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雾凇(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2.感受吉林雾凇的奇特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吉林雾凇的奇特魅力,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齐读课题。
2.在这寒冷的冬季,我们是多么想念春天的温暖啊!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春天的使者——梨花(多媒体出示梨花图)。看到这美丽的梨花,你想到哪些词语或诗句吗?
3.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出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四行)这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请大家读一读,看看这句诗是写梨花的吗?
4.小结:岑参以奇特的联想,把大雪纷飞的景象比作千树万树梨花盛开的美景,使这句诗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雾凇》一课,也引用了这句诗。齐读课题。
二、切入重点,感受雾凇的形态美。
1.请大家拿起课本,自由地、投入地读读课文,找找这句诗出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用横线画出来,并想一想这句诗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学生自由读文,并勾画句子
3.指名口答,反馈。
这句诗出现在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是用来描写吉林的雾凇。
4.隆冬时节,当我们走进吉林,你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请大家拿起课本,再好好地读一读课文,看看文中描写雾凇形态美的哪些句子打动了你,待会儿请你谈一谈。
5.学生自由读文。
6.通过交流、朗读,品味关键词语,感受雾凇的奇特壮丽。
片段一: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重点品读:“十里长堤、缀满”,说明霜花之多;“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说明霜花之美。
片段二: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重点品读:“千姿百态”“琼枝玉树”,通过观赏雾凇图片,句式训练来体味雾凇超凡脱俗的韵味;“情不自禁”,通过换词朗读,体会人们看到雾凇时的赞叹,进一步体味雾凇的奇特壮丽。
7.过渡:雾凇在很多地方都会出现,为什么只有吉林雾凇被誉为中国四大奇观之一呢?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三、合作学习,了解雾凇的形成及感受雾凇形成过程的美。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全班交流:
片段一: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重点了解:雾凇形成的条件一是要有饱和的水汽,二是遇冷凝结。
片段二: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重点了解:吉林雾凇形成的特殊的地理位置。
片段三: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是银松雪柳了。12
重点品读: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镀上”说明雾凇形成过程很慢;从“银条”到 “银线”再到“银松雪柳”,体会雾凇形成时的美。
4.齐读板书,再次感受雾凇的美。
5.齐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练习,内化语言。
雾凇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还送给人们很多的礼物,比如雨、雪、霜、雾、露,请大家课后选你喜欢的一种自然现象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可以画画,摄影,写几段优美的文字,或者作一首小诗。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41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