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8-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意境,积累送别诗.
课前准备
学生:
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诗歌.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 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三,预习检查: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唯(wèi).
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五,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六,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 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 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七,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八,作业练习:
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的
一,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二,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三,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设想
一,这首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多读,不必硬从思想性上去探究,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
二,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12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另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指导自读
(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
1.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
(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悒客舍尽故人
(2)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
2 讨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
第1题:浥:悒(yì)湿润.
客舍:客店,旅店.此处指饯别的处所.
尽:"进".
故人:老朋友.此处指元二.
第2题: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引导看注解①)
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二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边柳色其新如洗.
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
3.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
译文:
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
客舍边一片青翠,柳色嫩绿清新.
临别的时候,劝你再喝完这杯酒,
向西边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故人!
4 ,试背这首诗.
三,拓展练习.
我还知道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我来给大家背一背.
教后感:
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引向课堂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只要能够让孩子们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并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我觉得都值.再说,背诵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学中我不但注意了指导学生对诗的巩固,理解,感受,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我觉得在这方面多花点儿时间值.所以, 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过程.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868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