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一等奖]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9-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积累语言。
  3.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夏天独特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教学重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课前准备
    制作介绍天山美景的多幅图片及相应文字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感悟
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你们一份礼物,希望你们在欣赏这份礼物的时候仔细观察,用心感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2、欣赏天山美景(图片配音乐:新疆好)
3、师: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天山风景图,你有什么感受?
4、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二、明确任务
1、读课题,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学习要求──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言)。
2、提出学习方法
三、自学课文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学生朗读(或配乐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
四、细品语言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4、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
  五、拓展训练
  1、归纳写作特点、然后进行小练笔:
  (1)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
  (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
  (3)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2、小练笔:公园的早晨,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和即景抒情。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43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