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_《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认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了解他们的一些重要贡献或成就。初步感知伽利略追求真理、勇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初步感知伽利略的伟大)
  1、(出示图片)同学们,这两个铁球,一重10磅,另一个重1磅,同时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落下来,你们想想看,谁会先着地呢?是的,两个铁球会同时着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5课(板书课题,齐读。)
  2、早在400多年前,人们并不是这样想的。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现了这个真理。他就是──伽利略
    指名读“伽利略”。
    指导书写 “略”。
二、初读课文
  1、伽利略是怎么发现这个真理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读通课文。能干的同学还可以试着完成这个填空。
    (出示)要求: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⑵ 完成填空: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相同条件下,重的铁球先着地”的结论产生(疑问),并当众(试验),证明了(铁球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这篇课文中还有这些多音字,你能读准它们吗?
     更正 的确 胆大妄为
   ⑵ 下面的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自己试一试:
     辩论 信奉 违背 一磅 拴住 宣布 固执 比萨城 解释
     开火车指名带读、齐读。
   ⑶ 指导“释、辩”的字形
   ⑷ 交流填空题。
三、再读课文
  1、学生简介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结论产生了怀疑。那亚里士多德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2、补充亚里士多德的资料,感受他的伟大。
  3、师小结:
    正因为亚里士多德这么伟大,所以,人们把他看成是真理的化身。(板书:真理)现在,就请你再读读课文,找找看,课文中还有哪几句话可以看出这一点。
  4、(随机出示4个句子)指导:
   ⑴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
      ⑵ 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⑶ 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⑷ 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5、正是在人们这样的指责中,在人们这样信奉亚里士多德的情况下,伽利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要否定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我们且不说试验能否成功,就凭他这样的做法,你想对他说什么?请你挑选其中的一个角色写一写。
    旁观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戚朋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对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 自己写,教师巡视指导。
   ⑵ 集体交流。
  6、小结。12
四、伽利略又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他成功了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伟大
                  ?
                 亚里士多德=真理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34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