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课文教学设计|《燕子》教学设计多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老师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你说得比我画得好!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三年级学过一篇课文——《翠鸟》,那一课没写翠鸟的尾巴,记得吗?是不是也是作者的疏忽?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再朗读第一小节,试背。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齐背第一段。
  2、说说第一段的段意。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节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节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1234567891011121314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教师板画)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节,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节,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唱《小燕子》
  7、同学们唱得美,从歌词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节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再自己细细体会。
  四、朗读三、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读1、3、4自然段。
  2、说说这三自然段各写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
  (3)师画简图,“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大家还要进一步考虑: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1234567891011121314
  三、总结,朗读全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1234567891011121314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1234567891011121314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5、学习抓住外形特征来描写小动物的表达方法,并用此法写一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
  二、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来了。《燕子》这篇课文,就是写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那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怎么美呢?
  2、先来仔细看看燕子。
  ○默读片断,思考:片断中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
  ○听教师读、删减比较。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一个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读这些词语,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分别写出了燕子的什么?
  ○讨论:这些形容词删与不珊,哪种更好?为什么?(初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把《燕子》中的燕子外形描写与《翠鸟》中的翠鸟外形描写进行比较:课文中为什么只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不写其他方面?而《翠乌》中又为什么只写翠鸟的小爪、眼睛和嘴?(描写外形要抓住特征。深入体会语言形式表达的准确性。)
  3、出示: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口头缩写——示范朗读——说说理解
  4、朗读:几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5、作业:
  《课堂作业》1—4

               第二课时
  1、课文第2段写了哪些景物?
  ○雨、风、柳、草、叶、花。
  2、出示,觉得怎么样?
  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3、逐个比较,层层添加。
  4、你们这些小燕子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心里想说什么?下面一句中,哪一个词把小燕子这种急切的心情表达出来?
  5、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小燕子从南方赶来,这告诉我们燕子是什么鸟?(候鸟)1234567891011121314
  6、理清层次,练习背诵。
  一共四句:第一句写季节、细雨;第二句写微风吹拂着柔柳;第三句写草、叶、花;第四句写燕子。
  7、花儿、草儿赶来了,小燕子也赶来了,为什么说“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呢?(释:生趣)
  8、读第3段,想像一下燕子飞翔的情形。
  9、缩写句子。
  10、找出描写燕子飞行轻巧敏捷的词句。
  11、小结朗读。
  12、作业:
  《课堂作业》5—6

               第三课时
  1、朗读最后一段。
  2、比较:
  ○落——停
  ○痕——根
  3、理解“理待演奏”。
  4、背诵本段。
  5、全文小结。
  6、仿写第1段。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体会祖国的语言美;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4、通过对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可爱,春光的美丽,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5、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竞争和团队精神。
  二、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正确理解长句子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课文的语言,感受燕子的可爱、春光的明丽和祖国语言的丰美。
  三、课前准备(第二课时)
    五线谱、《春天奏鸣曲》第五乐章、歌曲《小燕子》、课件制作
  四、课前活动
    名称:(课件1呈现)心有灵犀一点通
    要求:请学生在纸片上写一个词,老师任意抽点几个学号的同学,如能组成一个句子,则说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也就不愧是四年的同窗学友了。
    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组成句子的基本形式是这样三种:“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为课堂教学的“简缩课文”环节作些铺垫。
    注意:若学生未能拼出“是”字句,教师视情况可自己或请听课老师参与活动。
    原则:趣味性、语文性、针对性
  五、教学过程

  1、读一读
  《燕子》这篇课文,同学们已经很熟悉呈现学习材料了,听说同学们挺喜欢的。我们班谁最能读以读为本书?谁最怕读书?请两人合作把课文读给大整体感知家听听可以吗?(注意正音如:杆、偶尔)激励与合作
  2、数一数
  现在我们来做一道很简单的题目,请问:《燕子》这篇课文有几句话?请同学们快速落实单元数一数。(对,《燕子》这篇课文虽然将近训练重点400字,但只有10句话,可见长句子是比较多的。课前活动时,我们已了解了句子组成的三种基本形式是“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因此,我们可以用缩句的方法来理解这些句子。)
  3、缩一缩
  先看第一句——可缩成“羽毛、翅膀、与课前活动呼应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第二句,第三句呢?
  ……
  4、评一评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银幕上简缩后的文章,学会鉴赏然后请大家评一评,两篇文章各有什么优点?
  (原文生动具体,短文简洁明了)
  5、辩一辩
  辩论分组。
  我提议,咱们来一个辩论赛,怎么样?当创设竞争性的然,我们的辩论赛在自由的前提下,得有一定主体性的语文的组织和要求:学习环境
  (1)确定正方--原文支持者
  反方--简缩的文章1234567891011121314
  (2)确定正反方第一辩手、第二辩手和第注意全体参与三辩手,其它同学为自由辩手,在自由辩论时注重语文能力陈述。(听说读写)
  (3)评委:所有来听课的老师。(欢迎)培养
  (4)为了使你在辩论赛中取胜,现在我想传授一点秘诀给你,可得听好了:
  ——听(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而且,在辩论时,只有听懂了对方的观点,才能更好地驳斥对方)
  ——说(口齿清楚、普通话准、声音响亮是说话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如此,才可以让别以情感为内人听明白你的观点)核,以语言
  ——读(充分陈述了你的理由后,选一两个为中心,以句子读一读,来打动评委)读写为两翼
  ——写(同一方同学可用传纸条的方式给辩手,不过,字要写得又快又好)
  (5)至于主持人,我就毛遂自荐了。
  (6)学生辩论,教师点评引导。
  6、点一点
  辩论赛暂告一个段落。本次辩论赛双方人数虽然悬殊,但在辩论方面可谓势均力敌、导师就是“导”旗鼓相当,难分胜负。不过有一点是可以下结论的:那就是同学们读书读得棒,说话说得妙,还敢于竞争,又很会与人合作,这,对我们的一生都是有用的。
  7、唱一唱
  我提议,在即将下课之际,我们用歌声来结课如何体现赞一赞小燕子,并且把这首歌献给每一位热爱整体性?愉悦春天的朋友。性和含蓄性?

  六、板书设计
     燕子
    活泼可爱  乌黑光滑 俊俏 轻快 剪刀似的
    增添生趣  细雨、微风、柔柳、青草、绿叶、
    鲜花(静中有动)赶来
    轻快飞行 斜掠、横掠(动态)
    悠然 停歇()像曲谱(静态)
  七、教学流程
  八、课堂实录
  九、设计意图
  1、语文教学的本质任务是语言训练,通过语言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语文教学要有人本意识,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其主动发展。
  3、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特别是求异思维的能力。
  4、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方法和习惯。

目的要求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读“导读”部分,了解本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微机出示“燕子”图让学生说说燕子的形状
   2、微机出示插图看图叙述图意
    ①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春天的景色
    ②观察近处空中的燕子
    ③观察远处落在电线上的燕子
  四、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说说燕子是什么样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五、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1234567891011121314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
        投影:1、燕子的外形特点 2、燕子的性情特点
    (2)、讨论解答
    (3)练习背诵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图说说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树有什么特点
       理解“聚拢”、“像赶集似的”、体会写法
       想想“光彩夺目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理解“生机”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感情朗读想象画面
       练习背诵
   3、图文对照理解3-4自然段
    微机出示画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观察飞行中的燕子
     指明读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看图说说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观察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读读第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五线谱”、“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指明读比喻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练习背诵
  六、作业: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讨论交流:
     课文从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分别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二、指导、检查背诵
   1、自读课文,完成“思考练习”第3题(出示幻灯片)
   2、指导学生按自然段背诵
   3、检查背诵(小组互查—教师抽查)
  三、指导识记生字、词
   1、出示生字(幻灯片)抽查读音
   2、说说记字方法重点指导“俊”、“拢”、“奏”的写法
   3、练习书写“思考练习”第4题的词语
  四、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预习“海上日出”

  板书设计:
               羽毛
           外形  翅膀
               尾巴
                      赞 热
       燕子  飞回  增添生机   美 爱
                      春 大
               姿态优美   天 自
           飞行  速度快      然
               心情高兴
           停歇  电线—曲谱
               燕子—音符
  教学札记:
  学生在观察图画时比较盲目,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目的的观察图画,并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有关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歌曲欣赏《小燕子》,说说听这首歌的感受。
   2、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请学生观察燕子的样子,抓住它的特点说说燕子。
   3、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怎样来写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来学6、燕子。1234567891011121314
    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摊子的尾巴。
    在写“燕”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
    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
  提醒学生注意:拢、掠是边音;俊、晕是前鼻音;横是后鼻音。
  (2)学生齐读
  2、掌握生字的写法:
  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1)学生读课文。
  (2)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
  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
  2、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结合交流板书: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5、指导朗读
  (1)激发情感
  看多媒体:面对这么机灵的燕子,这么可爱的燕子,你愿尽情的夸奖它吗?让我们赞美的语气读。
  (2)自由朗读。
  (3)指名试读、齐读。
  6、指导背诵。
  (1)学生说该怎样背?
  (2)看板书练习背诵。
  6、说说这一段的意思。
  四、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还有一个(   )的尾巴。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课文第一段。
  2、说说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3、交流填空。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词语画出来,圈出具体描述的词语。
  2、学生交流。
  结合理解“赶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4、重点品味:(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
  (1)春天是个热闹、色彩斑斓的季节。
  请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在书上用横线划出所写的景物,用曲线划出景物的特点)
  学生同桌、全班交流。
  (2)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为什么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3)出示填空题。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着,毛毛细雨从天上()下来。千万条柔柳(    )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   )似的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
  学生完成填空。
  再次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用词的正确性。
  读好上面的一段话。
  (4)从这段中还知道了什么?
  (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读好最后一句话。
  5、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想想用怎样的语气读。
  (2)指名读,评议。
  (3)看这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齐读第二段
  6、指导背诵。
  (1)请学生说说怎样来背。
  (2)学生试背
  (3)齐背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从这段知道了什么?1234567891011121314
  2、交流。
  3、再读课文燕子飞行给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
  4、学生交流。
  5、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快?为什么能体会到?
  (“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飞行动作的优美。)
  (“唧”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一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6、朗读有关句子
  7、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轻?为什么能体会到?
  (偶而、沾、小圆晕)
  理解:小圆晕
  作者为什么说是小圆晕呢?
  相机理解“偶尔”并用“偶尔”造句。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8、朗读有关句子。
  9、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
  10、指导背诵。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学生质疑。
  3、理解词句:“五线谱”、“音符”、。
  4、理解句子。
  5、看多媒体燕子的休息。
  6、感情朗读。
  7、指导背诵。
  五、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燕子什么地方可爱?春天美在哪里?
  六、作业:
  1、造句:
    偶尔――-
    活泼―――
  2、背诵课文。

            外形  活泼机灵
  板书:  燕子   赶来  
            飞行  轻、快
            休息  音符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形容词在表达意思中的作用及动词运用的准确。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生机勃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有序地表达,以及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来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体会燕子的特点及春天的生机勃勃。
   2.体会文中的好词佳句,特别是拟人、比喻、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理解文末那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投影、课文挂图、录音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板书设计
          样子 所见
     燕子   飞行
   (活泼机灵) 停时 所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检查预习情况)
  3、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春天的光彩夺目、生机勃勃。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课文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谈话引入:冬天过去,春姑娘又来了。你能说说大地有什么变化吗?(自由说)
  2、谁能背写春天的诗歌?
  二、认定目标:口头认定
  由古到今,春天是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赞颂的对象。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齐读课题)
  三、导学达标:
  (一)学生读通课文,了解内容。
  (二)听录音,小声跟读课文。
  (三)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并组词。
  2.反馈在自学中你认为生字该注意的地方。1234567891011121314
  3.教师强调后,出示巩固练习。
  俊( ) 拢( ) 谱( )
  峻( ) 扰( ) 普( )
  (四)学生的说和挂图结合,感知春天的光彩夺目。
  1.播放录音,集体跟唱《春天在哪里》。
  2.反馈课前活动《找春天》:你们在课文插图的那些地方找到了春天?
  3.出示课文挂图,引导观察,训练顺序表达,感知春天的光彩夺目。
  (1)师导,这是一幅乡村的村景图,你们仔细观察,找找看,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来了?(生述师板画)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对景物进行有序的口头表达。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说。
  (3)教师小结,导入课文的学习。
  春天树木茂盛,花草繁多,光彩夺目,生机勃勃。作者仅用了三句话就把春天的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请同学们快速读文,用"--"画出来。
  (五)
  赏析文中写春景的语句,体会春天的光彩夺目。
  "才下过几阵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光彩夺目的春天。"
  1.指名回答,全班齐读。
  2.这些句子好吗?体现在哪?
  (1)小组内部交流看法。
  (2)集体反馈。
  (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理解、体会其中颜色词语、拟人手法等多方面的妙处)
  (3)教师归纳总结。
  a."蒙蒙"写出了春雨的独特特点。
  b."吹拂"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c."黄色""青""绿""各色鲜艳"写出了春天色彩斑斓的世界。
  d.拟人句的使用使春天显得更加的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
  四、达标测评: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读的方式可多样,比较、个别、范读、男女比赛,以活跃课堂)
  五、总结:
  问: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六、作业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的羽毛( )的翅膀( )的细雨
  ( )的柳丝( )的燕子( )的天空
  2、比一比,组成词语。
  俊( ) 拢( ) 粘()
  峻( ) 扰( ) 沾()
  3、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4、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对小燕子外形及动作的描述内容,体会春天生命的气息。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及有序的表达,动词的恰当使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学习文中对小燕子外形及动作的描述内容,体会春天生命的气息。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自读课文,回忆主要讲了什么?(自读后,回答)
  二、认定目标:
  1.录音播放(小燕子),全体同学跟着哼唱。
  2.师导语:春天光彩夺目,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将小燕子图贴在板画边)
  三、导学达标:
  (一)图文结合,体会小燕子的外形特点。
  1.自由说对小燕子的了解。
  2.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句子。
  3.全班学生齐读。
  4.对比读,体会形容词的作用。(突出了燕子的特点)
  (1)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1234567891011121314
  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2)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语调轻快,流露喜欢之情)
  (二)学习燕子的飞行,体会动态美,欣赏作者的遣词造句。
  1.师导入:众多的燕子在春光中,在湖面上飞行,为湖光春色增添了活力,使早春更加生机勃勃。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认真地体会。
  2.教师提供导学提纲,学生自由读文,反复吟咏体会。
  (1)文中具体写了燕子的几种飞行姿势?
  (2)文中用什么词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了什么?
  (3)用"--"标出燕子飞行时的动作词语,想作者用得好吗?
  (4)读中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用"=="画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3.逐题反馈,欣赏佳句。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并熟读成诵。
  (三)学习燕子的停歇部分,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中心。
  1.教师一边板画一边说:燕子在春光中飞来飞去,累了就落在电线上休息。
  2.自由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要求:
  (1)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交流好在哪?
  (2)画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3、让学生读出不理解的句子,齐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1、总结文章的内容。
  2、学了课文后,你在写作上有何收获?(要求学生各抒己见)
  3、教师归纳总结。
  (1)点面结合。(2)动静结合。(3)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及动词运用准确。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达标测评: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俊俏--( ) 光滑--( )
  偶尔--( ) 乌黑--( )
  2、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采,形成光彩夺目的春天。( )
  2.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
  五、作业: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形容词在表达意思中的作用及动词运用的准确。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生机勃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有序地表达,以及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来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体会燕子的特点及春天的生机勃勃。
   2.体会文中的好词佳句,特别是拟人、比喻、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理解文末那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投影、课文挂图、录音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板书设计
          样子 所见
     燕子   飞行
   (活泼机灵) 停时 所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检查预习情况)
  3、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春天的光彩夺目、生机勃勃。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23456789101112131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课文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谈话引入:冬天过去,春姑娘又来了。你能说说大地有什么变化吗?(自由说)
  2、谁能背写春天的诗歌?
  二、认定目标:口头认定
  由古到今,春天是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赞颂的对象。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齐读课题)
  三、导学达标:
  (一)学生读通课文,了解内容。
  (二)听录音,小声跟读课文。
  (三)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并组词。
  2.反馈在自学中你认为生字该注意的地方。
  3.教师强调后,出示巩固练习。
  俊( ) 拢( ) 谱( )
  峻( ) 扰( ) 普( )
  (四)学生的说和挂图结合,感知春天的光彩夺目。
  1.播放录音,集体跟唱《春天在哪里》。
  2.反馈课前活动《找春天》:你们在课文插图的那些地方找到了春天?
  3.出示课文挂图,引导观察,训练顺序表达,感知春天的光彩夺目。
  (1)师导,这是一幅乡村的村景图,你们仔细观察,找找看,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来了?(生述师板画)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对景物进行有序的口头表达。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说。
  (3)教师小结,导入课文的学习。
  春天树木茂盛,花草繁多,光彩夺目,生机勃勃。作者仅用了三句话就把春天的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请同学们快速读文,用"--"画出来。
  (五)
  赏析文中写春景的语句,体会春天的光彩夺目。
  "才下过几阵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光彩夺目的春天。"
  1.指名回答,全班齐读。
  2.这些句子好吗?体现在哪?
  (1)小组内部交流看法。
  (2)集体反馈。
  (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理解、体会其中颜色词语、拟人手法等多方面的妙处)
  (3)教师归纳总结。
  a."蒙蒙"写出了春雨的独特特点。
  b."吹拂"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c."黄色""青""绿""各色鲜艳"写出了春天色彩斑斓的世界。
  d.拟人句的使用使春天显得更加的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
  四、达标测评: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读的方式可多样,比较、个别、范读、男女比赛,以活跃课堂)
  五、总结:
  问: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六、作业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的羽毛( )的翅膀( )的细雨
  ( )的柳丝( )的燕子( )的天空
  2、比一比,组成词语。
  俊( ) 拢( ) 粘()
  峻( ) 扰( ) 沾()
  3、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4、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对小燕子外形及动作的描述内容,体会春天生命的气息。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及有序的表达,动词的恰当使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学习文中对小燕子外形及动作的描述内容,体会春天生命的气息。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234567891011121314
  教学准备: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自读课文,回忆主要讲了什么?(自读后,回答)
  二、认定目标:
  1.录音播放(小燕子),全体同学跟着哼唱。
  2.师导语:春天光彩夺目,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将小燕子图贴在板画边)
  三、导学达标:
  (一)图文结合,体会小燕子的外形特点。
  1.自由说对小燕子的了解。
  2.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句子。
  3.全班学生齐读。
  4.对比读,体会形容词的作用。(突出了燕子的特点)
  (1)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
  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2)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语调轻快,流露喜欢之情)
  (二)学习燕子的飞行,体会动态美,欣赏作者的遣词造句。
  1.师导入:众多的燕子在春光中,在湖面上飞行,为湖光春色增添了活力,使早春更加生机勃勃。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认真地体会。
  2.教师提供导学提纲,学生自由读文,反复吟咏体会。
  (1)文中具体写了燕子的几种飞行姿势?
  (2)文中用什么词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了什么?
  (3)用"--"标出燕子飞行时的动作词语,想作者用得好吗?
  (4)读中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用"=="画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3.逐题反馈,欣赏佳句。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并熟读成诵。
  (三)学习燕子的停歇部分,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中心。
  1.教师一边板画一边说:燕子在春光中飞来飞去,累了就落在电线上休息。
  2.自由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要求:
  (1)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交流好在哪?
  (2)画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3、让学生读出不理解的句子,齐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1、总结文章的内容。
  2、学了课文后,你在写作上有何收获?(要求学生各抒己见)
  3、教师归纳总结。
  (1)点面结合。(2)动静结合。(3)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及动词运用准确。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达标测评: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俊俏--( ) 光滑--( )
  偶尔--( ) 乌黑--( )
  2、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采,形成光彩夺目的春天。( )
  2.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
  五、作业:背诵全文。

123456789101112131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19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