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电影快乐]演,并快乐着 ——《公仪休拒收礼物》的课堂表演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课堂表演”很久以来一直是一线教师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它华而不实,缺乏对语言文字的认同与归属,缺乏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时常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喧宾夺主,哗众取宠;也有人认为课堂表演时一味课堂调味剂,认为它融“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于一体,并“形诸于外”,是课堂教学形式的一个新尝试。
我比较认同后者的观点,我认为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表演,是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如果学生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语言,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更是对语文学习的喜爱的程度。教育心理学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而课堂表演恰恰三者兼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我想表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种深读课文,感受语言含义,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情操的手段。再加上孩子的乐与尝试的个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也经常尝试进行课堂表演。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第八册的一篇课文,更是一个好剧本。我想这是一个课堂表演的好载体,能淋漓尽致地展现课堂上这种动态生成过程,这样的尝试使它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操作的:课前,我让学生查阅了大量的公仪休的资料,了解他生活的年代的人的穿着,并且寻找家中可以做道具的东西带来,甚至还可以动手做道具。
课上,我指导学生关注人物说话的语气,想象他们的表情,语调。揣摩人物的内心。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熟知了剧本,了解了主人公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我觉得表演的时机成熟了,便让学生按课前分好的小组进行排练。学生跃跃欲试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教室里立刻喧嚣如茶馆。有的在组合服装道具,有的在对台词,有的在舞足蹈表演,真的是群情沸腾。
表演开始前,我要求每个组当评委的同学立时亮分,以课本为依托作有根有据的点评。公仪休的扮演者一上台,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因为他用方便面的桶外面糊上黑色的卡纸当公仪休的帽子,把爸爸的睡衣当作公仪休的袍子,这个创意一下子让大家喜笑颜开,议论纷纷。后面的小组更是精彩纷呈。特别是演“管家”的一个同学,手里拎着两条纸做的“红鲤鱼”,满脸堆笑地凑到公仪休身边,又是就鞠躬又是作揖,语调里也满是讨好,尤其是他还在自己的左脸上贴了一个电视里的媒婆常有的“黑痣”, 这“招”赢得了大家阵阵喝彩……
表演结束了,评委亮分并作了点评,这些当评委的同学根据剧本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点评。比如“文中说回味似的,他的回味仅仅嗒了一下嘴,我们觉得还不够,表情还应该充满了满足感”,还有的点评道:“管家的笑是讨好的笑,他眼睛鼻子几乎挤在一块了,再配合上说话的声音,太像了。”等等。
整个课堂几乎是笑声不断,每一组都有自己与众不同之处,有的是道具逼真,动作夸张,有的是语言生动,表情丰富。几乎分不出伯仲,每个组都集体参与,群策群力,所以我根据每个组的特色,版给了不同的奖项,例如“最佳道具奖”、“最佳演员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创意奖”等。整堂课学生非常兴奋非常愉快,我也是不断有惊喜。课后我总结了一下,我觉得这节课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充分准备是表演成功的前提
课前准备包括两方面的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就这节课而言,学生准备的是道具,教师准备的是教材。教材包括对教学过程的分析把握,以及达成度。正是因为对教材的把握的到位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假如没有学生充分准备,课堂表演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也不会那样投入和愉快。12
二、合作创新是表演成功的基础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合作探究。课堂表演为学生提供学会合作的平台。课堂表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要求每个学生之间能够配合好,在表演中增强学生对课文丰富性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同时,课堂表演成为了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良好契机。课堂表演给学生创造的契机,比如道具的废物利用,表演上的别出心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留有很大的创造空间。
三、深入理解是表演成功的关键
要想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的恰如其分,最关键的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人物的把握。比如公仪休这个人物前面说是那么“爱吃鱼”,而后面又说自己“看见鱼就呕吐”,咋一看这不是撒谎?不是虚伪吗?细致深入文字阅读和理解后就会发现这是他智慧的一面,是他处理问题的技巧,更是他两袖清风的一个反映。学生把握住了文章的“魂”,就能把人物的“神”表演出来。
四、精彩表演是激发兴趣的手段
做学生喜欢的事情,学学生喜欢的内容,是培养兴趣的一种手段,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途径。随着同学们的理解力的增强,随着课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我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更精心准备,让课堂表演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让这种融语言、情感、动态于一体的课堂教学形式成了课堂的一个新亮点。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59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