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一等奖】“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4-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对父母不同的爱的深切感悟。
   二、学会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的精髓,从读中受到感悟。
   三、 利用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
   四、 学习文章中的口语式的语言。
  教学重点:
    文章内容的理解及重点语句的感悟。
  教学方法:
    多种形式的朗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初步感知。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都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有自己的思考。讨论时,还要把组内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及答案简要记录在小卡片上。
  3.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将小卡片贴于教室四壁,组员对其予以介绍,其他组可要求对一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或帮助解答该组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这一过程,筛选出共性的问题,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步教学。
  二、深入阅读
  教师根据上述讨论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
  1.细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精彩极了”是什么意思?“糟糕透了”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关系?
  哪些语句写了母亲对巴迪的赞扬,哪些语句写了父亲对巴迪的批评?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你能说说“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的话外之音吗?
  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
  2.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发给大白纸和彩笔,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写到纸上。
  3.展示讨论成果,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贴于教室墙壁上,组内推荐一名同学向大家讲述(或轮流讲)。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必要讲解,引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句,学习某些生字,纠正学生理解中的某引起偏差等等。

                第二课时
  一、朗读悟情
  上一步的讨论、学习,可能有点琐碎,以至于造成孩子们对课文整体印象的模糊,因此,通过朗读将零碎的印象整合起来,是很必要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体会,怎样读,才能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
  2.朗读比赛。引入竞争机制,
  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启发,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
  二、读后反思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本文学习的得与失。这一步是必要的,它使孩子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所反思,温故而知新,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三、课外引伸
  1.提供一些写骨肉之情的文章供大家阅读,最好,让他们自己去收集,并把其中的好段落抄写下来。
  2.为父母做一件事,并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表扬(满怀信心)  (沉重)批评
       (慈爱)母亲      我     父亲(严肃)
                 写第一首诗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小黑板(或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⑴给本课的七个生字组词。(可以在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或查字典)
  ⑵课件出示“读读写写”。
  老师建议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再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在后边的横线上试着添上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学生也可以动手抄个别字词一两遍。(课堂上学生“动口不动手”不好。)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画写写(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还可以写读书笔记。学生既可以同座交头接耳;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谈得来的同学切磋。老师则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释疑解惑。
  四、角色转换,生讲师听
  组织学生就初步阅读的收获和不懂的问题进行交流。此时,教师则扮演类似“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或和晶)的角色,尽可能地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现。教师可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插话,随机指导,并把来自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学习所得及尚存问题以简要的表述方式写在黑板上。
  五、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后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最后请几位学困生读个别段落。
  2.朗读指导要点:
  ⑴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严肃近乎冷酷;“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孩子的一系列体验,都应努力读出来。
  ⑵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有别于前面的朗读。
  3.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
  七、课外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短语,并画记起来。
  2.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句子并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积累词句,升华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怀着(一种)自豪感实在(等不及)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以问启思,悟情明理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七八岁时;几年后,似乎还未满12岁;现在。)
  2.“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
  3.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
  4.“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样说你赞成吗?“我”儿时真的是“多么幸运”的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诱导,但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
  5.父母师长的不同评价对孩子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三、生问师答,个性阅读
  构建“生问师答”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时候可以尝试“不问则不讲”。学生如不发问,说明他们没有问题,那老师还一厢情愿地讲什么呢?结合本课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及下列问题。教师可实实在在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 :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那又将如何?
  生2:爸爸为什么不说“一般”、“普通”,却硬要说“糟糕透了”。是译文的关系,还是爸爸说得不好?
  生3:“我”一定是作者自己吗?(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不是作者自己,仅仅是一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而已。)
  生4:父亲和母亲的不同评价到底谁对谁错?
  师: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他们都对,但父亲似乎过火了点。母亲善意的谎言,动机是好的,也没错。肯定容易,否定也容易,难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济。
  生5:如何让二者有机结合呢?
  师:肯定是主要的,否定和惩罚(不是体罚)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全教育”。要有阳关大道,也要有荆棘挡路。俗话说得好:“要让小儿安,七分饥来三分寒。”可见,适度的否定必不可缺。
  四、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对待荣誉和挫折,愿意谈什么就谈什么。教师相机指导。
  小结:你要成功,得依*许多人的帮助和指教。世界上最难的事可能是“自己战胜自己”,切记:站直了,别趴下。
  五、作业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有兴趣的,可完成课后选做题。

周五抽课,周一就上课,仅仅提前10分与学生见面,真够刺激的。呵呵,我喜欢这样的挑战,时间虽少,灵感颇多,问题肯定也存在,请各位同行指点。

  教材简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五年制小语教材第九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五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3、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也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请指定学生(姓王?同姓者五百年前是一家,其他同学我们的缘分就从今天开始。感冒?同病相怜或为同学们的健康庆幸,加强体育锻炼很是必要。)向教师发问,增强师生交融。

  一、导入
  1、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板书课题)
  2、读课题,课题有什么特点,(引号——人物对话,反义词)指生读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对反义词的对比语气。还读过其他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下课记得讲给同学听。
  3、如果给你这样的文题,你打算写什么?大作家雨果就有这样的读书习惯,看了课题,马上把书合上,卧到在床,构思文本后再读书对照,如果与自己想象一致,则暗喜,不如自己则小喜,比自己想的还好,则大喜。开想吧,同学们,与书本对照,看看你能喜到什么程度。
  4、汇报交流。教师口头作文,抛砖引玉。
  5、那么,引号下的语言分别是谁说的呢?如果用笑脸怒脸标志,分别贴在哪里?(板书父亲母亲板画笑脸怒脸)
  二、初读课文
  1、请学习委员起立,初次和同学们共同学习,有劳你的指点了。我想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而且,因为时间有限,想请几位朗读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先来打头阵,你看怎么分角色,又分角色给哪些同学呢?
  请学委分配,教师点拨。
  2、朗读高手已经确定,其他同学是不是可以闭目养神了呢?听众们打算做些什么?倾听是种礼貌,更是学习的方法。指明听的同学注意学习他人朗读的技巧。同时可以用铅笔标注一下朗读同学出现的小问题。听后能作到指出他人的优点和缺点,那么就是最佳的听众,最高明的评论家了。
  3、听读后生生互动,点评交流。
  4、一篇文章总有脉络可寻,这篇课文就可以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那么怎样分呢,标志的词句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汇报交流。
  5、两部分的阅读有什么困难吗?(第一部分篇幅长,第二部分的一些句子含义深刻)第一部分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也是理解第二部分的基础。第二部分作为下节课的内容。
  6、面对“我”的第一首诗,父母的评价截然不同,那么,母亲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如何,父亲怎样评价,我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部分,用横线画出父母的不同评价,用浪线画出我的表现和反映。指生汇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7、初读过后,我们可以加入个人的思考,与作者产生共鸣或发出疑问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细读第一部分,思考题签上的前两题的正确理解。后两题是我们第二课时的内容。
  8、汇报交流。板书,鼓励,鞭策,小结都是一个字——爱,板画心形。
  9、分角色再读。请学委指定朗读有潜力的同学读,那么朗读还不高明的同学又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下一节课,就是你们表现的时候了。
  三、过渡延伸
  “我”在很小的时候还不能正确对待父母不同教育方法的良苦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能体会到父母不同的爱使他最终走向成功。下节课我们细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并将围绕话题:到底是慈祥的爱好还是严厉的爱更好,进行实话实说辩论会。请同学们回家搜集相关资料,并学习一点辩论技巧,希望下节课可以看到更多的辩论高手。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它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因此本课的题目是将两句截然不同的人物语言用“和”字连在一起,容易激起读者破解的欲望。所以,可以从题目入手导入新课。
  设计理念
   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学会自读的方法。
   2、注重知识的延伸,结合自身找一找发生在身边的事。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巴迪的父母亲的不同评价对孩子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2、通过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含义。
   3、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在讨论中弄清问题,得到能力的锻炼。
  重难点、关键:
   1、了解巴迪的父母亲的不同评价对孩子带来的作用。
   2、通过反复朗读和讨论,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朗读诗歌引入
    一个人的童年往往对他将来人生道路的成功起很大的决定作用,有一首诗,说明了这一点:
    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
    嘲弄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腼腆;
    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倍增;
    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
    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
    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方;
    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
    是呀,一个人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童年所受的教育起着很大作用。一个小朋友童年就听到了这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出示课题,齐读)给他带来了那些影响呢?
  二、课文,了解大意
    说说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学生围绕课题自由汇报相互补充)
  三、熟读课文,体会中心
   1、找出和题目相同的语句
   2、这些语句出现在什么时候,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影响?谈谈你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
   3、大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a\“精彩极了”是作者的母亲对作者第一次写诗的表扬。说明巴迪有一个很爱他的母亲,慈祥的母亲。
    b\“糟糕透了”是作者的父亲对作者第一次写的诗的批评。这句话说明巴迪当时的诗不怎么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c\文中还有一处说了巴迪长大了些后自己也承认了小时候写的诗很糟糕:“几年后……糟糕的诗.”
     [师:那说明父亲当时的意见是————?(生:对的。)说明父亲和母亲一样——————?(生:爱。)自己的子女,只不过他比较———?(生:公正。)]
    d\“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是作者长大后体会到的,说明作者体会到了父母不同的爱。
    e\“怀着自豪感”、“漂亮的范体字”、“认认真真的誊写”、“用彩色笔画了一圈花边”、“满怀信心”这些语句都说明作者受到母亲的表扬后心情很激动、自豪。
     [师:那么,可想而知,他此时除了想把这首写好了的是认真抄好了给爸爸看,等他回来夸奖,心里肯定还想马上再写几首这么漂亮的诗,也就是说,因为妈妈的夸奖,他热爱上了写作。那么父亲对他的批评就好像对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请大家猜猜看,巴迪是不是因为父亲的批评从此不再写作了?]
   4、引导学生各自提出心里的疑问,并通过讨论解疑。
    (a)从文中找句回答教师提出的疑问。(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您:“小心、主义、总结、提高。”说明作者虚心接受爸爸的批评,把它当作是自己前进的动力。)
    (b)根据学生的质疑、讨论、解疑学习课文最后2节,完成以下板书,明确作者从中受到的教育。
                    16.“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两种不同的爱
                  母亲:慈祥、赞许      父亲:严厉、批评
                  给人以灵感和创作源泉    提醒、指出不足之处
                        兼而有之(幸运、成功)
                        只有一种(引入歧途)
    (c)指导感情朗读这2节。
  四、课后延伸:
    巴迪后来的成功,与他童年时所受的教育分不开。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好好翻看一下回忆的匣子,联系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曾受过的爱,你从中汲取了怎样的力量?
  五、小结:
    爱有许多种,他会产生不同的力量,我们今天学了课文,认识了严父与慈母的爱,他们的爱造就了今天的巴迪。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的看待父母的爱。
  作业:
  学完课文后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和父母甚至老师、朋友说就赶快动手写出来吧!

一、谈话激趣,导出课题。[4`]
   1、谈话导入:大多数人从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就沐浴着父爱与母爱的恩泽。有了父母之爱,我们才能更加勇敢与自信,也才能健康成长。哪个同学愿意上来写一写这个“爱”字?(适当鼓励)
   2、揭题:“爱”字并不难写,但大家能理解爱的内在含义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看看作者是怎样理解父母给他的爱的。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板书。(板书:15、“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学文:
   1、同学们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谁来说一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写了一首诗,母亲对此表示赞扬,父亲则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作者在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中成长,最后成为一名大作家。
   2、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然后告诉老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默读、浏览、自由读、找同学对读都可以,听明白了吗?)[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学生发言:……母亲:精彩极了;父亲:糟糕透了
    过渡:面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做为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否理解呢?他有什么表现?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提示再读课文1至14自然段。
   (1)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5`)
     阅读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并读给同学听,想想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a) 学生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b)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11`)
     c) 要求学生读一读从课文中找出的相关语句
   (2)学生回答
     语段一:“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师:体会到了巴迪有一个很爱他的母亲)
     [学生齐读: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
     导读:作者听了母亲的评价后他又有什么反应呢?
     语段二:“整个下午...父亲的位置上”(注意加点的字)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作者的表现说明作者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师:说明了作者受到母亲的表扬后心里很激动、很自豪。
     那么可想而知,他此时除了想把这首认真抄写好的诗给父亲看,等他回来夸奖,心里肯定还想马上再写几首漂亮的诗,也就是说,因为妈妈的夸奖,他热爱上了写作。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巴迪的父亲回家看了巴迪的诗后和母亲的反应是一样的,也是对他的诗表示赞扬,想一想这样会对作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师:得意洋洋、骄傲自满,他就不施进取,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但是,作者父亲看到诗后的反应又是怎么样的呢?
    语段三:“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
     这句话说明巴迪当时写的诗怎么样?好还是不好?(确实不怎样)
     ◆文章当中还有一处说了巴迪长大了些后自己也承认了小时候写的诗很糟糕,找一找是哪句话?
   语段四:“几年后…糟糕透了”
    学生齐读
    注意加点的字”不得不”承认说明了巴迪已认识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但在感情上似乎还不好接受。
    说明父亲当时的意见是()?(对的)其实父亲和母亲一样的()?(疼爱)自己的子女,只不过作者的父亲比较()?(公正)。
    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听起来好象对一个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涵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但当时的巴迪那么小,他能够体会父亲的心吗?不能。母亲对他的表扬使他得意洋洋,父亲的批评就好像对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请大家猜猜看,巴迪是不是因为父亲的批评从此就不再写作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请同学们仔细的阅读课文第16自然段,看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者不懂的问题,如果有请提出来:
   语段五:“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为什么?为什么作者会觉得自己是多么幸运?
   语段六:学生回答:“我有个慈祥的母亲…糟糕透了”
    请同学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我有个慈祥的母亲…糟糕透了”
    因为作者慈祥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把作者成长道路上需要的两种动力都包含了,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所以作者说自己“多么幸运”啊。
   ◆好,现在同学们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巴迪是不是因为父亲的批评从此就停止了写作?
    学生回答:不是,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回答这个问题
   语段七:“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的每一个人…总结、提高”
    其他同学的感受又如何呢?请同学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这句话明了作者虚心接受了父亲的批评,并把它当作自己前进的动力。(母亲的鼓励使巴迪今后写作会有自信心,而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是为了让他知道自己还不是很好,不能骄傲自满,要注意总结提高,才不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过渡:若干年后,巴迪体会到父母对他的评价,对他的爱。接下来看着课文第17自然段,老师和学生泛读这一段(5`)
    恩,读的非常的精彩,现在请大家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语段八:“我从心底里知道……出发点——那就是爱。
    ◆下面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这句话:""""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分小组谈谈自己的感受,不一定父母,老师或者长辈对你的爱都可以谈一谈。时间1分钟)
    下面那位同学来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最好能联系一下实际。
    “精彩极了”代表着妈妈的赞许、鼓励,是一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糟糕透了”代表着父亲的批评、提醒,是一种严厉的爱、严格的爱,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二者都是希望我努力奋斗,争取好成绩,二者的共同出发点都是爱,在生活中...
    导读:你体会得真好,来,再读一次给同学们听听。
    从你的朗读声中,老师听出了你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其他同学又是怎么理解的?来,大家一起来读读,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3、小结:这节课大家不仅读懂了课文内容,还读懂了父母对你们的爱,真难得!的确,父亲的严厉也好,母亲的宽容也好,这都是出自对儿女的——爱。(板书:爱)在父母的关爱下,我们健康成长。
  三、拓展延伸[3`]
    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背影》,其中有这么一个动人的场面:父亲送朱自清去北京求学,在火车即将启动时父亲去买了几个橘子要给儿子带在路上吃。在那一瞬间,朱自清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的心震撼了,被父亲那深沉的爱所震撼。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欣赏这段文字。(播放《背影》)
  四、总结[2`]
    怎么样?感人吧!父亲的嘴里没有说一个“爱”字,但朱自清却感受到了那深深的爱。课文中的巴迪从父母的评价中也感受到爱,他们都是幸运的。老师相信你们也是幸运的,有了父爱与母爱,你们一定会更加勇敢、自信、健康成长的。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只要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五、课外作业
   1、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抄下来。
   2、推荐课外阅读作品:《地震中的父与子》、《秋天的怀念》、《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背影》

  板书: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爱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16课
  一.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一个人的童年往往对他将来人生道路的成功起很大的决定作用,有一首诗,说明了这一点:(出示“教育与孩子”,齐读)
      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
      嘲弄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腼腆;
      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倍增;
      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
      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
      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方;
    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
    什么——伴随着您的孩子?!
    是啊,一个人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童年所受的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六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空课题。(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悟
  (一)师: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生提问题。(问题可能为:
    1.作者为什么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题目?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什么事情?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什么联系?
    4:“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什么要打引号?
    5: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什么不同的出发点?
  (二)师:现在就带着这些疑问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这些问题解决了。现在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拼读几遍,读懂了的地方用笔做上批注。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回)
  (三)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并说说部分词语的意思。
    1.出示: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指生读。正音。齐读。
    2.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四)师:带着你们的问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师:你们觉得这一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写了一首诗,母亲对此表示赞扬,父亲则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作者在这两种评价中成长为一名大作家。)
  三.品读第一部分
    师:课文第一个意思是从第一自然段到第几自然段?(一到十四)
    师:课文比较长,我们分两部分来学,同学们自己读第一到第十四自然段,看能读懂什么?体会到什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生自由读课文)
     生交流汇报,师相机指导
   (1.这位作者的母亲非常慈祥,父亲非常严厉。生读有关句子。师板书:母亲慈祥赞许父亲严厉批评
    2.巴迪在听了母亲评价后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的诗写得非常好,可爸爸对他评价后他伤心极了。生读有关语句。
    3.书中母亲和父亲的评价为什么不一样是因为妈妈评价“精彩极了”,他今后会有自信心,父亲评价“糟糕透了”是为了让他知道自己还不是很好,不要骄傲自满。
  四.读第二部分
    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什么意思呢?就是有小问题解决了你就会有小进步,有大问题解决了你就会有大进步。接下来我们读第二部分,会产生哪些问题?
    (生默读第二部分)
    师:好了,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谈自己的疑问。
    1.为什么作者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都是爱?
    2.“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受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作者为什么觉得这种爱是一种幸运?
     “我谨慎地把握生活中的小船”中的“小船”指的是什么?
     作者为会把爸爸和妈妈的评价比作风?
     师:咱们现在提出了三个问题,我们大家一块儿解决。团结力量大,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好了,我们现在来交流,谁来说,第一个问题。
     生汇报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放声读这句话。
     (生练读这句话)
     (指名读句子,齐读)
  五.总结
    同学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如果说爱有两种,一种是慈祥的爱,另一种是严厉的爱,你更想得到哪一种爱?
    生谈感受。
    师:咱们第二课时可以进行实话实说辩论会,话题是:到底是慈祥的爱好还是严厉的爱更好。如果面对赞扬和批评,不管来自谁的,我总结一下,我送给大家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出示句子: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倾覆。)
    师:你们有什么话想说的下课后把它写在小卡片上。
  板书:两种母亲慈祥赞许兼
  16.      “精彩极了”    不同(灵感与创作的源泉)而
            和    的    父亲严厉批评   有
          “糟糕透了”    爱(提醒,指出不足之处)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课文内容,对于母亲的表扬和父亲的批评,同学们都已经有了较深的了解。那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表扬和父亲的批评有怎样的影响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想是慈祥的爱好,还是严厉的爱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生自由读课文。
  二.辩论准备
    同学们有自己的见解了吗?哪些同学认为批评好,哪些同学认为表扬好?
    看来同学们的观点不太一致,想不想说服别人同意你的观点?那我们来进行一场辩论如何?
    同学们的见解是不是很完善呢?让我们观点相同的同学精诚合作,把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内容全找出来。再选出代表参与辩论。
    小组合作作辩论准备。每组选四个同学担任主辩,小组同学可为他们出谋画策。注意辩论时可从书上找依据,也可用名人名言,也可以结合实际谈。(要求:一辩从书上找依据陈述自己观点;二辩找理论依据:三辩联系实际谈,四辩总结陈辞。)
    选一个学生担任辩论主席。
  三.辩论开始。
    主席:大家好!今天参加辩论的两支队伍可说是辩论经验丰富的精英,他们肯定会在今天的比赛中大展辩才,给大家带来场“劲”的(比赛),让大家大饱耳福。我们将在今天的辩论群英会中选出一位最佳辩手。
    现在向您介绍参加今天大决赛的两支队伍。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的代表,第一位______,第二位_______,第三位_______,第四位________;左手边是反方的代表,第一位________,第二位__________,第三位_________,第四位_________。今天的辩题是慈祥的爱好;反方的立场是严厉的爱好。现在我宣布辩论会正式开始!首先将由正方一辩_______同学表明立场和发言。
    正方一辩发言。
    主席:谢谢______同学,接下来请反方第一位代表___同学表明立场和发言。
    反方一辩发言。
    主席:谢谢______同学,接下来请正方第二位代表___同学发言。
    正方二辩发言。
    主席:谢谢______同学。接下来我们听听反方第二位代表______同学怎么反驳。
    反方二辩发言。
    主席:谢谢_____同学,接下来我们请正方第三位代表_____同学发言。
    正方三辩发言。
    主席:谢谢______同学。接下来我们听听反方第三位代表______同学怎么反驳。
    反方三辩发言。
    听过双方代表对表扬好还是批评好的陈辞,的确是太精彩了。现在是他们大展辩才的时候。在自由辩论开始之前先提醒双方代表,你们每队各有四分钟发言时间,正方同学必须先发言。好,现在自由辩论开始!
    自由辩论。
    主席:经过了精彩激烈的自由辩论之后,现在进行总结陈辞。
    现在我们请反方第四位代表_____同学总结陈辞。
    反方四辩发言。
    现在我们请正方第四位代表_____同学总结陈辞。
    主席:大家好!谢谢两队同学带来的精彩辩论。现在请老师评点。
    评选最佳辩手。
    师: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辩论。其实人的一生中,不仅需要母亲的力量——退热请地鼓励、赞扬,还需要父亲的力量——严格要求、警告鞭策。热情地鼓励、赞扬给人以灵感和创作源泉,使人不断向前,而一味只听到赞扬、肯定,容易使人逐渐变得自以为是,是非不分以至走上错误的道路,所以另一种爱的力量,不断地提醒、鞭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两种爱同时存在,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两种力量,人才可以健康、顺利地成长。
  四.课堂总结
    爱有许多种,它会产生不同的力量。我们今天学了课文,认识了严父与慈母的爱,他们的爱造就了今天的“我”。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地看待父母的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巴迪的成功,与他童年时所受的教育分不开。你们肯定也有和他同样的感受吧。好好翻看一下回忆的匣子,以《爱》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源于对作者的爱为主线,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也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体会文章描写人物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质疑课题。
   1、巴德苏尔伯格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关于他小时侯的一个故事。
     出示课题。
   2、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提出质疑。
   1、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通过朗读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号、课文的顺序,感受不同的评价都源于父母对子女的爱。)
   3、妈妈对巴迪的诗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同样的诗却有不同的评价,谁评价得对,巴迪自己是怎么认为的,你怎么知道的,从课文中找出来。
    出示: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1)谁来读一读。
    (2)对这句话,你有问题吗?引出“为什么母亲的精彩极了和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出自对我的爱?”
  三、细读课文,体会真情。
   1、带着这个问题细细地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划下来,可以设身处地地去想,可以有感情地去读,也可以在感受最深的语句旁边做上批注,和同学说一说。
   2、反馈:
    (1)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2)出示: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还有不同的看法吗?能把这个句子读一读吗?
    (3)小巴迪也体会到了母亲的爱,你能从哪里体会到?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4)巴迪受到母亲的表扬与鼓励,心情怎么样?你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出示: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誊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上画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从哪里看出来我的高兴与自豪?
     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3、等啊等啊,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快到八点的时候,父亲终于回来了,这时候,我多么希望听到父亲的表扬,心里特别紧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4、引读:父亲伸手拿起了我的诗,问:
     母亲连忙上前说道:
     父亲说:
     我把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很长的时间。
     爸爸看完诗,他对诗的评价是
     我希望表扬,期待表扬,而父亲却说:
     这时我的眼睛
     父母为了我的诗争吵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
   5、出示: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指名读——评:你感受到“我”的心情怎样,哪些词写出我的悲痛。
     指名读——齐读。
   6、这时候的我心情糟糕透了,这时的我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爱吗?
     什么时候,我才体会到父亲对我的评价也是一种爱?能把这句话读出来吗?还有吗?
   7、出示:
    (1)现在,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2)现在,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读一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那句更好些,为什么?
       的确是这样,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是一个过程。读书的时候就要像这样,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去揣摩,体会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8、“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齐读。
     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现在让我成了一名电影的剧作家,写了许多电影名著,成了美国电影界的名人。
  四、再读课文,联系实际
   1、冷静的分析自己,完善自己,带着这种感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你有哪些新的感受和收获。
   2、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被父母、老师表扬、鼓励,批评过的故事,讲讲你喜欢母亲这种鼓励的方式,还是父亲的这种严厉要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指名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体会不同语气。
   2、你读出了什么了?
   3、这两句话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再齐读)
     导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题目就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时,教师板书加上“和”),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课文,读准生字
    要求:①读的同学,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自己停下,让别人接读。
       ②听的同学,注意纠错,对不满意的地方可以代读。
       ③教师相机引导、鼓励。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交流讨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1、同桌轮读,质疑词语
   2、把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记号,多读两遍。
   3、小组交流各自体会,讨论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4、全班交流,提出问题,留待进一步理解。
  四、学习生字,抄写词语
   1、重点指导书写“誊”(与“誉”或“卷”比较)“谨“(右半部要写紧凑)
   2、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一、检复:
    谁能三言两语说出课文重要写了什么?
    (或教师引,学生说)
  二、学习课文,读中感悟
  (一)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1、你喜欢读哪里?
   2、齐读第16小节。
   3、读着读着,问题就出来了,学生提问:
    ①为什么当初我是多么“幸运”?
    ②为什么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两种力量”?
  (二)感悟“我”第一次写诗,父母的评价
   1、指名读母亲的评价
    ①你读出了什么?
     再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②我的心情又是怎样?
     齐读2——4小节
   2、分角色读(5——14)小节
    ①读到这是你不明白的又是什么?(学生提问:同一首为什么爸爸妈妈的评价截然不同?)
    ②加以体会:
     母亲为了鼓励孩子,看到七八岁“我”能写出诗,就会为写诗这件事动情,并不多想诗的质量如何,是赞美“我”写诗的行为。(齐读12小节)
     父亲:注意的不是“我”写诗的行为,而是诗本身的质量。也可能认为母亲的鼓励有点过分了,以致使孩子“得意洋洋”,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一些警告。
     (读第13小节第一句话)
  (三)体会“爱”的两种表现形式
   1、师:“……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
    ①理解“一如既往”。
    ②想象母亲第二次是怎么说的?(师:那爸爸为什么说不好呢?)
   2、终于巴迪在母亲的“精彩极了”,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中走向了成功。面对成功,他给父母写了封信,信中说了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你知道他是怎么说的?
   3、再读16小节
    (突出“常常”“总是”)
    板书:鼓励,严格要求
   4、父母亲读了这段话感到十分安慰,真是激动万分,想到各自的评价,想到第一次争吵,他们又感慨万分,他们会说什么?
    (同桌交流)
    齐读16、17小节(板书“爱”)
  三、交流读后体会,提高认识
   1、学会这里,你们的体会也一定很深
   2、结合自己说体会
   3、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这两种不同的爱,这些爱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老师,有的来自于其他长辈。只是小的时候,我们更喜欢听“精彩极了”,不愿意听“糟糕透了”对吗?其实,我们应该听听这两种不同的声音。
  四、布置作业

  板书:
             16“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鼓励   严格要求
                   爱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誊写、出版、慈祥、谨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3.默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阅作者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 初步感知,理清层次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默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
   3.全班交流:(1)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3)课文怎样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4)课文主要讲什么?
  ↘ 品读文章,体会情感
   1.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并读给同学听,想想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3.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4.点拨引导(根据学生品读的句子自由调整)
    (1)语段一:“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
      [齐读提示: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
      导读:你还从母亲的哪些话中体会出母亲对巴迪的爱?
    (2)语段二:引导理解母亲本来知道巴迪的诗写得并不怎样,但她觉得巴迪是个孩子,应该鼓励,这样巴迪才更有信心。
    (3)语段三:“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
      导读:父亲还说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
      导读: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听起来好象对一个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涵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对巴迪的爱?
    (4)语段四: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很长的时间。
  ↘ 布置作业,体会情感
   1.有情感朗读课文。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否与小巴迪有一样的经历

                        第二课时
  ↘ 披文得意,自我感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迪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
   2.文中两种“评价”竟然引起了我们的不同评价。谁对谁非呢?老师建议大家再认真读一读课文中关于写母亲评价的句子。想一想,母亲这样评价的用意。
   3.对于母亲评价的语句,我们来读一读,加深体会,读出母亲的情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4.母亲的评价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爱,那么对父亲的评价又该怎样看待呢?真像有些同学所说的那样“残酷无情”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评价?
   5.父亲的评价与母亲的评价有关系。那就是说,父亲的评价也是事出有因,他不想让巴迪走向极端,陷入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从根本上讲是出于父亲的一种责任心,对巴迪严格要求。现在我们分角色读1—14自然段,感受一下人物的不同心理,好吗?
  ↘ 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1.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我们清楚了,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一件招来截然相反评价的事情吗?
   2.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要是问你到底喜欢哪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要求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一说理由。
   3.看来大家倾向于鼓励性的评价,这不奇怪,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这也许是大多数的共性。可是假如生活只有一种评价行吗?大家读一读16—17自然段,看一看你又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读完后,小组交流一下。
   4.大家理解得真深刻,找到了巴迪成功的原因—正确理解父母的用意。
  ↘ 反思文本,内化情感
   1.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让老师突然感觉到同学们一下长大了许多,成熟了不少。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却没有得到机会,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同学都有一吐为快的机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爱的启示》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写对课文的感想,也可以写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类似情境的新认识。
   2.互相交流所写短文,相互评议。
   3.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当我们遇到鼓励式爱的时候,应戒骄戒躁;当我们遇到严格要求的爱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一课时
  ↘ 紧扣课题,带疑读书
   1.就题质疑。上课伊始,可从课题入手,揭题后问学生:这一课的课题和其他课文一样吗?从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带疑读书,然后小组内交流初读感受。
  ↘ 初步交流,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
   2.讨论:(1)课文主要讲什么?(2)读后有什么感受?(3)你能解决从课题中知道的哪些内容?(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能说到什么程度就说到什么程度。)
  ↘ 分层探究,升华体验
   1.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得到妈妈的赞扬,同时受到爸爸的批评。对这件事,作者的认识不断发展。请根据作者认识的发展,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学生可能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也可能分为三部分,老师均应予肯定。然后小结,第一部分是写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是感性的描写;第二部分写成长过程中的认识,也是感性的叙述;第三部分写成年后的认识,是理性的升华。
   2.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1)学生默读、画注。作者细致描写了妈妈赞扬的语言,赞扬时的神态、动作和自己的感受;细致描写了爸爸批评的语言和自己的感受。请用“  ”画出重点词句,体会妈妈赞扬的热情和爸爸批评的严厉,体会作者对赞扬与批评的不同感受。(2)学生交流重点词句,并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3)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朗读。(4)大组交流朗读。对来自妈妈的赞扬,爸爸的批评,作者的感受非常强烈,又截然不同,谁能把他内心的感受读出来。(老师要相机指点:对妈妈赞扬的感受:自豪、兴奋;对爸爸批评的感受:伤心透了。前者是热烈的语气,后者是低沉的语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 课后练习,积累语言
   1.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 积累词句,体会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怀着(一种)自豪感实在(等不及)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 分层探究,读中感悟
   1.十二岁的感受:七八岁时,作者不理解父亲的批评,十二岁时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对妈妈却一直心存感激。请认真读读课文,体会作者认识的变化。(此部分以读代讲)
   2.成年后的认识:
    (1)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成年以后,作者也成了一名著名作家,对这件事又有什么新的认识?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新认识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想一想,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也可以用提问题的形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2)全班讨论,适时指导。教师要适时对下面的重点语句给予点拨:
     句1:我越来越认识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成年后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要让学生明白“母亲的力量”是指赞赏的激励作用;“警告的力量”,是指批评的伤害或警示作用。作者小时的幸运是既有赞扬的激励,又有批评的警醒。在理解句子意思以后,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在朗读中加深感受。
     句2:这些年来,……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指导:“两股风”,指赞扬的力量和批评的力量;“生活的小船”,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句义的理解可联系句1理解,要让学生理解到,来自母亲的赞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来自父亲的批评,提醒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路。
     句3: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联系句1和句2指导,即联系赞扬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指导。
     在理解句2和句3的意思后,要把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话连起来读。应腾出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读成诵。
  ↘ 总结课文,表达感受
   1.质疑:学习课文中还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2.总结:(1)想一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2)学完全文,你有什么感受。
   3.联系实际,体会情感:以“父母关心我成长”,说说对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感受,既要把事情说明白,又要说出自己内心感受。先在小组说,再推荐说得最好的在班上说。
  ↘ 内化情感,课后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以“父母关心我成长”为内容,写一写。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错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4.写生字。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画写写(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还可以写读书笔记。学生既可以同座交头接耳;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谈得来的同学切磋。(老师则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释疑解惑。)
  四、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师范读,后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最后请几位学生读个别段落。
   2.朗读指导要点:
    ⑴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严肃近乎冷酷;“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孩子的一系列体验,都应努力读出来。
    ⑵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有别于前面的朗读。
   3.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怀着(一种)自豪感实在(等不及)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以问启思,悟情明理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七八岁时;几年后,似乎还未满12岁;现在。)
   2.“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
   3.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
   4.“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样说你赞成吗?“我”儿时真的是“多么幸运”的吗?为什么?(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诱导,但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
   5.父母师长的不同评价对孩子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三、生问师答,个性阅读
    构建“生问师答”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时候可以尝试“不问则不讲”。学生如不发问,说明他们没有问题,那老师还一厢情愿地讲什么呢?结合本课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及下列问题。教师可实实在在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1.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那又将如何?
   2.爸爸为什么不说“一般”、“普通”,却硬要说“糟糕透了”。是译文的关系,还是爸爸说得不好?
   3.“我”一定是作者自己吗?(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不是作者自己,仅仅是一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而已。)
   4.父亲和母亲的不同评价到底谁对谁错?
     师: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他们都对,但父亲似乎过火了点。母亲善意的谎言,动机是好的,也没错。肯定容易,否定也容易,难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济。
   5.如何让二者有机结合呢?
     师:肯定是主要的,否定和惩罚(不是体罚)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全教育”。要有阳关大道,也要有荆棘挡路。俗话说得好:“要让小儿安,七分饥来三分寒。”可见,适度的否定必不可缺。
  四、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对待荣誉和挫折,愿意谈什么就谈什么。教师相机指导。
    小结:你要成功,得依*许多人的帮助和指教。世界上最难的事可能是“自己战胜自己”,切记:站直了,别趴下。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判断”、“出版”、“戏剧”、“严厉”、“灵感”、“创作”、“源泉”、“警告”、“提醒”、“把握”、“谨慎”、“极端”等词语。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疑导入
   我们习惯说“严父慈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是用了一位父亲和母亲对儿子作品的评价语做题目的文章,你能猜得出哪句话是母亲的评价,哪句话是父亲的评价吗?试着用不同的语气来读一下。我们看一下你猜得是不是正确呢?
  快速读文、读通读懂
   1.通过查字典读通课文,充分读书。
   2.想一想为什么对于同一诗,作者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3.在语境中体会“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句评价的语气,试着同位之间读一读。
   4.用铅笔在课文空白处记录下自己的感悟以及不懂的问题。
  再读课文、交流讨论
   1.指名读文,检查是否真的读通,把重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注意语气和语速。
   2.小声读文,思考自己提出的不懂的问题,看是否能够解决,整理自己的感想。
   3.小组内交流,自己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和自己对文章的看法,看能否提出新的问题。老师巡视参与讨论。
   4.在班级上提出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一块儿商讨解决。
  整理笔记、反思收获
   1.抄写字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2.整理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参与探讨的问题,解决的问题和留在下节课讨论的问题以及其它收获。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谈话导入
   上节课,认识了一位慈母和一位严父以及他们的儿子,这节课我们就上节课未曾解决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
  检查生字、复述故事
   1.抽两名学生到黑板上默写生字。
   2.指一名学生复述故事梗概。
  深入字句、体会真情
   1.简单说一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出自什么样的目的呢?
    “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2.为什么说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会是出于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呢?重点体会作者成年后的思考。“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的幸运。”因为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3.画出表现表现父母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慈母和严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样子。
   4.模仿父母的语气,同位之间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
  做出假设、加深理解
   1.假设仅仅有母亲慈爱的鼓励,作者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说说你的理由。
   2.假设仅仅又父亲严厉的批评,作者又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呢?说说你的理由。
  联系自身、理解父母
    说说自己是否曾经得到过父母和老师眼里的批评或过分的鼓励?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学过此文之后,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通读全文、品味深情
    通过对字词的品析和自身的联系,学生应该对文中父母不同的评价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带着对这对父母的崇敬齐读全文。
  布置作业
    课后写一篇读后感,可引用文中对父母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的语段。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有声有色的读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由题激趣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你们熟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或者产生了哪些疑问?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对意见相反的话分别是由谁说的?作者有什么感受?这两句话对作者的成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就让我们带着上述问题认真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认读本课生字。
   3.师生轮读,互相评价。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2.交流。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顺序──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了解文章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构成的。)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引导品读“童年的故事”
   1.自读,思考: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映。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找出有关的段落、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在文中做标注。反复读读,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2.学生自学,作批注,教师参与学习。
   3.班级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比较理性,要求比较严格,他考虑到的更多的是事情的本身质量;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父亲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认为儿子得到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才说“糟糕透了”的。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我”,父亲的评价是为了提醒“我”、警示“我”。).
   4.指导感情朗读。重点指导描写巴迪听了妈妈和爸爸的评价后截然不同的反应的语句。
  (二)自主品读“后来的认识”
   1.默读作者“后来的认识”的部分,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
   2.质疑、讨论。学生可能提出不少问题。一般性问题,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并讨论这两个问题:
    ①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之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在交流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越来越”一词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到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②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爱”字。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平常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3.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四、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1.从头再读文,想一想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2.谈收获(可从思想感受,词、句的积累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几方面来总着重于后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3.学生总结写法(当学生总结出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时,教师让学生到文章里去找找并画出这样的句子
     再次读读,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
   4.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五、拓展延伸,学习写法
   1.拓展阅读:《父爱,在拐弯处》。
    ①谈感受。
    ②体会表达方法。
   2.借鉴这两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把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写下来。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882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