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的教学反思|《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及演变的过程,告诉人们要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这是一篇属半独立阅读性质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把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进一步实践和运用。
把握重点时让学生带着课后问题“根据课文内容,归纳一下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再说说这两方面原因之间的关系”细读课文第三部分重点段落,用笔勾画出能说明以上问题的有关词句。然后分成四人小组议一议自己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最后一段,并归纳出科学家设计的治黄方案的要点。通过抓重点词、句的读议,使学生加深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黄河的变化给我们的教育是惨重的,给我们的反思是深沉的。引导学生举出人类破坏大自然而受到惩罚的例子,说说怎样才能保护好大自然,激起同学们强烈的、自觉的环保意识,以及民族的忧患意识。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按要求是一课时完成,但本课比较难理解,如果光靠课前预习是不够的,学生在没有读懂课文的情况下老师很难教学,所以我安排了两个课时。在教学前,我预想男孩子会比较感兴趣,女孩子可能积极性不高,所以我尽量设计更多有趣的情景让学生融入到课本中。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下,学生大致已经对课文比较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很容易在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或句子,找出后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学生虽然对黄河比较陌生,可是如果能将学生身边的河湖以及生存条件联系起来,引发生活的体验,激发起内心的情感,把抽象的环保意识转变为实在的环保行为。
另外,本课关于河流方面的专业术语较多,教师要准确理解,如: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流过的所有地区)、河道(河水流经的路线)、悬河(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挂在半空中)学生如果存在疑问,可以与老师、同学交流,在理解了这些专业术语后,学生学起来就会容易许多。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说明文体裁的独立阅读课文,也是中年级学生新接触的一种写作体裁.
课初,我让学生阅读阅读提示的内容,看看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帮助.学生一下子找到了两个问题: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我引导学生总结那就是"变化":变化前是什么样的 变化后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而变化带着这三个问题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给学生充分地阅读时间后学生马上找到变化前被称作是"摇篮",变化后是祸河,引起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泥沙地大量流失.课文理解到这已经很好了,但我没有就此停止,而是让学生再去细细读文:课文中例举了很多的数字,请同学们关注到这些数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读书,学生发现:黄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真是站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如果不治理,它的危险性极大——4亿吨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里,河床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土壤被严重的侵蚀——每年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治理黄河势在必行.在讲"治理措施"时,我重点补充了森林的作用及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带的作用,使学生加深了对植树造林的重要性的认识,还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更好的方法.12
然后链接资料袋的内容.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了解了黄河的现状,使学生知道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来,献计献策,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最后我让学生谈谈你在"保护母亲河行动"中准备做些什么 有的说把自己的零用钱捐出去,有人说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去治理黄河.
另外,我还结合品德课让学生调查家乡的湘江的水质情况,并作为日记记下来.让学生认识到环保就在自己身边,要从自己做起,真正提高环保意识.
在语文课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能力,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 语文教育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语文就在生活当中.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75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