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下《黄继光》教学反思]四语下《黄河的主人》教学实录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黄河的主人》   滨海实验小学   姚海军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好!
  生:姚老师您好!
  师:鲈乡小学的同学们好,下面请同学们跟我说一句话,今天,我是鲈乡小学的客人。一齐说。
  生:今天,姚老师是我们鲈乡小学的客人。
  师:说你们自己呢,怎么说?今天,说——
  生:今天,我们是鲈乡小学的客人。(一阵笑声之后)马上意识到说错了,及时改说过来。
  生:我们是鲈乡小学的学生。
  师:希望你们成为鲈乡小学的主人。请你们面带微笑对姚老师说。
  生:今天,我们是鲈乡小学的学生。
 
  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指板书)齐读——
  生:《黄河的主人》
  师:黄河是我们祖国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黄河的诗句。
  出示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刘禹锡的诗句。
  生:齐读。
  师:听姚老师来读。
  生:再跟读一遍。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袁鹰笔下的黄河是怎样的呢?
  我们打开课文,一起看课文的第一节。
  生:读课文的第一节。
  师:你们的朗读真有气势。我请一个同学单个儿来读读。好,你来!
  生:读课文第一小节。
  师:男孩子读就是有气势。他在读抓住了黄河滚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这些写黄河的词语。我们在书上把这些词语画下来。
  生:画词语。
  师:我们一起读这些写黄河的词语(生读)。
  师:读了这些词,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黄河汹涌的波涛。
  师:我们看到了黄河的波涛,也听到了黄河波涛的轰鸣声。一起来读课文的第一节。
  生:读课文第一小节。
  师:面对滚滚英模河,作者心里感到怎样?
  生:胆战心惊。
  师:板书胆战心惊,把写作者心理的这个词也画下来。
  看黑板再读一遍这个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先说说害是什么意思?
  生:害怕,害怕极了。
  师:战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战是发抖。
  师:好,我们把它的意思记在书的旁边。
  生:记在书上。(同时,师再重复一边这个词的意思。)
  师:感受了作者的心理,我们再来读课文的第一节。
  生:齐读第一节。
  师:那么谁能成为黄河的主人,他凭什么成为了黄河的主人呢?放开声音读课文的2-8小节。
  生:放声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我们班的同学很会读书,而且会用肢体语言,读好了,能轻轻地放下书,坐端正。那么谁能告诉我,谁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生:是艄公。
  师:艄公的艄是个生字,看黑板,看老师来写一下,左边是舟字旁,右边是肖。跟我读艄公。
  生:跟读二遍。
  师:艄公是什么人?
  生:撑船的人。
  师:字典上艄的意思是船尾,艄公就是在船尾撑船、掌舵的人。那课文中的艄公划的是船吗?那他划的是什么?
  生:划的是羊皮筏子。
  师:羊皮筏子是什么呢?作者第一次在滚滚的黄河上见到羊皮筏子,他的内心怎么样呢?读课文的2-5节。
  生:惊讶。
  师:哪里感受到的?(第一句话)请你把惊讶写在旁边。123
  生:好奇。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第二小节),你给我们读一读好吗?嗯,很好奇。你有不同的感受吗?
  生:提心吊胆。
  师:这书上有吗?有就把它画下来。看黑板,小结,作者第一次在滚滚的黄河上见到羊皮筏子,他的内心是——
  生:好奇、惊讶、提心吊胆。
  师:这就是我们读书的感受,我们有了感受,就要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读课文的2-5节,先练一练。
  生:练习朗读。
  师:指名朗读第一节。第二节你愿意读吗?你的朗读水平很高呀,突出了小小的,那么、那么,老师帮你归纳一下,这是加重了处理。谁能用另一种方式来朗读吗?自己再试一试。指名读。听老师来读。(师范读)
  生:齐读。
  师:朗读时要处理好关键词。用圈把它圈出来。第三节,谁来读?(指名读)
  师:我们来看这一节的第一句,有个啊,怎么读?试试看。
  师:你来读。哎,没想到,有不同的读法吗?你来读。
  生:读这一句。
  师:你把啊,处理得长了一点,是由衷地感叹。读了第四声,如果我把它读成——谁说是第二声的?你来读。你也来读,知道吗?他读得比你投入,再请个同学投入地读。
  师:当然,你可以读成第四声,也可以读成第二声,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读。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生齐读)
  师:下文还有一些数字怎么读?自己试试看。(生试)
  师:你们现在数的这个速度和数前面六个同学的速度比比看……作者是在滚滚的黄河之上数,该怎么数呢?再练练。
  生:练习读。
  师:你来读读。说说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慢?
  生:因为太小了,太远了,看不清楚。
  师:来,一起来数数,要是姚老师这样的眼睛(近视),还会这么数,“一、二、三、四……”,你会这样数吗再?试试看。我们之所以这样数,是因为读下面一句。
  生:读“这六个人……”(纠正湍急的读音)
  师:这句话中你圈了哪几个字,读是强调一下。齐读。
  师:贴着,我们同学坐在一起,是不是贴着,那是什么?
  生:靠着。
  师:贴着就是——
  生:贴在一起,靠得太近了,是不是。齐——
  师:漂是多音字,我们一起看看不同的读法。
  出示多音字组词,生齐读。
  再读这一句。最后一节,只有一句话,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想看看羊皮筏子是什么样的吗?(想)出示图片,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描述一下。
  生:描述。
  师:为什么用羊皮筏子来漂流,而不用船呢?
  生:羊皮筏子是柔软的。
  师:对,这就是智慧。这我们班的男同学可以拎两个的羊皮筏子,你敢上去吗?
  生:敢。
  师:你们都很勇敢。比姚老师勇敢,要是让我上去,我肯定连眼睛都不敢睁开。那么,黄河上的乘客们像我们这样吗?读课文的下面几个自然段。在第几节?(第六节)请你们划出写乘客的句子。指名读。把写乘客的词语圈一圈。
  生:圈关键词。
  师:谁告诉我?有没有其他词?
  生:谈笑风生、从容、指指点点。
  师:板书,齐读这些词。乘客们不害怕,他们在谈论些什么呢?你们互相谈谈看。现在姚老师也上来了,谁来跟我谈一谈?(与生谈话,你看,那高高的是什么?还有那……)123
  生:齐读这一节。
  师:他们坐在羊皮筏子上,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一,这其中肯定有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付出了什么努力呢?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的?读课文的第七小节。
  生:小心。
  师:小心,他们会怎么做呢?(拉住绳子)大胆,会怎么做?(不害怕)他们最大的信心是什么?
  生:艄公。
  师:是,这与艄公是分不开的。读课文6-8节,画出写艄公的句子。究竟是艄公的什么让乘客如此呢?找出关键词。
  生: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师:一起读。(板书)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把这些词分别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
  生:操作。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生:“……不粗不细的竹竿……”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都有。那好,我们先来看课文的第六节。齐读,体现在哪里?
  生:小心、破浪前行。
  师:什么是注视着水势?看到……时,应……
  有这样的艄公……
  再来看看课文最后一小节。
  生:由师引读。
  师:如履平地,你懂吗?请你告诉我?
  艄公在滚滚的黄河上,手里只有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竿,他不靠天,不靠地,凭的就是——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成为了——黄河的主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艄公的这种精神,我们也应把它用在学习上,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谢谢鲈乡小学的主人。
 
    
  姚老师的这堂课上得很厚、实。表面看似零零碎碎,其实否,细细嚼来,却有着严密的科学性,教学设计一步步地展开,听完整堂课,总觉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注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求、做笔记,一步步寻求答案、获取真知,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得到了精神的陶冶。再一个,他上课时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上得轻松,学得也愉快。确实“三功”了得!(“三功”即揣摩功、点拨功、诱导功。)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35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