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教学设计]渔歌子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这首词.
3,想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设境,理解课题
①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三年级学过的吗 指名背,师生齐背,这是一首关于垂钓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关于垂钓的词.板书课题.
②师介绍这是一首词,词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唱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
③解题,简介作者背景:渔歌子,词牌名.
张志和: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师讲张志和渔歌子的故事.
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相传公元774年,大书法家颜真卿赴湖州任刺史.一天,他大宴宾客,张志和也在座.酒酣耳热之际,颜真卿吟唱了张志和的《渔歌子》,后来,张志和又即兴连吟五章,当中表演他神奇的书画才艺.只见他面对娟纸,酒酣之余,一边击鼓,一边挥笔作画,随兴挥洒,笔下好象神助,妙伦天成, 速度快得令人惊讶,一会儿,山水云石就出现在大家面前,五首词的意境尽在画中.从此以后《渔歌子》风靡全国,不仅许多人在吟唱,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当时的日本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渔歌子》吧!请欣赏朗读.
●读中渲染,理解词意
①录音范读,营造气氛.
②同桌互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生字"塞\鹭\笠",指名读,齐读,指导书写,生练习写字.在课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③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④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自由读,借助课文注释说说这首词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让学生画出.
(2)小组内交流,你理解哪句就说哪句意思,交流自己不懂的地方.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画出景物,重点词意:肥,须,回.
重点解决的问题:渔者为什么不想回家
⑤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引导孩子具体形象的描绘诗词情景.
●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①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②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③配乐有感情朗读背诵,感悟意境.
④学生在音乐声中画画诗中景物.
⑤根据学生所画来总结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 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
●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介绍,学生自由读读,指名读,师生共读.
作业
①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②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③完成《丛书》p37有关题目.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26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