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2022-01-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2、5倍数的特征以及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是2、5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根据所学的因数和倍数知识,运用自己的学号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我的学号是5,5是30的因数或5是1的倍数。
  ①同座互说 ②指名说。
  2、游戏:(1)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2)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老师分别将2的倍数学号写在黑板左边,5的倍数学号写在黑板右边。
  3、引入:2的倍数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呢?今天进行研究(板书课题:2、5倍数的特征)。
【反思:设计目的是从学生熟悉的学号引入,学习的材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确实兴趣浓厚,达到了既激发兴趣,又提供学习素材的目的。】
二、探究新知:
(一)2的倍数的特征。
 1、观察:左边集合圈里的2的倍数学号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2,4,6,8。)
 2、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3、口答练习: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1,3,4,11,14,20,23,24,401,826,740,1000,6431。
 4、奇数和偶数
  老师指出: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习惯上称它们单数、双数。
 5、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
【反思:数学思维的方法一般有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归结演绎等等。设计这个片断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根据素材,通过自主学习得出2的倍数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数学思维能力。但在实际中老师提问:“2的倍数学号有什么特点?”后,学生说:“2的倍数都是偶数”。对于这种生成,是我设计中没有预设到的,于是我反问道:“你认为什么样的数是偶数呢?”学生又说“双数就是偶数”,于是我有些急了,不知所以。我只好进一步明确提问:“这些学号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这才说到我心中理想的答案:“个位上的数都是0、2、4、6、8等数字”,看来数学课的有些问题不能过于宽泛,要有所指向。同时设计问题时,还要多想想学生可能会怎样回答,多预设几个方案。】
【补充设计:学生完成课本练习后,我临时补充了一个知识点的自然数分类的教学。老师提问:自然数有无数个,0、1、2、3、4、5、6、7……说说这些数分别是什么数?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得出:自然数中,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二)5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指右黑板上集合圈: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5的倍数的特征?
  2、学生自己动手在课本上找出5的倍数。
  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
重点指出:个位数字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12
【反思:小学数学知识系统性较强,特级老师张兴华大力提倡“为迁移而教”很有道理。什么是迁移呢?迁移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学科教学之中,先前学习中的知识、技能、积极情感对后继学习产生促进作用的叫做正迁移,否则就是负迁移。5的倍数教学比较顺利,正是由于有前面2的倍数特征探索,学生较好地实现了学习方法的迁移。】
 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shuxuejiaoan/10471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