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秘密读后感|37、共同的秘密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多音字:塞、间、尽。在阅读课文过程中,联系上下文理解:“维持生计”、“沧桑”、“弥留之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能借助提示概括文章的大致内容。能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3、从矿工们长期帮助受难工友的家属又严守秘密的感人故事中,感受人间的真
情和温暖。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句子1“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尽管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过12个人。”     句子2“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查好词义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共同的秘密是什么。
1、由第八单元导语引入今天学习的内容。配乐讲述课文故事。
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  [板] 50 共同的秘密 (齐读课题)
3、自由读读课文,详细了解故事内容,并想想共同的秘密是什么?
(1) 交流。
(2) [出示]“12个矿工约定每天到去世矿工的妻子支起的馄饨摊上吃一碗馄饨,帮助她和孩子维持生计。”
  理解:维持生计
(3) 原来,这个共同的秘密就是12个矿工约定           。
二、 深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人间的真情和温暖。
(一)默读全文,用“——”划出12个矿工共同遵守着当初的约定的句子,读一读。
1、交流。
2、引读12个矿工的约定。
3、下面,让我们来细细品味其中的两句话。
[出示]“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尽管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过12个人。”
       “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二)我们先来一起品味“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尽管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过12个人。” 这句话的含义。
1、自己读读这句话。
2、引读这句话。
(1)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找到相关小结,打上括号,读一读,想一想。
(2)[出示] 第5节
结合这节的内容说说“女人代替了男人”是怎么回事?
 [出示] 因为                                  ,所以女人代替了男人前来光临馄饨摊。
引读矿工队长在弥留之际对妻子说的话,同时理解词语“弥留之际”。
引读:从此以后每天的早晨,在众多吃馄饨的人群中,又多了一位女人的身影。
(3)刚才我们读懂了“女人代替了男人”是怎么回事,那么“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请你们展开想象,也来说一说:
 [出示] 有一天,老矿工            ,他                             。
     这样,馄饨摊前又多了一个                               。12
学生交流。
(4)是啊!这些都是矿工们在生活中经历的世事变化,解释“沧桑”。
引读: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就这样,12个矿工的秘密成了12个家庭共同的秘密,甚至是更多帮助者的秘密。
(5)刚才,我们通过找到相关的小节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现在你能把它读好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这好事一做就是十几年。这份沉甸甸的约定,更是一份承诺。
 [出示]: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1、引读。
 2、让我们有感情地读好这句话。
(四)再来读读前面交流过的这几句话,这会儿,你一定能读得更好。(出示含有12的句子)
(五) 能想着帮助别人,这是好事,为什么要把它当作一个秘密不告诉别人呢?矿工队长竟然在弥留之际才把秘密告诉妻子。当初,他们是怎么想的呢?
读2、4节,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1、学生交流。
2、教师总结。
3、引读: 她用真诚的微笑面对着每一个前来吃馄饨的人。那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善良。是啊,当初12个矿工的秘密,如今成了大家——共同的秘密。
三、课外延伸,积累名言。
1.出示“有一种承诺可以抵达永远,而用爱心塑造的承诺,可穿越尘世间最昂贵的时光。爱可以永恒。”
2.反复读,抄在课文后面。
3.齐读。

板书设计:
37 共同的秘密
                 
 12个矿工             每天去吃一碗馄饨

风霜雨雪          从不间断
                    岁月变幻          爱心不变

人间自有真情在      

教学效果反馈:
我从矿工队长的话切入文本阅读,重点围绕研读“12个兄弟的约定”讨论理解“12个兄弟的约定是什么?矿工们在怎样的情况下有了这个约定?他们是怎样遵守这份约定的?”问题层层推进,紧扣文中反复出现的“12”这个数字,启发学生反复朗读、想象补白,体会工友的善良与诚信。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307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