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实录窦桂梅]《鸟的天堂》教学实录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8-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复习检测,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笔下《鸟的天堂》那动人的南国风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鸟的天堂》。
师: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屏幕出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句子)
生:(对照屏幕朗读。教师检测并帮助学生纠正读音。)
师:看来大家掌握的确不错,我们回忆一下课文的内容,课文先后写了什么?
生:课文先写了榕树后写的鸟儿。
师:(板书——榕树  群鸟)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为我们描述“鸟的天堂”的,你能根据这样的顺序再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有一首歌老师特别喜欢,是我们熟悉的歌手腾格尔演唱的……
生:(齐)《天堂》。
师:对了!这首歌抒发了歌手对内蒙古草原的无限热爱;还有一句话说得好:上有天堂……
生:(齐)下有苏杭。
师:很好!这句话称赞的是人间仙境般的苏杭美景;然而,为什么作者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呢?下面,我们大家再来快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直接描写“榕树”的语句,一边读一边思考你有什么感受?

二.品读课文,欣赏感悟: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师:(深入学生,了解学情)请大家仔细的读,一边读,一边细细地体会。
(一)第8段
生:我画的是这里,我给大家读一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你有什么感受?能说一说吗?
生:作者把树叶写活了,我觉得树叶像人一样拥有生命。
师:说得好,其实树叶就是有生命的!还有吗?谁还有不同的感受?为什么说是“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呢”?
生:树叶非常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师:很好。为什么又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可能是树叶上有露水,风一吹来,树叶就轻轻地摇摆,闪闪的露珠就颤动起来了。
师:说得好,你想象力很丰富。
生:微风吹树叶随风摆动,榕树显得很有生命力,充满了生机。
师:很好,请大家看屏幕,(出示图片:树叶图)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个闪亮的音符,都是一个跳动的精灵,是他们赋予了整株榕树旺盛的生命力。老师也来给大家读一读。(范读)有什么感受?
生:很美。
师:谁想读一读?
生:(举手的不多)
师:请你们先自由地练习着读一读。
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回谁能勇敢地读一读?
生:(一名女生读)
师:你读得很投入,读得很美。大家把掌声送给她。
作者的语言是多么生动啊!大家一起试着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还有哪里是写榕树的?
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我觉得榕树很茂密。
师:说得很好,榕树的确很茂盛。你能再来读一读吗?
生:(再读)
师:你读得很准确也很流利,但是稍稍有一点儿平淡,请你再来读一读,老师相信你能读得更好。其他同学注意听这一次她读得有什么变化?
生:(更有感情地朗读。)
师:大家听清了吗?她强调了两个词,你自己说一说为什么?
生:我强调了“那么多”和“一点”,因为榕树的叶子很多,很茂盛。
师:我们大家就像她这样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强调“那么多”和“一点”)1234
师:就是这一句话,有没有不同的读法,和她不一样的?
生:朗读,强调“另一簇”。
师:你读得真好,大家听出来了吗?他强调了哪里?
生:“另一簇”。
师:那你自己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我觉得树叶很多,是一堆一堆的。
师:是啊,榕树的叶子很多,不是一片一片的而是一簇一簇的。很好,大家就像他这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强调“另一簇”)。
师:老师是这样读的,你们听一听。(范读,强调“堆”)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是“堆”。
师:是啊,榕树真的很茂盛。就请大家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练习读一读这句话。
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你们还画哪里了?
生:我画的是“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一句。
师:那请你再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你说“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指的是什么?
生:就是指作者描写的那株大榕树。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老师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大家查找有关榕树的资料,你们查了吗?
生:查了。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榕树?
生:(翻阅手中的资料。)
师:谁查到作者描写的这株榕树的资料了?
生:(介绍有关作者描写的榕树)这株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树冠占地面积大约18亩,距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师:老师请大家看一看作者描写的这株榕树。(屏幕出示:榕树鸟瞰图)美吗?
生:美。
师:是啊!作者置身于这茂盛、奇特的榕树下,情不自禁地赞叹到:(师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能再深情一些吗?
生:(再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二)第7段
师:还有写榕树的句子吗?
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师:大家看这句话,你们有什么体会?
生:作者说“真是一株大树”,那一株树怎么就这么大呢?
师:问得好,刚才已经有同学介绍资料了,他说这株榕树树冠占地面积大约有18亩地,老师也查找资料了,(屏幕出示篮球场),请大家看这个篮球场,18亩地究竟有多大?你们猜一猜18亩地相当于多少个篮球场?
生:三个。
生:七个。
师:老师告诉大家,18亩地大约有三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生:啊!
师:这榕树大不大?(板书:大)
生:大。
师:我们就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
师:很好。是许多株榕树吗?
生:不是,只有“一株”榕树。
师:这么大的一株树给有多少枝干?
生:“不可计数”。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注意强调“一株”和“不可计数”这两个词。
生:(读)

师:老师也找到一句写榕树的句子,(屏幕出示:“枝上又生根……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请你仔细读读这一句(出示: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才是最聪明的孩子。
生:为什么说“枝上又生根”呢?
师:是啊,为什么说“枝上又生根”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你们能借助手中的资料来解决吗?
生:(介绍“气根”的资料) 。
师:你们听清了吗?是因为榕树有气根。老师请大家看一看榕树的气根。(出示:气根的视频)
生:(通过视频观赏气根)
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气根,榕树才能够独木成林。
我读第二句话(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时有一种感觉,你能听出来是哪个字带给我的这种感觉吗?(范读强调“卧”字。)1234
生:是“卧”。
师:对了,请大家看动画。(出示:“卧”的动画,由“卧”字逐渐演变成一株榕树。)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到这株大树像人一样躺在水面上。
师:为什么作者不用“站”而用了“卧”呢?
生:因为榕树的占地面积很大。
师:一个“卧”字准确的写出了远处看这株榕树的姿态。
谁愿意再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卧”的感觉。
生:(练习朗读)

师:课文的7、8两个自然段为我们描述了这株大榕树,下面就请大家再来把这两个自然段完整的练习着读一读。
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孩子们,你们想欣赏这美丽的榕树吗?:(屏幕出示:榕树叶子视频,并配乐范读第七自然段。)
生:(欣赏画面)
师:美吗?还记得作者是怎样说的吗?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板书: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音乐没有停)谁想读这句话就站起来读吧!
生:(跟随着音乐朗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让我们的心与作者的心在一起跳动,对眼前这个大自然创造的奇迹发出赞叹吧!(师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三)12—13自然段
师: 榕树是美的,当作者第一次来这里时,朋友说这美丽的榕树是鸟的天堂,而作者却没有看见一只鸟?你们想和作者一同欣赏这鸟的乐园吗?
生:想。
师:老师给你们当解说员,一边听一边仔细地欣赏,看看你有怎样的感受?(出示:视频并范读12、13两个自然段。)
师: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生:小组讨论。
生:鸟干什么的都有,很可爱,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自由自在,真是千姿百态。
师:你说的真好,你也很可爱,大家给她点掌声鼓励鼓励。
生:(掌声)
生:我感觉鸟的种类繁多,有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师:鸟的种类的确很多,“花的、黑的”是指什么?
生:颜色。
生:鸟儿的歌声真好听,它们生活得很快乐。 
师:你们还想读一读吗?
生:想。(很多学生举手)
师:我们师生共同合作朗读吧!(指导合作朗读)
师:你们读得真好!课文读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体会?
生:我觉得那鸟的天堂真的是鸟的天堂啊!
师:(出示: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看来你和作者产生了共鸣,谁还愿意读这句话?
生:(再读)
师:就看这句话,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为什么这句话里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没加引号?
师:这个问题有价值,是啊,这是为什么?是作者写错了吗?
生:我觉得前面的“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作者开始没有看见鸟,只是听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但是,后来作者真的看见了许多鸟,所以第二个“鸟的天堂”没加引号。
师:这是你的体会,你说得很好!那为什么说“的确是”呢?
生:作者开始是听别人说的,后来自己亲眼看见了。所以说“的确是”。
师:是啊。眼见为实。为什么又说是鸟的“天堂”呢?
生:因为没有来捕捉它们,鸟儿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这里,很快乐。
师:是啊,这里就是鸟的乐园啊!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同学们,如何能让这株可爱的大榕树永远成为那鸟的天堂呢?
生:我们人类不要去砍伐树木,也不要捕捉这些鸟,这棵大树就会永远成为鸟的天堂。
师:你说得真好,这一切都取决于居住在附近的农民,取决于我们人类。我想作者也一定体会到了“人、树、鸟”三者之间那和谐统一的美,也一定很向往那自由与快乐的生活,因此为我们留下了这耐人寻味的赞叹,(师生再次齐读: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234

四.画“树状图”,再现结构。
师: 孩子们,这篇课文学到这里,老师想和大家画一棵树,一棵树都有哪些结构?
生:主干、枝干、分枝、树叶。
师:我们先画树干。(屏幕出示分解图片:树干)注意:一篇课文就相当于一棵树,请你结合板书考虑,我想在树干上写几个字,写什么好?
生:鸟的天堂
师:就尊重你的意见。(屏幕出示文字:鸟的天堂)请你结合板书再来考虑,我画几个主要的枝干更好一些呢?
生:画两个枝干,因为这篇课文就分两部分写的。
师:你的想法真好!(屏幕出示分解图片:两个枝干)这回写什么字呢?
生:“榕树”和“群鸟”。
师:你真聪明。(屏幕出示文字:榕树  群鸟)枝上还有枝,(屏幕出示分解图片:分枝)写什么好呢?
生:“大——茂盛”“种类——颜色——快乐”
师:(屏幕出示文字:大——茂盛   种类——颜色——快乐)作者写榕树的时候抓住了榕树“大”“茂盛”的特点;写群鸟的时候又抓住了鸟的“种类”“颜色”“快乐”这几方面。我们最后画什么?
生:叶子。
师:(屏幕出示分解图片:叶子。此时屏幕出现了一株完整的榕树)这些叶子就好比作者生动、细腻的语句。(屏幕在叶子上出示文字:不可计数  应接不暇)
师:生机昂然的榕树,活泼自由的小鸟构成了一组高雅清幽的风景画,这一静一动(屏幕出示文字:静——动)的生动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
老师相信文中“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一定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清晰的写作思路形成的这张网,也能给你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们把这个图叫做“树状图”。我们可以给很多课文画这样的“树状图”;在我们作文之前也可以画这样的“树状图”。今天就留个作业,给《黄山松》这篇课文画一个“树状图”。

五.板块回顾,课外延伸。
师:《鸟的天堂》是这组课文的最后一篇(出示:《一只贝》《已死的母熊》和《鸟的天堂》)这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你能借此话题谈谈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我是结合《一只贝》和《已死的母熊》这两篇课文想的,动物一直在为人类做着贡献,但是人类在不断地残害动物,所以我们人类应该保护动物。
生:有时候人类很残忍。
生:人类和动物应该是朋友。
生:贝是一种很小的动物,但是它却牺牲自己以告戒人类什么是美丽,什么是丑陋,因此它很伟大。
师:我们不难体会到这三篇课文不同的表达方式:大海里的一只普通的贝告诉我们如何做人,猎人残酷的枪声夺不走母熊对小熊伟大的母爱,活泼的群鸟让我们享受到了自由和谐之美,这些都是动物留给我们人类的启示,反之,我们人类能为它们做些什么呢?我们是否能多一份对动物朋友式的关怀?让我们努力去追求这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完美的和谐吧!
本课在2005年5月吉林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暨“省小学语文教学新秀”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801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