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学实录]《三顾茅庐》(第2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落实目标1—4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落实目标5—7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解题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听写复习生字词
过渡: 同学们,上节语文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三顾茅庐》,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三顾茅庐》。下面请大家读课题。
1、学生读题,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你能把课题说出完整的一句话?
2、请学生根据短文和拼音听写生字。
刘备两次请zhū ɡě(1)亮出山辅助自己,都没有见着。第三次时,张飞要把诸葛亮捆来,刘备怪他不尊重人才。他们来到隆中,只见这里山冈蜿蜒起伏,松林疏疏朗朗,溪流清澈见底,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yí( 2 )人。诸葛亮正在草tánɡ(3)午睡,刘备ɡōnɡ ɡōnɡ(4)敬敬地站立等了半shǎng (5)。又过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醒。刘备听了他的策略后,茅塞顿开。后来,诸葛亮出山,刘备经常和他tǎo(6)论天下大事。这就是三ɡù máo(7)庐的故事。
3、大屏幕出示答案,订正并自由朗读。
第二板块:欣赏美景,感受“才华”
 过渡:我们知道: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于是他带着关羽、张飞第三次来到隆中去拜见诸葛亮,可这里却先插入一段隆中的景色描写,你觉得是否合适?找出来,读一读,体味一下。
1、欣赏美景,出示图文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1)读这段话,里面写了哪几种景物?
(松林、溪流、竹林)
(2)积累词语
怎样的松林? (疏疏朗朗)读好这个词组 (疏疏朗朗的松林)
是啊,稀疏而又清晰的松林,上面或许还有可爱的小松鼠在跳来跳去呢!
怎样的竹林? (青翠欲滴)读好这个词组 (青翠欲滴的竹林)
那颜色绿得都快要流出来了!
怎样的小溪? (清澈见底) (潺潺流动)
读好这个词组。(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流动的溪流)
我猜想,那里面的溪水一定非常甘甜!
(3)这里的景色秀丽宜人,谁来读好这句话?
过渡:诸葛亮就住在隆中的卧龙冈,这是一条怎样的山冈?
2、感受“才华”
a、出示图文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1)读这句话
(2)什么叫做“蜿蜒起伏”?看图做手势理解。
(3)在这句话中,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4)作者把蜿蜒起伏的山冈比作卧龙除了因为山冈的形状像卧龙,还因为什么?
(作者把蜿蜒起伏的山冈比作一条卧龙除了因为山冈的形状像卧龙,还要说明隐居在这里的诸葛亮就像一条卧龙一样等待着施展才华的时刻到来。)
(5)引出二顾茅庐时诸葛均吟诵的诗歌,进一步感受诸葛亮的才华和等待时机。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乐躬耕于垄亩兮,吾爱吾庐
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其实真正等待时机腾飞的是——(诸葛亮),人们称诸葛亮为——(卧龙先生),诸葛亮虽然——身居隆中,其实他——时时关注国家大事,等待时机——出山,为统一中原——出力。这就是此处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与写法。你觉得这部分的景色描写需要吗?(需要,太需要了!)123
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段美丽而神奇的隆中景色。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过渡:诸葛亮果真是个有人才的人吗?(板书:人才)(是)是的,他不仅才华横溢、雄才大略,还在等待时机,你看,就在那个茅草屋里,刘备听了他的话茅塞顿开。
b、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什么叫“茅塞顿开”?(本来不明白,现在一下子明白过来。)
过渡:后来,刘备对他们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说——
c、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都是比喻句)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要是这样写就具体了,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形象具体的说明。)
(3)读好这三个比喻句。
 第三板块、分析“言行”,感受“尊重”
 过渡:刘备是怎样请到诸葛亮的呢?请同桌分角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前二次没见着诸葛亮,第三次去请的时候,张飞说些什么?刘备说些什么?分别是怎么说的?
 (一)语言
1、同桌分角色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1)什么叫“嚷”?谁来读一读张飞的话?
 过渡:刘备听了怎么说?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2)点出“生气”。刘备怎样“生气”地说?谁来读一读刘备的话。
(3) 只要抓住了张飞和刘备说话时样子的词就能把这两句话读好,
(4)从这次人物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刘备的诚意;对人才的尊重。)让我们分角色再读读这两个人物的语言。
过渡:刘备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划出刘备动作的词。
(二)行动
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刘备动作的词。
2、交流
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进、恭恭敬敬地站、等候、快步走进
3、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1)为什么离诸葛亮住处半里多路就要“下马步行”?诸葛亮又看不见? (怕惊着诸葛亮)
(2)“轻轻敲门”说明了什么? (怕惊扰诸葛亮)
(3)童子说诸葛先生正在睡觉,刘备“轻轻地走进去”,说明了什么?(怕吵醒诸葛亮)
(4)“恭恭敬敬地等候”又说明了什么? (对诸葛亮有礼貌)
这一等等了多久?
(5)当诸葛亮醒来时,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又说明了什么?(不想让诸葛亮等得太久)
4、读好这些词语。
(1)“下马步行”:脚步轻一点,不要打扰了诸葛先生;
(2)“轻轻敲门”:敲得轻一点,显得自己有礼貌;
(3)“轻轻地走进去”:走得轻一点,可别惊醒了正在睡觉的诸葛先生;
(4)“快步走进”:动作快一点,可别让诸葛先生久等了。
5、把这些词语送到这段话中读一读。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过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123
6、你们是从行动中体会到刘备的诚意的,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感受这些地方,先让我们一起回到“三顾茅庐之隆中相见”这一历史时刻,你可要细细地去品味呦!(观看录像)
7、看!诸葛亮在温暖舒适的床上高卧不起,刘备却在春寒料峭的门外恭恭敬敬等侯,面对着此情此景,面对这感人的一幕,你能把书上描写刘备动作的语言读好吗?谁来读这部分。(同上)
8、刘备呀刘备,你可是刘皇叔呀,刘大将军呀,怎么对一介村夫如此这样呢?假如你就是刘备,你会对陪同的义弟关羽或张飞说什么呢?
◇  你们真是刘备的知音啊!
◇  嗨!还真跟刘皇叔心有灵犀呢!
◇  如果我是刘备,我会对你说:知我者,非×××莫属也!)
9、同学们,你们真是刘备的知己呀,你就是刘备,就怀着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诚意,加上你们的动作,再读读这段话,把你的心情传达给大家。
10、提升
“下马步行”是“尊重”;“轻轻敲门”是“尊重”;“轻轻地走进去”是“尊重”;“快步走进”还是“尊重”。“尊重”、“尊重”,除了“尊重”,还是“尊重”,难怪张飞说要把诸葛亮捆来时刘备生气地说:(读)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11、把诸葛亮请了山后刘备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大家或许并不知道,刘备当时已47岁,诸葛亮才27多岁,整整比诸葛亮大了20岁;刘备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刘皇叔”,而诸葛亮却是一个“一无文凭,二无地位”的农民,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由此可见他对人才的“尊重”。(板书:尊重)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64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