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牢》说课稿]《万年牢》说课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9-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万年牢》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父亲的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为孩子树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样。这篇课文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课文的篇幅却很长,要在一节课内将学文明理、领会方法都训练到位,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课文的题目是“万年牢”,文中也有三次提到“万年牢”,如果能引领学生对这三处的“万年牢”进行细细品味,体会它们的意思,再说说这中间的相互联系,那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达成了。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就紧紧抓住“万年牢”这条主线,通过文中三次出现的“万年牢”来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课文的情境中,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最终由文本的解读上升到了情感的共鸣,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做人道理。
1、联系上下文体会万年牢产品
“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这是文中的第一个万年牢,在理解这个万年牢的时候,我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父亲说,我的糖葫芦叫万年牢,冰糖葫芦这个名字不是挺好听的吗?可父亲为什么把它叫“万年牢”呢?请再读这个句子,从句中找理由。孩子们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对第一个万年牢的理解。然后问学生想不想拿到父亲的祖传秘方,让学生默读课文的第2、3、4自然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人。
2、联系生活实际品味万年牢生意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是第二个万年牢。我觉得在这个重点句的理解过程中,应该在尊重学生自主意愿的前提下,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课文紧密结合。我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走正道?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歪门斜道有哪些表现?有的学生说在真贷中掺杂一些假的,有的学生说,宣传上说得如何如何好,买回来却是假的等等,最后让学生们说父亲是如何走正道的,在对比中学生充分理解了做生意万年牢。
3、拓展文本感悟万年牢人品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父亲如何能做出品质上乘的万年牢?那是因为他用心做事,用心做人。此时,第三处“万年牢”已水到渠成,无须再多言。为了让父亲的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在学生的心中更形象更高大,我抓住“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一句,拓展了作者新凤霞的生平资料,这段生动、鲜活、感人的文字材料使学生明白作者新凤霞之所以能成为这么多的家,取得这么多的成就,跟父亲的谆谆教导是分不开的,跟父亲的万年牢人品是分不开的,这段文字丰满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12
设想总是美好的、理想化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简单,由于自己没有进行试教,时间没有调控好,在理解第一个万年牢的时候花了太多的时候,以致于后面部分太紧凑,如在理解第二个万年牢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小练笔:做大买卖的老板都有一套投机取巧的生意经,而认真实在的父亲又怎么看得下去呢?可想而知这两个格格不入的人之间一定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用你的智慧展开想象,写一写这场非一般的唇枪舌战。由于时间不允许,我就改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而且只叫了两三个学生就匆匆过了,有走过场的感觉。自己课前准备得也不够充分,幻灯片上漏了一个字也没有检查出来,结果当场修改又浪费了一些时间。以后在制作过程中仔细再仔细。
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请在座的各位老师指正。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50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