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页]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9-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简介】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小学语文课标实验版四年级上册第八组“科技成就”这一专题中的首篇精读课文。它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写的一篇科技类说明文,文章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帮助学生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二、【学情介绍】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飞速发展的年代,学生的思维也更加活跃,对于未来的世界,学生更加充满好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有关科学常识,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激发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说明文的一般叙述方法。三、设计理念
  1、整合资源。运用组块阅读教学策略,有机整合“口语交际、习作、宽带网” 学习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教学内容上作统筹安排。2、扎根语文课堂。科技说明文没有引人的情节,感人的场面,但是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在课堂上,对这些科学知识不能做过深的探究和拓展,依据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避免上成科学常识课。
  3、引导自主学习。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充分阅读、质疑问难、帮助释疑、大胆想象、讨论交流等形式,自主体会,咀嚼文本精华,使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质疑理解、品词析句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了解、体会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与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五、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六、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七、【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与家人探讨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
  2、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与梦想。
  八、【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一、       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改观、程控电话、因特网”等词语。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紧扣课题,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感悟设问句的作用。二、教学重点: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三、教学难点:理解中心句,区分近义词。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教学活动 时间安排 12345设计意图 课前演说 评议演说内容,给予相应指导 3分钟 培养听、说能力。  释题导入 师生书写课题, 理解课题。 2分钟  理解“呼风唤雨”、“世纪”的意思。       学习生字新词 交流预习收获 1请学困生读二会字词后再齐读。 2同桌合作学习:给四会字组词,识记“赖、耕、幻、核”字形,区分形近字。 3让学困生读词语,齐读识记。 4听写部分词句,当堂订正。 5交流预习收获,读册p66 内容。     15分钟   1在课前先学的基础上,指导学习字词。   2利用听写的方式,巩固字词,交流信息,了解科学常识。     读通课文 自主质疑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范读③④节,同桌互练。 3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评议。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5、通过读书,你了解到课文的哪句话与课题的意思相同呢?出示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抓住疑问词自主质疑。(为什么……?) 了解课文开门见山的写作特点。     10分钟   1给予充分的读书时间,为读中感悟做好铺垫,提高范读的针对性,加强个别读指导。   2引导把握中心句与质疑的学法运用。          认识设问句  区分近义词 1第②节有几句话?你读懂了哪句话?(指名读,个别说。指导认识设问句,区分近义词。) 预设: ★用简单的句式归纳第一句的意思。 ★理解“发现、发明”的区别。 ★ 完成选词填空练习。   2 释疑: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10分钟 1体会设问句的表达效果。 2在语境中理解“发现”和“发明”,“改观”与“改变”意思的不同。   3指导学生抓住第②节的2、3句,练习用“因为……所以”句式解答问题。 12345

 第二课时一、       学习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学习课文举例子、作对比的说明方法。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二、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三、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教学活动 时间安排 设计意图     交流资料  复习导入 1交流书p159宽带网内容和收集的科技成就,提炼信息要点。 2二十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呼风唤雨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探究。   5分钟 了解收集资料的情况,指导学生运用句式:“……使(为)……”介绍资料主要内容。         独立阅读 读中感悟 合作交流  研读课文 1独立自由朗读第3、4、5自然段,思考每小节写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说各节大意。提炼出小标题: ⑴ 昨天的幻想
⑵ 今天的现实
⑶ 明天的畅想 3出示合作交流研读方法:
⑴ 找出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⑵ 轻声读重点词句,写批注。
⑶在小组练习朗读,相互交流批注内容,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材料。             10分钟 1朗读贵在“悟”字。在自主阅读中“悟情”、“悟理”。 2通过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同时也创造了向他人学习的机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           专题汇报 全班交流 理解词句 点拨写法

  预设:★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⑴ “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学习排比句式。出示练习: a在农耕社会,没有______,没有______,没有______,也没有______。12345
b在二十一世纪,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也有______。  ⑵“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本领?结合电视节目谈认识。
⑶你最喜欢哪些词句? 理解重点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板写:引用诗句)选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春风” 指的是——(科学技术)“梨花”指的是——(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和发明。如电视机……) ★    汇报交流第4自然段──“今天的现实”: ⑴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就事例?板写:举例子、作对比
⑵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事例? ⑶理解重点句子: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汇报交流第5节──“明天的畅想”:⑴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 (板写:引用名言)
⑵ 你怎么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                 15分钟     1   练习a是对学生阅读文本的情况检查与知识巩固; 练习b是对学生遣词造句和观察思考能力的训练。           2通过相关词句的学习体会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神奇、美好。           3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语言教学,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说多表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巨变。       畅想未来 及时练笔 回顾全文 总结写法  

  1快速自由读全文,再次提出疑问。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现实。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21世纪里,科技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 a同桌交流:《未来的……》 b全班交流、点评。 3指名小结学习收获,总结写法。           8分钟   及时的练笔使学生学以致用,目的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语文素养。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12345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介绍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的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2推荐路甬祥先生为少年儿童写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3布置作业(略)。   2分钟   引导学生课外积累名言,阅读科普读物。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899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