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习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北师大版第七册“月”的习作教学体会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习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作文教学将柳暗花明,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谈谈自己在“月”的习作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块状训练,厚积而薄发
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习作训练要抓住最基本的写作要素,制定最起码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起码的写作技能:一是对习作内容只要求“具体明确”;二是对语言运用只要求“文从字顺”;三是对表达技巧只要求根据“日常”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这就是说,只需具备最基本的认识基本功、语文基本功、应对基本功,不设任何多余的限制障碍,不提任何盲目拔高的要求。另外,还有三点值得教师关注:一是重情感态度,把懂得为什么而作、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放在首位;二是重过程,强调学生自我的观察、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重视取材、构思、起草、加工修改等环节;三是提倡自主写作、减少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基于上述的认识,就有了单元训练模式。
通过单元学习训练,结合社会、时令和文化大背景,激发兴趣,诱发习作动机,厚积而薄发,学生作文就不再是“小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作文心理研究指出,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走进生活,去品味其情趣,进而有表达的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1、读透单元课文
通过单元课文的学习,引领学生去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指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大自然,从这么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里,去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如在“明月”主题单元中,学生在课堂上学的是《月迹》、《飞向月球》等,从中学到了观察月景的方法:由物到人,由上到下,按空间位置的变化等。在欣赏文章的过程中,明白了月夜迷人,只有多角度进行观察,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写得传神。而在指导学生学写摘录笔记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作家遣词造句等方面所下的功夫。总之,课堂上授人以“渔”,就能为学生自主作文迈出坚实的一步。
2、感受生活中的“月”
由课内到课外,让习作教学在丰厚的文学底蕴上,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得到深化,变得丰盈。
在“明月”主题的单元教学中,中秋佳节正款款走来。学生走到哪,感受到喜庆的节日气氛,从电视、报到、网络、商店的橱窗里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团圆意。在趣味语文活动课上,我让学生阅读交流有关月的诗文积累。黑板上是几个小画家的杰作:一轮圆月,一丝游云,数点星光;月下婆娑的树影,赏月的人们。同学们从诵读《静夜思》《水调歌头》《春江花月夜》等,到朗读老舍《月牙儿》等名家咏月的经典片断,几个小故事王还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有关月亮的传说。学生们整个身心沉浸在美妙绝伦的文学中。当录音机里响起《中国的月亮》时,有好几个同学拿出摘录笔记,记了起来:哪里月不圆,何处月无光?我却深深地爱着你,中国的月亮……活动课即将结束时,我提醒大家,十四、十五月亮明,正是赏月好时机,错过可惜。并在黑板上的图中插入几个字:天上、人间,眼中月、心中月,边写边用几个动作暗示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要求。同学们都有些兴奋,他们已开始期盼着晚上的那轮明月了。123
二、自由习作,以赏代评
由于有了文学艺术的熏陶,学生赏月时就能移情于物,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广阔的空间。这样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就会“情动而辞发”,轻松作文了,体验自由抒怀的乐趣。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完全放手不管,对学生不闻不问。指导学生表述,我认为主要在于指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会想才会写。思维活跃,联想翩翩,表达的内容就会丰富具体。而全班五十几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就是一座思维的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
教师必须与学生切磋、交流、碰撞,教师必须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理解,对同学们的看法、观点,教师可以也必须予以评价、分析、批判。当然,你的这种评价、分析、批判,同学们也可以再评价、再分析、再批判。同学与教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批评、鉴别、欣赏,从而达到交流、补充、综合的目的。而这,正是“对话教学”的本义之所在,也正是我们作文教师的个性、语文教师这个职业的魅力之所在。
由于学生写作欲望最强的是在赏月后,因此自由习作的地点只能是在各自的家中,而非课堂。学生回校后交上来的草稿,我只用红笔标画出精彩的地方,或写一两句赏识的话,不提示需要修改的地方,我要让学生在作文讲评课上,在观照自己和他人习作的基础上,既自由地习作,又自由地修改,不受老师思维的限制。讲评课上,同学们把自己习作草稿中的得意之处读出来供大家欣赏。大家一边欣赏,一边把观察到的情景修改、描绘得更具体、生动。
赏识教学符合学习心理学规律,学生会在赏识和肯定中观照自身的力量,产生成就感,从而获得愉悦的审美感受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习作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一次情感交流的过程。“以赏代评”,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精神,使课堂更和谐更有活力。
三、同伴互改,集体提升
学生做了作文,自然很期待教师的指点。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是语文教师一贯的做法。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目前教师工作负担超重,精神压力过大,“亚健康”却没法休息,知识老化却没时间读书的情况相当普遍。这也是作文讲评会流于形式的原因。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坚持有效评改?无疑教师自己首先必须保证阅读的时间、数量和品位,这样才可能高屋建瓴地对学生作文进行正确指导。但是,教师面对今天的时代,面对求知欲如此旺盛的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 “话题”,怎么可能承担作文指导如此之重的责任?因而同伴互改,也就应运而生了。
以往,作文本除了讲评、誊写的时候在学生手中以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因在老师的批改中被关在办公室内,积压在老师的办公桌上,无法在学生手中流动,彼此之间缺乏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本学期,我试着用集体作文本。全班五十五人,平均分成十一组,每组5个同学,在作文周里,从周一到星期五,轮流在集体作文本上写作。一期作文完按一定的规律与另一组同学交换作文本。如此这般,一个学期完毕,每个同学都把自己十一篇习作分别写在十一本集体作文本里,也就是说一本作文本里有全班同学的习作。试行至今,我觉得好处有六。
1、学生有学习修改的范本。123
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大纲》要求学生要在修改自己与他人习作的过程中提高习作水平。学会修改好处多多,它还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学生一翻开集体作文本,就可以看到老师在文中的提示修改的符号。先要求学生参照提示进行修改。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模仿老师批改过的习作自改或互改,要求学生一定要在批阅过至少一个同学的习作后再写自己的作文。而集体作文本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2、学生有自由的时间进行修改。课堂上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修改,再则,修改也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不应有时间的限制,学生再创作的冲动绝不会只等到上作文课时才产生。因此,草稿应放在学生的书房里,随时修改,直到拿到集体作文本时,参照他人的习作,对照老师的批示再改,最后誊写。
3、为学生提供“下水文”。经老师和同学修改的习作,成了后面几个同学学习习作的“下水文”。这种“下水文”更贴近学生,学生感到熟悉、亲切,使学生认识到:只要稍加用心,自己也能写出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作文来。有了这种成就感,学生就会蓄集更多的热情去完成下一期的作文。
4、老师能及时批改,甚至面批,及时反馈。由于每天交上来的作文只有十一本,因此老师往往能够当面批阅,与围观的学生一起赏评作文,指出不足,及时巩固成果,激励下一个写作的同学。
5、学生作文公开,透明度高,教师不再是他们的唯一读者,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责任心。学生作文质量高了,老师改作文就会轻松的多。
6、集体作文本留给学生永久的纪念。一学期后,集体作文本满载着师生的心路历程和深厚情谊,成了一本厚重的“史书”,留给同学珍藏。这既是对师生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激励着师生认真对待习作,不管是写还是改。
总之,把习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充分的自由的写作空间,那么作文的教与学都不再繁重,作文就会成为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123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106.html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在实践中养...
-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 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会补充提纲,并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
-
《番茄太阳》读后感|《番茄太阳》说课稿详细阅读
本说课稿着力研究如何在说课稿中体现教材解读的深刻与独到、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教学方法的巧妙。我以番茄太阳这课为例,说明如何做到上面几点)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本文以“我”...
-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文成公主进藏教案详细阅读
课前,幻灯自动播放西藏风光;师生交流。(略)一、造情,质疑,揭题。师:西藏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信奉佛教,所以在西藏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里都供奉着许多神的塑像。可是,在这里还供奉着这样两尊人的塑像:一位是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还有一位是唐朝的文成公主。板书“人”。...
-
部编版《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2、通过分析语句,体会内在含义。 3、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
[《快乐的足球赛》诗歌短文]《快乐的足球赛》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快乐的足球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四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九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裁判、暂停、捧腹大笑、摔跤、前锋”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举例说明这是一场“快乐”的足球赛,感受诗歌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联...
-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阅读答案|12、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昏昏、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麻沸散这一中药麻醉剂,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有如此悠久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自豪的思想感情。4、想像华...
-
比金钱更重要的是知识|《比金钱更重要》教学设计之五详细阅读
教学要求 1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主人公诚实待人的美德。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含义,体会主人公诚实、信任的美德。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
-
听课札记是什么意思|听课札记 《徐悲鸿励志学画》详细阅读
font size=6>听课札记 《徐悲鸿励志学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6 by 小蒋老师 发表 教例:《徐悲鸿励志学画》 师:徐悲鸿了励志学画,那他立下了什么志向呢? 生: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
【《九色鹿》缩写】听《九色鹿》详细阅读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3 听《九色鹿》 □听涛看雪 发表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写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