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励志学画说课稿|徐悲鸿励志学画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学校 太行小学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 教材版本 苏教版 课题 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教者   年龄   学历   职称   骨干级别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说:“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单元地位:     徐悲鸿励志学画》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本组教材围绕“爱国与立志”主题选取四篇课文,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刻苦学习,为祖国争光。 主要内容: 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篇人物故事,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文本结构: 全文层次清晰,过渡自然,用“更加发奋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等词句,承上启下,转成自然。以“功夫不负有心人”为主旨,分成三段。第一段(1-3)写出徐悲鸿是个有心人,即他励志学画的起因。第二段(4-6)写出徐悲鸿是怎样下功夫的,即他是怎样励志学画的。第三段(7-8)写出”功夫“到底有没有辜负徐悲鸿这位有心人,即他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写作特点: 这篇课文层次清楚,过渡自然,用“更加奋发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等词句,承上启下,转成自然。另一个特点是前后照应。前文写一个外国学生因偏见而出言不逊;后文写那个外国学生,因徐悲鸿油画轰动画界而鞠躬道歉。这样前后对比,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学情分析 1231、知识基础:学生虽然初步掌握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方法,但不扎实。 2、能力水平:如何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合作探究,共同研读体会人物内心想法的能力有待提高。 3、情感态度:第一课时让学生搜集徐悲鸿相关的资料,组织学生以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经过、结果分段来感知课文大意,但学生深切体会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方面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在阅读中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学习人物语言,练习做批注笔记,体会人物内心,理解外国人对徐悲鸿前后认识上的天壤之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重点词句和感情朗读,体会人物内心,理解徐悲鸿勤学苦练,立志为国争光的品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设计思路 一、回顾课文,引出学习目标。    (预计3分钟) 二、品味语言,领悟“功夫不负有心人”。(预计29分钟) 三、升华主题,检测导结。(预计8分钟) 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 2、课文插图 3、课文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及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略       板书设计                             7.徐悲鸿励志学画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志向    勤奋刻苦 有骨气    为国争光 123真正的中国人!     内容性:“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主旨。 训练型:充分理解“真正的中国人”的含义 人文性:有志向,勤奋刻苦,有骨气,为国争光。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    ),(   ),(    )。“从此”是指(    )“更加奋发努力”说明徐悲鸿以前学画(    ),现在更加(      )。 2、徐悲鸿知道,靠(     ),必须用(      )。“事实”是指(     )。 3、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  ),励志(  ),以优异成绩(  )的事,赞扬了他为祖国(  )的可贵精神。 第六环节(检测导结)设计意图: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三个题,主要测查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获得情况。     本次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所具有的特点 1、扎实: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对真正的中国人的理解一步步走向深入,扎实有效。 2、朴实:阅读是获取间接知识的重要途径。这节课抓中心句理解全文的方法;抓过渡段的阅读方法;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让学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充实:实现了真正的对话式阅读,训练了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能力。结合语言环境抓住关键词句前后对比感情读,特别是那几段根据不同内容补充的有关徐悲鸿的资料,恰如其分,让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60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