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人教版小语四下第23课古诗词三首:《渔歌子》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预设目标:赏析《渔歌子》,体会词中画面的美,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
一、回顾《忆江南》,走进《渔歌子》。
师:烟花三月走江南!这些天咱们可没闲着,去了充满田园气息的《乡下人家》,才了翁卷的《乡村四月》,又赏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田园风光领略无数,江南美景尽收眼底,怎一个“好”字了得!难怪白居易会写下《忆江南》
(出示词,请生配乐吟诵)
师:真好!这是我们学过的第一首词,你们一定知道许多有关词的知识吧?
(《忆江南》词牌名,词有长短句,词读起来很有韵味,词还可以唱呢。)
师:了解得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吟诵的《渔歌子》,又是一首词。(板书课题)
《渔歌子》是词牌名,注意“渔”字有三点水,渔翁的渔。
请生读题,读准“子”第三声。
二、吟诵出词的味道。
出示词(课件)
1、初读要求:请大家试着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争取把整首词读正确、读流畅。
a、自由读
b、个别读两三个,交流: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师:“西塞山”(点红“西塞”)这么难读的词都读正确了,了不起!“塞”是个多音字。“西塞山”一座山的名字,在浙江湖州。
(点红“鳜鱼”)“鳜鱼”的“鳜”,不好记,能认识它,博学!一种淡水鱼,味道很鲜美噢!
                       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师:(点红“箬笠、蓑衣”)平翘舌音,你都读准确了,赞一个。这两个词的确很难读,让我们一起读两遍。箬笠、蓑衣见过吗?干什么用的?(图片出示)看,就是头上戴的帽子。箬笠是用什么编的?竹子,所以,是竹字头。“蓑衣”相当于现在的雨衣。是用草、棕编的,都和植物有关,所以是草字头,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常用的避雨工具。
c、集体读:我们一起把整首词读一读。
2、再读要求:读出词的节奏感,读出点词的味道。
教师由前面的集体读引:诗词读准了字音,读流畅了,那是远远不够的。诗词的读法和文章不一样,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特别是词,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错落的音乐美,读的时候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a、自由练练。b、请朗读不错的孩子示范读,师:试着像xx同学这样,读出点词的韵味来。其中哪一句读得特别好。(生若范读不到位,策略:师范读,也可选同学读不好的句子。)c、再请三四个孩子读,评价:有点感觉了!像是在读词了!有了音乐感,韵律美!词的节奏感有了!d、齐读,师引:西塞山前白鹭飞……
三、吟诵出一幅山水风光画。(品词中画)123
1、师: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景物呢?(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渔翁)节奏快,师:谁补充?还有另外的吗?
师:诗词语言很精炼,它可以用最少的文字描绘最美的画面。短短一首词,容纳了如此多的景物,如此多的景物当然不可能平铺在画面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最美的画面,使画面丰满、立体、有声有色。
2、音乐,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3、师:你一定看到了最美的景,耳边传过美妙的声音,或许还能感受到各种江南气息,把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用自己最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让学生“未品诗先入画”,在画中感受作者描述的意境,并逐渐走入意境。)
生描绘想象到的最美画面:
a、画面:西塞山前白鹭飞
师评:西塞山高耸入云!在你们眼中西塞山是怎么样的?(西塞山连绵起伏,青翠欲滴。)
“西塞山前”引导读出山的连绵起伏。让我们朗读的声音也高低起伏。师领生跟,读好“西塞山前”。
真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如此的悠闲!在西塞山附近展翅飞翔。读出白鹭的悠闲,飞得高远,目光追随着白鹭,声音传到山那边了。读“白鹭飞”
朗读整句:带着这些感受,读:西塞山前白鹭飞。 评价:这就对了,就该读出这样的起伏、转折、变化。
b、画面: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评:(预设“桃花”)你眼中的桃花是最美的!怎样的颜色?桃花如仙子落入凡间,在枝头悄然开放。你看到的桃花?流水呢?
(预设“江水”)春来江水绿如蓝!看到流水中的鳜鱼了吧?鳜鱼欢快地在水中游来游去,似乎要跃出湖面,多么肥嫩鲜美的鱼啊!请读出鳜鱼的欢快。那岸边的桃花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
(预设“鳜鱼”)鳜鱼欢快地在水中游来游去,似乎要跃出湖面,多么肥嫩鲜美的鱼啊!请读出鳜鱼的欢快。多么清澈的流水,请你带着全班同学静看流水,生领读:桃花流水鳜鱼肥
红的花,绿的水,慢慢欣赏啊!再读: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想象着想象着,词的意思就明白了!
(渗透读古诗词方法:想象画面)
结合朗读:你们描绘得画面让人陶醉啊!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美哉,江南!这青的山,白的鸟,粉红的桃花,青绿的流水,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志南《绝句》),细如牛毛的雨丝,真是“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出处李白《山中问答》)
好一幅山水风光画!(板书:山水风光画)
预设3、4句,学生有描绘到呢,就点到:悠闲自得的钓鱼翁轻松、愉悦,心情放松。“斜风细雨”点到:烟雨江南别有一番情趣!
4、师:让这么美的画面在你的笔尖流淌吧!(音乐声中学生写画面,前两句)
5、请几个孩子读自己所描绘的a、师或生接: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钓鱼的人啊都舍不得回家了!
b、师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c、师引:妙笔生美景,难怪诗人会---生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d、师:带着这些仙境般的画面,再次吟诵《渔歌子》。
四、吟诵出一个悠闲垂钓人。(品词中人)
1、师: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归就是不回去,不想回家。景色太美了,诗人醉了,舍不得回去了。诗人只是喜欢这美景吗?还喜欢什么呢?不着急,想读懂古诗词啊,一定要了解诗人。咱们一起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张志和。123
(渗透读古诗词方法:解读诗人)
课件出示:
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词人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
主要成就:《玄真子》以及《大易》十五卷;
永垂史册的千古绝唱《渔父词》(五首);
画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人的渔父画卷……
3、师:了解了这些再细细地品一品,此刻你就是诗人,诗人就是你,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什么让你斜风细雨不须归呢?
(他很喜欢钓鱼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悠闲自得的生活;钓鱼很轻松的----轻松愉悦的心境)
师:的确,诗人是只羡神仙不羡官,只想做一个悠闲垂钓人,过悠闲自得的生活。
(板书:悠闲垂钓人)
师引:钓着钓着,诗人就和自然融为一体。如此和谐!(板书:和谐美)
真是画中有诗人,诗人在画中。读《渔歌子》
3、欣赏歌曲《渔歌子》
师:带着这份悠闲、轻松,我们听听现代人将它谱上曲,来吟唱
4、师:带着这颗清闲飘逸的心,我们的诗人写出了千古流传的经典诗词和老师一起背诵这首千古绝唱吧!
5、课外拓展:师:张志和绝对是个钓鱼能手!理由:他选择的钓鱼场地多好啊!钓鱼嘛我们都知道,鱼钩弯弯,要放鱼饵。可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他的鱼钩是直的?!(在孩子的惊讶中,带着疑问结束。)
有孩子的各种猜测,教师:或许、可能、说不准。
师:课外去揭秘,上网、查找资料,说不定你能读出这首词的又一种奇妙意境,读出古诗词背后的更多神秘故事。(探作者,体会词中的别样深情。渗透读古诗词方法:多方了解,读出古诗词背后的故事)课件出示读古诗词方法。
五、课下作业:
1、背诵《渔歌子》,有词的韵味;
2、积累《渔歌子》,书写要工整。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37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