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4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课前谈话】
   
  1、学生介绍自己。
   
  2、了解学生学情:

    你读了几篇课文?

    (大部分学生说6~8遍)
 

【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指名读,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质疑,了解学习需求:

    (师导:有位人曾说过:有大问题有大的进步,小问题有小的进步,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

    你提了什么问题?

  4、研读品味,聚焦核心问题:

    为何作者记住了34年前的那个夜晚?

    (这次钓鱼和以前钓鱼有何不同?)

   ⑴ 学生默读思考,播放音乐。

   ⑵ 反馈。

    研读重点句:

    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腮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⑴ 你觉得有多大,用手势比画一下。学生朗读

   ⑵ 如果此时此刻,你是作者,你最想干什么?

   ⑶ 此时此刻,你是怎样的心情?作者的心情怎样?

     板书:

  遇到鲈鱼,得意洋洋。

 

    “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⑴ 父亲让我把大鲈鱼放掉,我愿意吗?从哪里看出我不愿意?

   ⑵ 朗读指导,抓住“大声争辩”。

   ⑶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跟父亲说,来留住这条鱼?

   ⑷ 在作者的大声争辩下,在作者的苦苦乞求下,父亲同意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父亲肯定不同意?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⑴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他在想些什么?请你写下来。

   ⑵ 反馈交流,板书:

  放回鲈鱼,得到诚实。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中。

   ⑴ 朗读指导,读出作者的依依不舍。

   ⑵ 你就是作者,你得到了什么?

   ⑶ 作者的选择题有没有做完?

     学生板书:

  面对选择,进退两难。

 

    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5、写读结合,内化学生行为:
   
   ⑴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如果现在你就是作者,你会怎么做?
   
   ⑵ 出示父亲曾告诫我的话,学生朗读。
  
  6、课堂延伸:
   
   ⑴ 你还有什么新的问题?

   ⑵ 什么叫启示呢?
 

【点评】

  精湛的艺术作品讲究“泼墨大写意,留白小题诗”,此语今天正写照于王老师精彩的课堂。

  1、泼墨大写意,浓墨重彩“求一而舍全、笔简而意宽”:

    课堂要大写意,就要能删繁就简,腾出时空于核心问题。王老师紧抓“今晚的钓鱼和以前钓鱼有何不同?”这一问题组织课堂,此问题涵盖面广,串起了点,改变了课堂的单一程序,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多元解读,张扬了学生个性。正如老前辈周一贯先生提倡的弹性设计。12

  2、留白小题诗,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节体现了精彩。留份空白给学生,画出精彩一刻。
  
  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曾说过:如果课堂没有预设,老师不够负责;如果课堂没有生成,老师不够机智。从这种角度来说,王绿明老师成功的预设,丰富的机智,不愧为一位出色的的语文教师。(盛 政)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939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