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让“比较”贯穿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鲸》的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让“比较”贯穿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鲸》的教学设计
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三小  李  艳
课题:鲸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第10册)
设计理念:
让“比较”贯穿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是人们认识事物异同的一种思维方法,它能帮助我们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澄清模糊观点,总结规律,并有助于启迪思维,深化理解,是培养创新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新课和旧课联系起来,巩固和掌握新旧知识,同时,可以开阔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
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将课后表格内容与文本比较,培养学生敢于挑战书本的精神,让学生的思维更广阔,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我们引导学生回忆《只有一个地球》文中的说明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为学习本文做铺垫,使学生的思维更流畅;同时两文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本文是如何将多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的。我们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读写结合,并比较写作对象相同的文章,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表达,写作的效果不同,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教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这类课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假设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作通俗的说明。同时,作者准确用词,形象描述也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
学情分析:1.学生喜欢这种科普性的文章,在通读了文章后,能自行了解鲸的知识,并完成书后的表格,但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填空时要提炼文章要点,训练学生的概括综合能力。
2.因为曾经学过说明文,所以学生对说明方法也有一定的认识。基于此,我们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定为迁移运用知识,学习新内容,使学生的思维更流畅;学习运用说明方法,读写结合,培养学生思维变通性。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鲸的知识。
2.通过填写和完善书后的表格,使学生的思维更广阔。
3.深入研究课文,通过回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的说明方法,迁移知识,学习本课的新的内容,使学生的思维更流畅。
4.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能自选内容写一段话,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教学重点:
1.深入研究课文,通过回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的说明方法,迁移知识,学习本课的新的内容,使学生的思维更流畅。
2.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能自选内容写一段话,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教学难点: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能自选内容写一段话,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起学习兴趣:
展示鲸的图片:看啊,同学们,在激昂的旋律中,一群鲸在海面上乘风破浪.向我们游来.它们时而跃出水面,溅起朵朵水花;时而沉入水底,喷出条条水柱……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记得文章介绍了鲸的哪些知识吗?请你打开书,看着课文为我们讲述鲸的知识。
(预设:学生按自然段内容叙说鲸的知识或者按各部分内容述说鲸的知识。)123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回忆并叙述文中鲸的知识,整体性的了解课文。】
过渡:你能将了解到的鲸的知识填入书后的表格吗?
二.引领学生在比较和迁移中学习课文:
(一).概括课文内容,学习鲸的知识。
1.请你再默读课文,填写表格。
 【设计意图:学生将文中内容正确填写表格,训练学生的概括和提炼能力。】
2.反馈表格内容。

内容

鲸的特点

形体

很大

习性

食性

须鲸 主要吃虾、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海兽

呼吸

睡眠

头朝里,尾朝外,围成一圈。

繁殖

胎生


3.请你看表格里填写的内容,能全面概括课文讲述的内容吗?你能继续补充表格使文章内容更完整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表格内容与课文比较,更全面的提炼课文知识点,让学生的思维更广阔。同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思考书后习题,发现不妥不全面之处敢于向书本质疑,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4.补充表格: 

内容

鲸的特点

形体

很大

习性

食性

须鲸主要吃虾、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海兽

呼吸

睡眠

头朝里,尾朝外,围成一圈。

繁殖

胎生

 

种类

 

须鲸

无牙齿、呼吸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有牙齿、呼吸水柱倾斜、粗矮

进化过程

陆地——浅海——深海

 

过渡:这是一篇说明文,我们也曾学过说明文,还记得《只有一个地球》吗?还记得其中的说明方法吗?(数字说明、假设说明、举例子说明、引用说明)
【设计意图:借助学过的课文,回忆说明方法,让学生能迁移运用已有的知识,使学生的思维更流畅。】
让我们再来看看今天的这篇文章,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为我们介绍了鲸的知识的呢?让我们深入研究课文,学习表达方法。
(二)深入研究课文,学习表达方法:
1.请你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寻找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将说明方法批注在旁边,并想想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说明方法:
a.(1)数字说明:读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比较:让我们对比着读一读这两组数字说明的句子,你有什么认识?
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多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多公斤。我过捕获过一头四万多公斤重的鲸,它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样重。
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过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它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头大肥猪那样重。
(这种数字说明的好处:在运用数字说明时,当我们不能准确表达事物的数量时,可以运用“多、几、差不多”等这些大概的值。表面看来这种表达是模糊的,但符合实际,这样表达的意思是严谨的。)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的数字说明要用“多、几”等词语,认识到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意思的严谨。培养学生思维的精进行。】
(2)这段话,除了运用了数字说明外,还有其他的说明方法吗?
(比较说明:为什么这么比?)(举例子说明:为什么举这个例子?)
(这篇文章的说明方法我们都见过,但在运用上是一种新的形式:是两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b.比较说明:与大象进行了比较。(好处:用熟悉的事物做比较,易于我们想象,很形象的让我们感知到鲸的体形大。)
c.数字和假设说明:为什么这样写?(好处:用我们熟悉的事物做假设,帮助我们想象鲸的大。)
过渡:文章将数字、比较、举例子、假设说明融合在一起,更准确、形象、直观地为我们介绍了鲸的特点,描写的更加细腻、生动,易于我们想象和理解。123
(三)拓展阅读,运用表达方法:
2.你能试着运用说明方法为我们介绍一种动物的特点吗?
3.说说你想介绍动物有什么特点?你想用什么说明方法介绍?
4.学生结合资料介绍一种动物的特点。
5.读文交流。
(预设:a.围绕动物的一个特点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并认识其好处;b.比较写作对象相同的文章: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其好处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文章的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各种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的好处。比较写作对象相同的文章,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表达,写作的效果不同。提示学生要依写作的内容选择更好的写作的方法。】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广泛阅读,不断积累,提高语文能力。
三.作业:修改你的一段话。
四.板书:
鲸  
 数字说明、  比较说明、
举例子说明、假设说明
五.反思:
1.认识表格学习的好处:在初步了解课文时,老师引导学生提炼了文章的要点,填写并完善了书后的表格,学生能从表格中迅速提取到鲸的某方面的知识。从而认识到表格学习的好处:清晰呈现文章的要点,便于提取和运用相关信息。
2.“比较”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
(1)学生将原表格内容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发现了书后表格没有全面反映文章的内容,于是,师生进一步完善了表格。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了书后表格的问题,提出问题,并合作着解决了问题。学生完善表格的过程正是敢于向权威挑战,向书本质疑的过程,这不也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吗?
(2)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比较,提高学生表达的严谨性。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中多次出现了数字说明的句子,细心的同学也发现了句中的数字表达的并不准确,运用了“多、几”等词语。于是,我和同学比较了这样一组句子
“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多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多公斤。我过捕获过一头四万多公斤重的鲸,它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样重。
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过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它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头大肥猪那样重。”
通过比较,学生感觉到鲸的重量不是经过准确测量而得到的,文中的表达更符合于实际,能让我们想到鲸的体形很大,而且,让我们感觉到“十六万多公斤 重”和“两千多公斤重”的鲸有很多。在比较中,学生进一步意识到在说明事物时要用词的准确,表达严谨。这也正是对学生思维的精进行的培养。
(3)比较写作对象相同的文章,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学生的思维不同,所以他们会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介绍某一事物的特点。于是,我们在比较中,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不同的表达使得写作的效果不同。这样一来,丰富了学生的表达,使得学生的思维的变通性得以发展。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916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