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说课稿】全神贯注说课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说教材
《全神贯注》是选自人教版四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记叙了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一次到大雕塑家罗丹家里作客,目睹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场面,感受到他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一个成语故事,亦是名人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励志故事。教学中,我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来读懂全文,读进去让感人的细节、场面吸引学生的视线,拨动学生的心弦;读出来,让丰富的语言激活学生的心田,让语言与精神的结晶在学生的心田中曼舞轻扬。
二、说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略读课文的教学,我主要让学生抓住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质疑思考,通过对课文重点语句的感悟、理解、品位、积累,使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思维的发展,同时获得语言的增量。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的要求和文本本身的特点,预设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能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挚友、全神贯注、痴痴地、莫名其妙”等词的意思。

2.能抓住第一、二和结尾段的重点语句,感悟罗丹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

3.学习罗丹工作时的认真劲,知道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全神贯注、持之以恒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1.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朗读想象,入情入境,体验罗丹工作时的忘我和投入。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知道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全神贯注认真投入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

1.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结合课后资料袋和课外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罗丹和茨威格的生平及主要成就。

2.教师准备简单的教学课件。

六、说教学流程

根据课文文本的特点、中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我预设了以下三个版块的教学:(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二)品味语言,感受人物精神。(三)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下面我将着重说说我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

首先,我在导入环节时就充分尊重学生真实的预习情况,教学非零起点。指名学生上台书写课题:全神贯注。通过学生的书写和观察,自然而然理解了课题的意思,并利用课题“全神贯注。”来梳理课文的内容,从整体来感知课文的大概意思。

其次,在品味语言,感受人物精神板块中,我以课前学习提示中的三个问题为线索,指导学生质疑默读课文,梳理条理,重点要完成第二和第三个问题,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体会。这样的教学有的放矢,学生的思路有章可循,过程有法可依,不仅学习的效率高而且学习能力强。

接下来,学生先自读课文,围绕关键句,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然后在交流中读好句子,谈谈感受,教师适时的引导和点拨,抓住句子在表达上的特色,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锦上添花。

预设重点句子如下:

1.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教师重点指导,把句子找出来并不难,难的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声绘色地读。师生分别读分号前后的两个分句,再教师与学生合作朗读,也可以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读,使学生真情流露,读出自己的理解,体现独特的个性,在轻重快慢、抑扬顿挫中味道自然就出来了。12

2.他像喝醉了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教师引读:一刻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学生接读。重点抓住“痴痴地”一词,纠正学生肤浅的认识,“痴痴地”并非是“呆呆地”、“傻傻地”,并与句中的“醉”字整合起来,让学生感受罗丹如醉如痴地、全身心陶醉在他艺术创作中的那种状态。

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对重点词句的品味,关键句的朗读,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场面,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之下,无论是学生的语言还是思想都会在熏陶中感染、拔节。

最后在拓展延伸,升华主题环节中,让学生读读画画抄抄印象深刻的句子,积累精彩的语言。课后资料袋适时补充,一个杰出的雕塑就是罗丹一次全身心地投入,一次全神贯注地付出;一个个精美绝伦的雕塑就是他一次次全身心地投入,一次次全神贯注的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让罗丹的艺术和他的思想再一次在学生的心灵中敲响最强音。

教师补充课外资料:罗丹有一个朋友叫斯蒂芬·茨威格对亲身经历的这件事深有感触,同时他以作家敏锐的眼睛发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课件出示:我那时只有25岁,在巴黎有很多人欣赏我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很喜欢,只是心里觉得我还可以写得更好,可是找不到问题的所在,后来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

让学生明确伟大的人是谁?伟大的启示又是什么?自然地引出结尾重点句的教学,并在“一切工作”加上着重符号,在反复地朗读中加深理解,提升感悟。结尾的想象练笔:茨威格对这件事深有感触,我也有同感,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做的更好,只是我还找不到问题的所在,今天。这既是对重点句的理解,又让学生真情投入,把内化的感受用语言喷薄而出。学生可以用上板书上的词,也可以是自己积累的词,或者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就把学习课文的感受内化为自己的感受,与文章的主题产生碰撞与共鸣。

七、说板书设计、作业

板书设计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则好的板书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精心设计的板书,它既有利于教师理清学生的思路,又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本课的板书预设如下:

*全神贯注

如醉如痴

陶醉

持之以恒

……

板书看似简约但不简单,可以根据课堂生成灵活调整或增加,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这样的板书学生不仅会说、会写而且还会用。

练笔作业在课堂完成,使减负真正得到落实。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紧紧抓住略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力图让语文教学“味正情浓”。正像叶老说的:既要有语感的敏锐,既要从语言文字去揣摩,又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语言学习得到增量,思维得到启迪,情感得到熏陶,这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36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