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实录吴正宪]五上“找规律”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2022-02-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59页的例1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优化的过程。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规律
师:课前有几位同学悄悄问老师的手机号码。现在就告诉你们,老师有两个手机号码,你们记住任意一个就行了。下面我们来个记号码比赛,看谁能在规定时间内记住手机号码怎么样?
出示两个号码:13817922354;13801380138。
师:谁记住第1个号码?(只有1人记住。)真遗憾!
师:第2个号码,谁记住了?(很多人举手)这么多人记住了啊!(记住号码的学生齐说一说)完全正确!
师:怎么这么多人记住了第2个号码呢?
生:因为第2个号码有规律。
师:有什么规律?
生:1380 1380 138这样重复出现的。
师:(看课件)哦!真的是这样哦,难怪你们会记的那么快呢,你们找到了规律,(板书:规律)也正因为利用规律,很快记住第2个号码,那第1个号码有规律吗?(没有)所以记住的人就比较少。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伊始,教者利用学生熟悉的记手机号码比赛,一下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记号码中不知不觉感知规律的作用,尤其是以学生记忆比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同时人人能够参与,面向全体,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快速记忆中感受到规律的存在,帮助理解掌握知识。】
师:其实呀,在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一些规律,想欣赏欣赏吗?瞧!
课件出示,配音介绍:家具上那交错而富有规律的图案,给我们美的享受;厨房黑白相间的地砖构成了规律的美;路边的广告牌、装饰彩灯也是有规律的;街头的红绿灯每天也是有规律的交替变换;七彩的霓虹灯更是有规律的依次闪动;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有规律的年年进行季节变换。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规律真是比比皆是!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研究吗?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世界来找规律。(板书完整课题:找规律)
【评析: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规律着手,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体会数学的美和用途中,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进而顺势导入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初步认识,感知规律。
师:国庆节前夕,同学们张灯结彩布置活动场所,(出示例1的场景图)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1:图上不仅有彩旗,还有彩灯和盆花。
生2:这些盆花、彩灯、彩旗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的。
师: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请大家仔细观察,想一想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彩旗和彩灯呢?并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师: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观察的结果?
生1:盆花是一蓝一红、一蓝一红……每2盆为一组重复出现。
生2:彩旗的排列顺序是先两面红旗,然后两面黄旗。
生3:彩灯是按红、紫、绿;红、紫、绿的顺序排列的。1234
生4:他们都是每几个一组,而且每组排列都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盆花中,第一组的第一盆是蓝花。第二组的第一盆呢?第三组的第一盆呢?第8组的第一盆呢?第100组呢?
生1:每一组的第1盆花都是蓝花。每组的第2盆都是红花。
生2:彩旗以四面为一组,每组的第1、2面是红旗,第3、4面是黄旗。
师:很好,大家通过观察很快找到了盆花、彩旗和彩灯排列的规律。下面的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这样的规律。先看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请大家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再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活动后反馈:
生1:我是用与花儿同样颜色的水彩笔画的,第15朵是蓝色。
师:观察你图上标的数据,能发现什么?
生1:当我给每朵花标上数据后,发现1、3、5、7……在奇数位置上的都是蓝花,而2、4、6、8……在偶数位置上的都是红花。
生2:我画出15朵花,也发现第15盆是蓝花。
师:你为什么在下面标上1、2两个数?
生2:因为盆花是每两盆一组,而且每组排列的顺序都是一样的,一个“1、2”表示一组。我同样发现奇数位置上的都是蓝花,偶数位置上都是红花。
生3:“奇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第15朵是奇数,所以是蓝花,”我从前面几组花排列的顺序就已经发现了这个规律。
生4:“15÷2=7……1”第15朵是蓝花。
师: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的算式吗?
生4:15盆花每2盆为一组,看看里面有几组,所以用除法计算。
师:谁知道他算式中的“7”和“1”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5:把15盆花每2盆为1组;分成了7组,还多1盆。剩下的1盆是下一组第8组的第1盆,每组的第1盆是蓝花,所以第15盆是蓝花。
师:(指生6)刚才你举手的,为什么又把手放下了?
生6:我是用乘法计算的“2×7=14”。
师:你们能看懂这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生7:我觉得他应该再加一道算式:15-14=1(盆)。因为7表示7组,剩下1盆,第8组的第一盆。
生8:他的计算方法和××同学(生4)的类似,只不过一个用乘法计算,一个用除法计算。用除法算更简便些。
生6:我也发现××同学(生4)的方法比我的简单,所以我把手放下了。
师:你的方法也是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很好!同学们不仅用画图的方法知道第15盆的颜色,还能结合画图用奇、偶数进行推理得到结果,有的同学甚至用计算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真了不起!
【评析: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将自己探究的不同方法一一呈现,并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在初步感知中形成规律,成功的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2.独立尝试,优化策略。
师:现在如果让你告诉大家从左边起第17盏彩灯的颜色,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小组里互相说说。(交流时老师询问了几位同学,大多数都选择了用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师:你们为什么选择了计算的方法?
生1:因为画的比较麻烦,要画那么多。如果要知道第200盏的颜色,把人画累坏了。
生2:还有,奇、偶数的方法在这里不适用,因为每组里有3种颜色。1234
指名汇报各自的方法,并让学生结合17÷3=5(组)……2(盏)说清楚每个数据表示的意思。
师:第17盏灯是紫色的,那后面的第18盏是什么颜色?
有的学生立即要回答,有的学生开始埋头计算。老师稍微停顿一会,留点时间让学生完成计算。
生:是绿色,因为第17盏是紫色的,紫色后面都是绿色的,所以紧挨着它的第18盏肯定是绿色的。
师:你的方法不仅简单,还很实用。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18÷3=6(组),所以第18盏是绿色的。
师:前面我们都是根据余数判断的,而这道没有余数的算式我们应该怎样判断呢?
生:18盏彩灯,每3盏为一组,可分为6组,正好分完,说明第18盏是第6组的最后一盏,而每组的最后1盏都是绿色的,所以第18盏应该是绿色的。
师:两种方法都得到第18盏灯是绿色的,计算后没有余数的算式,像这样判断是否正确?
生:正确。
师:彩旗图中,你想知道哪面旗的颜色?
同桌合作,然后进行反馈。
师:当余数是几的时候,对应的那面彩旗是红色?当余数是几的时候,对应的那面彩旗是蓝色?
生1:当余数是1、2的时候,对应的那面彩旗是红色;当余数是3、4的时候,对应的那面彩旗是蓝色。
生2:他的回答有问题。除数是4时,余数不可能是4,应该是余数为3或没有余数时,彩旗是蓝色。(全班学生点头同意)
【评析:让学生在比较、优选中对所形成的规律加以理解,真正实现能力的提升。同时,我们看到教师尽可能创设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让数学问题在动态中自然生成,而不是教师根据预设的方案,牵着学生走。这样对生成问题的灵活处理,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潜能。】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图形世界。
(1)▲○□▲○□▲○□……第19个图形是(   )。
(2)▲▲▲○○▲▲▲○○▲▲▲○○……第34个图形是(   )。
学生独立练习后,组织反馈。
2.数字天地。
(1)0.721721721……小数点后面第30位数字是(   )。
让学生找出小数点后面第30位和第56位上的数字分别是几。
(2)把原小数改为0.6721721721……小数点后面第30位数字是(  )。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变换问题:0.721721721……小数点后面前30位数字的总和是(   )。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3.走进生活。
(1)星期问题。
师:今天是9月29日,星期一。你知道今年10月13日是星期几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2)节日彩灯。
国庆节,路旁挂起了一盏盏彩灯,小华看到每两盏红灯之间有黄、绿、蓝灯各一盏,那么,第40盏灯应是颜色?
追问:几盏彩灯为一个周期?(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彩灯图)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4.合理想象。
师:今天,大家表现都很出色,利用规律解决了许多问题。这是我们刚才欣赏的生活中的规律,现在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根据其中的一幅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吗?
学生活动。(略)
【评析:把练习巧妙地融入游戏之中。学生再次体验了重复排列的规律,不仅实现了巩固新知、提升了认识的目的,还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1234
五、全课总结。(略)

【总评】
本节课上得扎实、有效,实中求活,活中有新,新中务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正确领会教材意图。教师在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灵活使用教材。变静态教材为动态教材,变案例教材为活动素材,给学生提供知识生长点和动力源。
2.主动建构新知。教学中,教师不受既定的教学目标所约束,放手让学生去解决实际活动中所产生的问题、矛盾。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的建构知识。这节课不仅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从实际的认知过程中,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仅能找出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还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且能运用数学规律巧妙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3.拓展教材内容。教师以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础,灵活地驾驭教材,设计一些适合本班学生的弹性内容。比如,课上学生都能观察并找到规律,教师让学生根据除法算式中的余数进行判断,教师设计“哪些余数彩旗是红色的,哪些余数彩旗是蓝色的?”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总结具有开放性判断方法的问题。再如,具体图形---汉字----数字(循环小数)承载规律的素材不断变换、逐渐抽象,让学生在变式练习中把握规律本质。自然的拓展,巧妙的实现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shuxuejiaoan/10512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