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趵突泉》|1《趵突泉》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大泉、小泉的位置和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的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二)结合图画明确作者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初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三)正确划分文章的结构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济(j!)南”的“济”,是多音字,在这里不要读成“济(j@)南”,当读“j@”时,可以组成“不济于事”、“劫富济贫”等。
     “往上蹿(cu1n)”的“蹿”,不要读成“cu4n”。
     “千佛(f*)山”的“佛”,是多音字,不要读成“千佛(f$)山”,当读“佛(f$)”时,可以组成“佛教”。
     “倒(d4o)映”的“倒”不要读成“d3o”。
     “往(w3ng)上涌”的“往”是多音字,这里不要读成“w4ng”。
     “数(sh()不清”的“数”是多音字,不要读成“sh)”。
     “妩(w()媚”的“妩”,不要读成“f(”。
     “活泼(p#)”的“泼”,不要读成“b#”。
     “清清楚楚(ch()”的“楚”不要读成“ch)”。
     “比较(ji4o)”的“较”不要读成“ji3o”。
    2.注意区别以下字的字形、字义:
     佛——拂
     洁——结
     泼——拨
     秘——密
     摇——遥
     妩——抚
     扁——偏
     倦——蜷
    3.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语:
     幽(y#u)静:幽雅寂静。
     妩(w()媚(m8i):(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开阔(ku^):(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
     见方:用在表长度的数量词后,表示以该长度为边的正方形。
     水藻(z3o):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的总称,如水绵、褐藻植物。
     泉眼:流出泉水的窟窿。
     没昼没夜:没有白天和夜晚。形容不分白天夜晚,连续不断。
     腾起:升起。
     摇曳(y8):摇动。
     五光十色:比喻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二)仔细观察图画,再认真读课文,在图画中试着找一找大泉眼,并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划分结构段。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2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鲜洁,它为济南增添了美。
    第3自然段:大泉日夜翻滚,冬天会有一番神秘的景象。12
    第4自然段:小泉多姿多态,活泼、有趣。
   2.划分结构段,归纳段意:
    提示: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趵突泉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趵突泉。
    第一段(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二段(第2~4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大泉日夜翻滚,小泉姿态优美动人,为济南增添了美。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二)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那么……那么……”写句子。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75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