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作文|《三袋麦子》教学后记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2-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友投稿    点击数:225

轻声漫语 发表于 
《三袋麦子》是一篇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文章写了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让我们看到了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小猪喜欢的是及时消费,得到麦子后就将麦子磨成粉,做成了各种各样自己喜欢吃的糕点,让我们看到了一只憨厚可爱,性格直率的小猪。小牛则是慢慢消费,他最节俭,一年时间只吃掉了半口袋麦子。而小猴呢,他是进行投资,将一口袋麦子全都种下了地,最终获得了丰收,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

课后有这样一个练习: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在备课时,看到参考书上提出要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当时我就在想,学生肯定会一致赞同小猴的做法,因为从课文中土地爷爷的反映来看,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土地爷爷赞赏小猴的做法。上课时,果然不出我所料,百分之九十几的学生赞成小猴的做法,理由是小猴聪明能干。同样是一口袋麦子,小猪看出的是“黄灿灿的麦子”,充满了诱惑力;小牛看到的是“饱满的麦粒”,是“好东西”,要“慢慢吃”;而惟独在小猴眼里,这是“上等的麦种”,它多聪明啊!更何况我还让学生想象小猴在管理麦地时所付出的心血,学生更加感受到了小猴的能干。

那么,小猴的做法是不是万无一失了呢?这一点学生体会不出。于是,我开始引导学生:如果小猴将麦子全都种下了地,恰好遇上了水灾或是旱灾,会出现什么结果?又或者小猪将麦种刚种下,就被馋嘴的麻雀吃了个精光,后果又会如何?经我这一引导,学生马上领悟到小猴的做法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于是,聪明的学生马上想到了,如果是自己要处理这一口袋麦子,则可以将一半麦子留着慢慢吃,一半麦子作为麦种种下地。这样,即使种下地的麦种没有收获,小猴也享用到了留着的半袋麦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确实,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但是,如果学生的体验一旦不到位,我觉得,教师的正确引导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性才能更好的凸现,个性才能得以张扬,创造力才能得以释放。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http://218.4.59.115/oblog252/more.asp?name=wuyongming&id=1030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57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