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8年级语文上册_北师大版3年级语文5册第11单元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2-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会10个生字,写会12个生字。积累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按内容不同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3、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4、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能按内容不同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拓展习题
1、比一比,组成词语。
亿(     )   历(    )     辨(    )        枪(    )
忆(    )    厉(   )       辩(       )    抢(     )
2、按要求写词语。
写反义词:误会——(     )          严厉——(        )
写近义词:奇妙——(     )          分辨——(        )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分别收集有关人类早期文字的通讯资料,以及有关现代的通讯资料,体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文化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理解课文做基础。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课前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有关通讯的资料,哪些同学收集的是人类早期的通讯资料?请展示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共睹一下。
2、指名学生展示资料,可读,可谈,可演示,可介绍……
3、大家一定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人类创造了文字,那么人类一定先于文字出现。那么在文字被创造之前,人类是怎样记事和传递信息的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4、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文识字,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认会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认生字,读课文。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5个自然段,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划分一下。
三、细读课文,领悟文意
(一)学习“记事”部分。
1、请自由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人类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是用什么方法记事的?这些方法如何使用?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完善?
提醒学生一些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边读边动笔等。
2、交流阅读收获,重点了解“贝壳记事”的方法,注意发散学生思维,想象不同的贝壳可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可以先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3、理解“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这句话的意思。
(二)学习“通信”部分。
1、请自由阅读第三—五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创造文字之前,不同的民族是怎样互通信息的?除了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通信方法?
2、汇报交流。
3、发散思维:除了通过课文及课外资料了解到的不用文字的通信方法外,想象一下,有的民族还有可能怎样互通书信?比如:送一块猪肉给对方,可能是什么意思?送一块手帕呢?一坛酒呢?12
(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奇思异想。)
四、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学习了课文,我们了解了很多知识,在创造文字之前,人类就已经创造了许多许多记事和通信的方法。那么面对早期人类的种种创造,你想说什么?
2、在创造文字之后,你知道历史上人类使用哪些传递信息的方法?(如:驿站、烽火台、鸿雁传书等。)
3、现代社会,人们多采用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你所知道的最新最先进的通讯方式是什么?
4、对比以上三种截然不同的通讯方式,你体会到了什么?
5、阅读“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在互联网上》”,说一说“互联网”能帮助人们做哪些事?
五、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1、学习生字: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记。
2、积累词语:不仅仅局限于生字新词。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47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