欣慰。他的微笑,也表达了边疆建设者愿为祖国作出无私奉献的志向和愿望。123

   ⑹ “搂着”说明什么?

     爸爸对孩子的爱。

   ⑺ 爸爸爱孩子,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和自己一样到新疆吃苦呢?

     爸爸对孩子的爱是从爱祖国为前提的,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白杨那样,祖国哪里需要,我在哪里生长。

   ⑻ 说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我们长大了也要像边疆建设者一样,哪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里扎根,为祖国作贡献。

  4、质疑,解难。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6、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⑴ 借物喻人。

   ⑵ 人物的神态变化,即:

     “出神”“沉思”──“微笑”──“严肃”──“浮起一丝微笑”。

   ⑶ 开头烘托作用。

   ⑷ 通过人物对话间接写白杨的特点。


三、课内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背诵13~16自然段。


四、总结

  同学们,恶劣的环境造就了强者。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赁着自身的特点,在茫茫的戈壁顽强的生长着。作者明写白杨,实际上却通过白杨赞扬了边疆的建设者,作者将人和物巧妙地联系,这称委婉曲折的表达方法,我们称为“借物喻人”。白杨的精神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愿同学们都能像白杨一样,随处扎深根。


五、作业

  小随笔,描写孩子们长大后会是什么样。


【板书设计】
             望白杨

            高       环
            大      境
             挺     恶
             秀    劣

              说白杨       扎根边疆

白杨         生   挺   坚     建设祖国
           命  直   强
            力  高  不
             强 大 屈
              做白杨        借物喻人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25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