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许棠_《登山》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6-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张祖庆(浙江温岭)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望而生畏”“头昏目眩”“深渊”等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第一题的三个问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时时锻炼意志对人的成长的帮助与作用。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列宁所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整体感知
    1.课前师生围绕名言、格言展开话题,在此基础上引出列宁对巴果茨基说的一段话:
    “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2.引出课题:登山。
    3.了解预习情况。
    a.这段话是谁说的?(结合课件简介列宁)
    b.列宁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初知课文大意)
    二、质疑定向,合作探究
    1.自由读列宁说的话。
    2.读了这段话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主提问)
    3.教师梳理学生问题,确定主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
    4.学生合作探究,思考重点问题。
    (1)提示学习程序。
    寻找合作伙伴--确定学习方式(朗读、谈体会或表演,任选一种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学习成果。
    (2)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学习方式。
    (3)分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a.表演:表演前适当提问,创设情境。(结合课文理解“巍峨””悬崖”“深渊”等词)
    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评一评刚才表演时有没有把路的“险”充分表现出来。着重抓“紧紧贴”“扭向一旁…”“狭窄”“碎小”“舒了一口气”“险些”“头昏目眩”等词句。
    b.朗读:请朗读小组读有关描写小路险的段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5.小结小组学习情况。
    6.课件展示日出美景,配乐范读15自然段。
    7.师生合作有感情读1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日出的壮美,体会登山的乐趣。
    三、展开辩论,升华认识
    1.引出辩题:列宁是一个革命者,他的神圣职责是领导俄国人民推翻沙皇统治,而现在他却选择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万一掉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那么列宁究竟该不该走这条小路呢?
    2.组织辩论。
    a.自由组成正方反方。
    b.双方各自从课文中找充分的理由。
    c.展开辩论(教师当辩论会主席,适当点拨)。
    3.教师小结。
    4.再读列宁的话。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学了课文,大家一定深有感触,请把自己对列宁说的这番话的理解和对全文的感悟,浓缩成一两句话。(引导学生学写格言)
    2.布置课外作业 。
    课外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从相关的课文、课外书以及网站上去搜寻列宁的故事,两周后召开“感悟列宁”综合学习报告会。(形式自拟)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642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