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教学设计_《长相思》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感情朗读感悟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1. 导入新课.-----朗诵乡愁
    (1)师朗诵乡愁。
2.读课题。
    师范读课题,生跟读。
3.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写的一首思乡词。
    (出示幻灯片:纳兰性德字容若,清代第一词人,他的词主要是写离别相思之情。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初读。
    请大家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读的时候要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它读正确。
    生读《长相思》。
    (师出示课件《长相思》)
(1)找生字和多音字。
    学生朗读。
    出示幻灯:生字
    分析聒的字型和解释。
(2)出示停顿的地方。
    师范读。
    男女同学分上下阕读看看。
    (男女分角色朗读长相思)
3.同桌交流。
    生读,读完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互相探讨一下。
4.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说从这首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三、品诗词——(深入品味诗的情感)
1.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生:自主学习,认真地品读词或句,并及时做旁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机作出指导
2.反馈交流、引领提升
    小组交流。
    (师板书)
    作者的心在哪儿呢?你从文中的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来?
    全班一起读。
3.仔细研读。
    生闭上眼睛,老师要播放一段录音,让我们随着音乐 一起走进纳兰性德的生活,一起走进他的征途。
    播放课件。
    交流。
4.想象意境。
    故园无此声啊,故园无此声。那么在纳兰性德德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当中,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
    (播放雨韵)课件——音乐、诗词、画面:“忆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
    让生想象自己是纳兰性德,那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5.对比引读:
    (播放琵琶语)
    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有的只是──故园啊,我的故园,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去郊外踏青、放飞风筝。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故园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园,当明月东升的时候,我们一起围坐在庭院里,数着一颗一颗闪闪的星星。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故园啊,我美丽温馨的故园,当朋友相聚的时候,我们一起畅饮,一起高歌,那时多么快乐啊!可在这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
我的家乡多么美好呀!故园,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宁静详和……而身在塞外,听到的却只有风雪交加,感觉到的只有寒冷孤寂,卧不成眠!叫我怎能不想家!这种心情,谁人知晓呀!这种身心分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融成了一个字,那就是——123
    生:(感情十分充沛地朗读)
    再一次感情朗读!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苦、那种痛、那种碎读出来!
五:背诵全诗,积累语言
1.师生演绎长相思。(师演唱,生朗诵配合)
2.课后拓展。
    师:同学们,思乡的诗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课后还可以去收集。
 
《长相思》教学随笔
金山中心小学  吴巧英
    今天,在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有幸和学生配合上了一节古诗词教学比武课,上《长相思》,这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古诗词一课,第一篇是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第二是张籍的《秋思》,第三首是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当知道中心校领导对我如此的信任,把这么好的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给我时.我是即欣喜又烦恼.喜的是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对于自己今后在教学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又为自己的能力有限,怕辜负期望而烦恼.接下任务后,我翻遍了小学十二册的语文课本, 寻找课题.当看到<<长相思>>这首词时.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写的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长相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暗藏于词中的无限情思,有感情地朗读词,读出词的韵味,让学生走进词境,进入词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鼓励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文本进行对话,是对话的基点。在教学中我挥动着情感的指挥棒,指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体验词人的情感,感悟词中的形象。
    一、读——“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诵读是惟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在《长相思》教学中,我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不仅读的量大、面广、层次分明,而且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与感觉。正可谓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感情读;“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读和悟。在教学之初,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这首词,然后通过师范读,生同桌读,小组交流读,对比引读,师生合作演绎等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读出了意,读出了境,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读出了心灵的诗意。
    二、想——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个人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教学中,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他的生活,他的世界”。围绕“征途”与“故园”,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步骤来突破难点.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老师设定的情景当中(战马嘶鸣,战士嘶杀,风雪交加声中)一起走进纳兰性德的征途.让学生在征途中展开想象.然后话意一转: “故园无此声啊,故园无此声.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让学生在老师所创设的情景当中走入纳兰性德的家乡。123
    三 、唱——长相思.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突发奇想“让长相思不仅能吟,还要能唱”, 有朋友听说我在给长相思找首配曲,劝我不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古诗词多么美好的东西,什么曲子能配得上呢?”但我不这样认为,“诗言志,歌咏言”,诗歌同源,“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古诗词的教学,要讲,要诵,也可以唱嘛。于是我决定以“唱诗”作为突破口,改进古诗词的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吟唱中准确记忆古诗词,深入领会古诗词的意境。下定决心之后,我听了上百首的配乐,但效果都不理想.最后无意中让我听到<<游子吟>>这首歌曲,本人视为天籁.于是就引用过来.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融入了和学生配合朗诵的环节.没想到效果不错.这更加激发了我的自信心。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在教学上半部分,为了节省时间,我在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这个环节过于草率, 谈到了从诗句中读懂了什么,我只让两个学生回答了,没有因势指导,让全体学生体会。导致在学生还没真正理解诗句意思的时候就草草的进入下个部分.让学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我这节课最大的遗憾.课后回想,如果在教学之初能够对课堂的这个环节多些重视,那这遗憾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其次,对于课堂细节的把握显稚嫩,虽然参加工作的时间已经很长,但在课堂中可以明显的看到自己经验的不足.课堂在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够得心应手.这还是需要自身的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通过这次的交流比武,我觉得我自身成长了许多.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在谈到人的道德修养时常说:吾日三省乎吾身.告诉人们提高自己品德修为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每日的自省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这是圣人先哲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由此我想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在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在自身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更应该具有古代先贤这种胸襟.在我们自身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向教育大师学习固然很重要,而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同样不失为提升自己教学艺术的一条捷径,愿我们参赛的所有老师都能在反思中增强自信,在反思中让我们课堂教学艺术独具的魅力。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900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