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母鸡种稻子的故事|《小母鸡种稻子》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8-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小母鸡种稻子》教学反思
今天我和雯雯尝试了两个班一起上课,她上第一课时,效果挺好,孩子们由于也是第一次这样上课,很兴奋,也有些拘谨,两个班孩子纪律都较好,但发言还不太积极,可能由于不同的老师,有些紧张吧!我上第二课时,下来后感觉很糟糕。下来后和雯雯交流,自己也想了很多,主要有三点。首先从教学设计来说——我的教学设计是:
教学目的:
  1.随文认识9个生字,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及表达。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教学重点:随文识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1、还记得“母”字怎样写吗?书空
2、再读题目
3、小母鸡来到了课堂,打打招呼。(贴图)讲解多音字“种”。
4、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四人分别读四个自然段,大家思考小母鸡请了哪些小伙伴帮忙。
2、生回答,师贴图
3、提出“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鸟字旁,
4、请生观察猫和猪两字有什么相同?(部首,反犬旁)归纳带反犬旁字的特点。
三、分析课文、指导朗读。
1、师:“小母鸡邀请了这么多小伙伴,他们愿意帮忙吗?”请生自读第一段,思考小母鸡怎样邀请小鸭的。生回答,师相机贴种稻子图。
2、师:“小鸭愿意吗?” 出示课件,请生读对话。出示“愿意”字卡,讲解二字。
3、有感情朗读小母鸡与小鸭对话,讲解“怕”字
4、请生起立和小母鸡种下五棵稻子,问生感受。再读小母鸡与小鸭对话。
5、师生配合读二、三段想一想小母鸡邀请小猫、小猪干什么?(生答,师贴图)
6、师:“小猫、小猪愿意吗?为什么?”生回答。生扮演读对话。师询问学生有无拔草经历,问感受。指导朗读对话。抽生个别读。
7、分男女读小母鸡和小猪对话。
8、师总结前三段。“三个小伙伴,一个怕累,一个怕痛,一个怕脏。都不愿帮忙,小母鸡自好自己做。它都做了哪些事?”(指板书,种稻子,除草,收稻子)问:“它把收来的稻子用来做什么?”(看书第四段)生答(打成米)
9、讲解“米”字。
10、请生看板书总结白米饭是怎样来的。生体会粮食来之不易,相机背诵古诗《锄禾》。
11、让生思考三个小伙伴收到米饭后都有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有这样的行为?
12、师:“听了小猪的话,你知道他们三个小伙伴明年有什么打算吗?”
13、指导书写“明”
14、明年小母鸡又要邀请小伙伴,怎样邀请?小伙伴会怎样回答?
15、同桌练读句式“——————愿意————————”
四、续编故事第二年,请生表演。
师念旁白,请四人分别扮演小母鸡、小鸭、小猫、小猪。
五、贴红花
总结:因为四个小伙伴一起参加了劳动,虽然辛苦,但收获许多粮食,一定很高兴。这有许多小红花,你愿意送给哪个?
四人小组商量,请代表贴红花,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问生为什么这么多小红花送给小母鸡?还有送给其他动物的,又是为什么?
板书设计:小母鸡种稻子
  种稻子 小鸭
小母鸡 除草小猫  明年
  收稻子 小猪
打成米
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设计,但不是自己写的,是另一个学校的公开课教案,还配有课件和一些资料,以为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可以借鉴一下,取长补短,谁知道却弄巧成拙!正是由于过分相信和依赖这份教案和课件,在上课的时候只是一味地背教案,而忽略了对教材本身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忽略了学生的体验,很多环节都只是过了一遍,没有落实。第二,由于孩子比较多,没有真正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以至于在朗读小母鸡和其他动物的对话时,孩子读得没有感情,有几个孩子干脆扯着嗓子在喊,很难听。经过雯雯的提醒,我知道了当孩子朗读没味时,教师一定要及时范读,此时绝不能让孩子一个劲的齐读。第三,对课堂的掌控和组织比较弱。由于第一次上这么多人的大班课,我有些手忙脚乱了。当孩子注意力不太集中时,我没有及时地提醒他们,导致很多孩子在后半节课的时候完全没有听了!另外,教师自己的情感没有投入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情感体验。12
与其说这是给孩子们上的一课,不如说是给自己上了很好的一课。从此以后,一定时刻提醒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别人的东西拿过来以后,一定要内化、吸收成为自己的,这样才更有益于自己的成长!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853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