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板书设计]《触摸春天》教案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穿梭、流畅、悄然、弧线、飞翔、权力、缤纷、磕磕绊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悟结合”“创设情境”“合理联想”的方法,进行品析语言,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盲童对春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和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2、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感受生命的美好,从而激发珍爱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二)学生及内容分析: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篇的一篇文章。选编的4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书写了对人生的感悟。《触摸春天》是本组教材中的开篇文章。这篇课文真切地描写了作者亲眼目睹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事。作者从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对还是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他们距离盲女孩安静的生活较远,文章后面作者的内心活动及感悟的道理更是耐人寻味。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品词、品句中入情、入境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
(三)课时安排
本课预计两课时教学,本节课所呈现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方法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课文的“引子”----主人公安静虽然是个盲童,但是能创造让人意想不到的奇迹,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通过朗读品味、体验感悟等方式,让学生走近文本,走进安静的内心,从而体会到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发思考。
1.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美丽的春天里,我们很有兴结识了盲女孩安静。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安静再次走进春天,一同去触摸春天。齐读课题“触摸春天”。
2.复习读生词:小径、飞翔 、权利、扑腾、瞬间、弧线、悄然、划过、曲线、花繁叶茂、花香浓郁、多姿多彩、清香袅袅、缤纷世界、极其准确
3.指导书写:流畅、磕磕绊绊
4.引入课文:流畅和磕磕绊绊这两个词语,你认为哪一个更适合形容盲人呢?可是,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得那样。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盲女孩安静却能十分流畅的走路。是啊,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安静给我们太多的意想不到,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看看文中的哪些描写让你意想不到。
【设计意图】先由“流畅、磕磕绊绊”二词引入,让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谈谈对盲人的初步感受,两个词语的强烈对比,唤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惑去学文,也就必然引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品词品句,读中感悟
1、生默读课文,划一划,批一批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cai出示相关语句,帮助感悟)123
(1)“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那么,请你用朗读表现出来。
(2)“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哪个词语使你有了意想不到的感觉?(理解“极其准确”)带着自己的感觉(惊讶、赞叹等语气)读第二句。
(三)激活文本,展开想象。
1、cai出示配乐描绘情境:透过流畅和极其准确我们仿佛看到了安静整日流连在花丛中的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盲女孩可能会听到、会闻到、会触摸到什么?
2、我们看到的,盲女孩同样可以触摸到,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景图,让我们用朗读表现出我们的内心感受。
【设计意图】叶澜老师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通过表达,既内化了语言又加深了对盲女孩喜爱春天的感悟。
(四)再读课文,贴近人物。
1、这个盲女孩凭着对春天的喜爱,创造着一个个意想不到,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继续寻找这种感觉。(默读课文)
2、全班交流(cai出示相关语句,帮助感悟)
(1)“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①指多名学生读句子,并让他们谈谈哪些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②师指导:悄然合拢是什么意思?做一做动作。 “竟然”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③为什么这个举动让作者感受到是一种奇迹?
④对于这个奇迹你打算怎样来解释?(体会“灵性”,感受是小女孩对生活的执著,让她拥有了这种灵性。)
⑤再次动情朗读第三自然段,体验安静的内心。
(2)“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①这一句话中,哪个词让你最有感触?为什么?
②张望”是指向四周或远处看。作者将这一个词用于盲姑娘安静身上,我们感觉她仿佛看到蝴蝶飞翔的情景。
(4)“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①这“弧线”像什么?(与彩虹等一些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如果说这弧线是蝴蝶刚刚飞出安静手心时留下的痕迹,我们就可以说这“曲线”带着安静的心飞走了。
②想象训练:他们穿过花丛来到         感受到         ;越过        来到         
感受到            ……(体会“飞翔的概念”)
③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就可以创造人生中的奇迹,齐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缤纷世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环节采用自主学习、大胆想象、集体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找与盲人行为似乎不相符合的语句,想象盲女孩用心触摸到的事物,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角色体验来引导体悟安静这个丧失视觉的孩子是怎样用心去触摸春天,感受那满园花香的。123
    (五)扩展阅读,体悟真谛。
1、阅读课后“阅读链接”。
2、cai出示海伦·凯乐图片,相机介绍
3、是啊!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无论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资料补充自己所了解得这样的人。
5、再次齐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缤纷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的方式,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熏陶,明白能创造这一奇迹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人。

课后反思
回想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有以下两点感触:
一、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努力创设对话的课堂
《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力争成为学生阅读的引领者、合作者。在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时,通过启发、暗示、评价,让学生进入到语言中,与作者、与文本对话。例如:我先引导学生找出盲女孩身上让我们感到意想不到的,在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会用词边读边想中发现这些意想不到都是盲女孩那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所创造出来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以悟促读、以读升情
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读为本。不但要多读,而且必须有效地多读,读出层次。因此,本节课在每个关节的处理中,都没有离开朗读,而且有不同形式的朗读,每次朗读都读出不同的感悟。我还通过语言的描述、音乐渲染,把学生带入一种美好的意境中,使学生合理联想,真正走进文本,让画面呈现在学生头脑中,让情感激荡在学生心理,同时也注意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这节课我不足的地方:
有的时候教师评价语没能发挥实处,有的时候不能做一个提升性的总结,使本堂课的教学失去了很多可以闪亮的机会,又如:课堂中教学预设与生成的问题,还有处理不够好的地方,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足以应对以外的生成。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98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