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阅读理解答案|三袋麦子 教学实录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能感情朗读课文。
2、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师:西方人过圣诞节的时候,是圣诞老人给大家送礼物,而在我们中国是土地爷爷给大家派送礼物。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9课课文,并学习了生字词,现在我们一起读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连贯,好吗?
生:好(朗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请看第一自然段,说说土地爷爷分别给哪些动物发礼物?
生:土地爷爷分别给小猪、小牛、小猴送麦子。
师:(板书、小猪、小牛、小猴)
学习第二自然:
师:我们看看小猪得到麦子后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想想:你从什么地方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黄灿灿”看出这个麦子是最好的麦子。
生“开心地喊”看出小猪得到小麦高兴得不得了。
生“迫不及待”看出小猪恨不得马上就行动,制成食品,好好享用。
师:“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迫不及待的情况?
生:“迫不及待”是等不及的意思。生日那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礼盒,看看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布娃娃。
师:采用“我读大家评”的方式,注意读出小猪高兴的心情。
生:(指名读)
生(评):小猪说的话应大声些,表现它的高兴。
生(评):“各种各样”读慢些,给人感觉到真的有数不清的食品似的。
学习三至四自然段:
师:课文哪几自然段也讲小牛、小猴得到麦子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生:三—四自然段。
师:请自由大声朗读三—四自然段,然后采用“任你点”的方式,谈谈自己从什么地方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饱满”“多好”“上等”这些词,看出土地爷爷送给小动物的麦子是最好的麦子,也可看出土地爷爷对三个小动物的关心。
生:我从“饱满”“看了又看”“保存”“经常”看出小牛对麦子非常的爱惜。(师相机板、慢慢吃)
生:我从“上等”“全种下地”看出小猴得到麦子以后,自有主张,非常开心。(师相机板书:种下地)。
师:虽然三个小动物对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但它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非常开心。
师:我们以“我读大家评”的方式,三、四自然段任选其中你喜欢的自然段读读。
生:“我读大家评”我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生:“饱满”二字,他读音加重,“看了又看”他把声音拉长,读出小牛对小麦的喜爱,这样处理很好。
生:“我读大家评”我读第四自然段。
生:我来评:他几乎把自己当成了小猴,通过他的朗读,我仿佛真的看到小猴激动地把麦子一下全都种地的样子。
师:看来读好这二—四自然段的关键是把自己当作这三个小动物,用心去体会它们的心情,这样才能把课文读好。我们大家试试一下。
生:(齐读二—四段)。
师:二—三自然区主要就是讲三个小动物对一袋麦子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这段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学习五—九自然段
师:一年后,这三袋麦子怎么样了呢?请大家自由读五—九自然段,划出不明白的地方。
生:(自由读)
师:我们采用“我问谁答”的方式,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
生:(问)“憨厚”是什么意思?
生(答):“憨厚”是老实的意思。
生(问):什么是“麦囤”?
生(答):图上画有,就是装粮食的大筐子。12
生(问):土地爷爷知道小猪吃完麦子后,为什么“哈哈大笑”?
生(答):土地爷爷看到小猪这么简单地处理了麦子,而且还露出可爱的样子,舔了舔舌头,所以忍不住笑了起来。
生(问):土地爷爷看到小牛还剩半袋麦子时,为什么“点点头”,“点点头”是什么意思?
生(答):土地爷爷点头,说明小牛做法上是有道理的,小牛比小猪会生活。
生(问):小猴为什么要“神秘”地拉土地爷爷的手?
生(答):因为小猴一定认为他:他把一袋麦子变成满囤麦子,土地爷爷肯定不会想到,所以他显出神秘的样子。
师:意思都弄懂了,是吗?那我们采用“我问你答”的方式,互相检查一下,看看大家是否真懂了。
生(问):小猴收获是什么?
生(答):一袋麦子变成满囤麦子。
师(问):小猴“聪明”,“能干”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答):小猪、小牛的麦子吃完就没有了,而小猴种了收,收了又种,这样小猴就有永远送吃不完的麦子了,所以说小猴聪明、能干。
师:(小结)土地爷爷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评价各不同:小猪是“哈哈大笑”;小牛是“点点头”小猴是“真聪明!真能干!”
师:老师读读,大家给我评评。
师:你欣赏老师什么地方?
生:老师表情特别好。
生:老师读对话,特别形象。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老师有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的呢?
生:“你真聪明!真能干!”老师还应该读大声,有力一点。
生:“神秘”的“神”老师读成平舌音了,应是翘舌音。
师:谢谢你们的帮助,老师一定努力改正。
师:我们分角色戴头饰朗读五—九自然段,好不好?请三个同学分别朗读三个小动物的话,一个同学读土地爷爷的话,其他同学读旁白,尽量边读边配上动作。
师:那几个角色读得怎样?
生(评):土地爷爷的声音不够低,其他还可以。
总结:
师:多么可爱的三个小动物呀,现在四小组分角色朗读,然后互评。
生:(朗读表演)
师:小猪、小牛、小猴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
生:我喜欢小猴的做法,他的做法最聪明。
生:我觉得小猪的做法也有道理,他吃得非常开心,他有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味道。
生:我认为小牛做法好,他是有计划的安排吃小麦。
师:如果你是小兔或小熊也分得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办?四人小组讨论。
生:我会吃一半,种一半。
生:我会开心地吃一点,请大家吃一点,再种一点。
生:我会召集大家,利用麦子制作各种食品,然后举行“百食宴”让大家动脑,动手,又可动口。
生:我会像小猪一样,开心地吃完它,因为明年还会有其他东西吃。
生:我会把麦子分给大家一起种。
师:大家在讨论中虽然想法不一样,但都能说出理由来。大家还在讨论中互相学习,产生新的想法,找到了更合理的做法,这就是我们的学习的目的。
板书:
三袋麦子
小猪    做成食品            哈哈大笑
小牛     慢慢吃              点点头
小猴     种下地              你真聪明!真能干!
课后小结:
这堂课我通过“任你答”、“我问谁答”、“我问你答”、“我读大家评”等几个环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该课受到各位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均说这样的上课方式应推广。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81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