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现在一克多少钱]金子 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3.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朗读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以上三个教学目标都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最后说的“真金”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见过金子吗?对它有什么了解?(可从金子的颜色、硬度、作用等来说)出示ppt: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金子。
2.教师:金子非常珍贵,它是财富的象征,成千上万的人都想得到它,甚至不惜一切去寻找金子。同学们通过预习,应该都知道萨文河畔也出现了这样一群淘金者,因为他们听说那儿有金子。今天,我们就跟随故事主人公去萨文河畔找一找,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金子。
(板书课题:金子)让学生齐读课题:金子。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注意在长句上画停顿,标好自然段序号。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1)教师:这是一个关于谁的故事?(彼得·弗雷特)。
(2)教师:为了更好地读准这个小故事,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些生字词。(ppt上出示)(先个别读,再齐读,最后找学生领读)
不甘心默默挖掘埋头苦干
倾盆大雨若有所悟培育花苗
实现梦想无不骄傲找到真金
(3)重点解释:蜂拥而至。教师:“蜂拥而至”是什么意思?你见过这样的景象吗?(ppt出示图片蜂群、人群)
过渡:有些词语呀,本身就在描述一幅画面,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在脑海中想象着这个词所描绘的画面,这样才能把词读好,读得有感情。
再如:倾盆大雨。当学生发挥想象来理解。
4.教师:拦路虎扫清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分节朗读课文。
教师制定七位学生分别朗读这7段。其他学生注意听有没有读错。
5. 教师:课文讲了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同学们尽可能用刚才学过的词语来描述一下这个故事。
6. 全班再次齐读词串。

(第二课时)
一、 回顾全文,引导质疑
1.教师:同学们,首先我们一起复习以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ppt上出示学生写的的生字)请小朋友们自己观察一下投影上大家写的字,看看写的对吗?写的规范吗?
2.教师:词语是个宝,尤其是四字词语。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来读一读以下一些四字词语。(蜂拥而至一无所获倾盆大雨埋头苦干)
3.(1)教师: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同桌交流一下:彼得的梦想是什么?他实现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学生回答。ppt上出示“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再这块土地里。”)
(2)教师:彼得是怎样找到真金的?带着问题,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金子》(板书课题:金子)
二、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教师: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找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的短语和句子,并做上批注。
1.教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1到2段,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令自己感受深的句子。
当学生找出了彼得埋头苦干的那句句子,教师相机说:大家自由朗读一下,并想一想彼得当时挖金子的心情是怎样的,后来又是怎样的。(板书:希望——失望)12
点名让学生朗读,集体齐读。朗读时注意要把彼得当时想把整片土地翻出来的心情读出来,注意句中短语“埋头苦干”“几个月”“几乎翻遍了”。
2.教师:快速浏览3到4段,彼得发现了什么?当学生说出(发现了坑坑洼洼的地方……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教师:词语是幅画,看到这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彼得又是怎样想的呢?一起来看看(ppt出示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找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短语。
当学生说出(若有所悟),教师:“若有所悟”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没有醒悟前,彼得是怎样想的?现在醒悟了,那么在他面前呈现出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体会省略号的作用。(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思考、想象,体味其情其意;鼓励学生上台朗读)
3.(1)教师:除了“想”,想要成功还要必须要去“做”,(出示ppt第6段)请同学们快速找出那个精华短语(全部精力)。(出示挂图)
(2)教师:彼得是怎样花费全部精力的呢?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发挥想象力来描述一下。(可从如何不怕辛苦平整土地,如何精心选择花苗,如何日夜照顾鲜花,如何四处奔波销售鲜花,鲜花是怎样五彩缤纷、美丽娇艳几个方面来来描述)
(3)教师:谁来把第6段朗读一下,把彼得培育的美丽的鲜花带到教室里来。
4.(1)过渡:教师:彼得已经不再失望,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与其说是一场大雨使得他留了下来,还不如说是信心和希望使他留了下来呢!现在他花了全部精力的进行培育花苗,五年后,他终于成功了,他发出了一句感叹——
(2)ppt再次出示那句话“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再这块土地里。”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找出描写彼得成功后的词语“无不骄傲”,什么叫无不骄傲。思考彼得从这块土地里究竟获得了什么?“真金”是什么。
(3)教师:大家齐声朗读彼得的这句感叹,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彼得的无不骄傲,注意表现出彼得兴奋的感情。
5.(1)教师:通过学习,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明白了什么?你怎样才能获得成功?(让各种小宇宙爆发出超能量吧!)学生畅谈感受。
(2)教师总结:其实,彼得找到的真金并不是真正的金子,而是发财致富的办法。从中我们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财富。同时,当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要懂得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只有这样,你生活的道路才会更宽阔。
三、作业布置
1.将这个故事将给爸妈听。
2.观察校园或附近的花园,想象彼得的花园,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金子
彼得:第一部分:希望——失望
第二部分:失望——希望
第三部分:获得成功

教材分析:
《金子》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记叙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和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按时间顺序分为三部分,内容简明,情节曲折,意蕴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及朗读能力的好材料。教学时应让学生认真读课文,进行适当想象,加深体验和感悟。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96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