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文章共有六个自然段。先写了北大荒秋天的到来,再从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写出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丽,第五自然段写了北大荒物产的丰富,最后作者包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荒的秋天。

学情分析:
同学们对北大荒的情况并不了解,无论是对北大荒过去的开垦,还是如今的繁华都了解甚少。教学前可让学生查找交流有关资料,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凭借课文语言、图片等体会美、感悟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北大荒的情感,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课文,体会北大荒美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字里行间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法、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自能阅读”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进了《北大荒的秋天》,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北大荒,去细细地感受它、欣赏它。

1、师配乐朗读课文第一节,生闭眼想象。

2、谈自己的感受。

3、大家用了一些词语来赞美北大荒,可作者呢?用了一句话来赞美北大荒。

4、(师出示课件)生齐读。

二、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大家再思考一下,文中从哪些方面着手描写北大荒的美。

生答,师相机板书:景美  天空   小河   原野

2、这三个地方各有特点,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生答,师随机板书:一碧如洗   清澈见底    热闹非凡

3、三个地方,各有千秋,我相信大家也肯定有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好好地把这三个自然段读一读,再把这三个地方比一比,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地方?并且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地方会令你喜欢?边读还可以边和同桌进行交流。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倾听交流。

学习  天空  美

1、谁来读一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并告诉大家为什么?

2、什么叫一碧如洗?天空像洗过一样的干净,想看看吗?

3、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看好老师要变魔术啦,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什么?(出示课件)(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想一想除了这些,傍晚的天空还会有什么颜色?(金黄、茄紫、粉红、浅红、玫瑰红)

4、这样的天空你感觉怎么样?是啊!这哪里是天空,简直像是什么?

5、师指导朗读第二句话。

6、(师将“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擦去)

让你来写,你怎么写?

7、这么美丽的景色,谁还想再读?

学习  小河  美

1、还有谁来读一读你最喜欢的段落?

2、(出示课件)是呀!小河是多么的清澈,多么的平静啊!谁能把这句话读好?123456

3、看,小河的清澈和安静,把谁给吸引来了?(出示课件)如果说,那静静的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中,那是一种静谧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的美,这一静一动我们该怎么读好呢!先自己试一试。

4、小鱼的出现,使小河不单调,使小河有了勃勃的生机。让我们一起来读。

5、指导背诵。不看书,你能把这段话填出来吗?指名填,一起填。(见课件)

学习  原野  美

1、还有谁愿意读一读你最喜欢的段落?

2、师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见课件),学生自由读。

 3、轻轻读读这段话,你能找到一句可以管这一段的话吗?(你觉得那一句话最重要?)

   生读书。

   4、好,看来大家都找得很准。“原野热闹非凡”,到底热闹在哪里?我们好好读读书,看谁的耳朵灵,能从课文中“听”到声音?

  学生读书。

   5、读到声音了吗?

   6、大家可真会读书啊!书上没写出来的声音你们都能读出来,真了不起!

   7、让我们一起好好读一读,读出原野上热闹非凡的景象!

    ( 根据课文特点,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诵读课文,通过充分地诵读,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并由此欣赏和品味作者那种简练而多姿多彩的表达方式。)

学习  第五自然段

1、其实,北大荒除了一个美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大家再把文中的第5自然段读一读,思考一下。

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

2、师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见课件),讨论。

提出北大仓的名称,更名《北大仓的秋天》。

师相机板书:物丰   大豆摇铃千里金

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

(以上的教学,设计目的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本,以读书为主的理念,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自能阅读,做阅读的主人。)

3、因土质肥沃盛产粮食而闻名世界的“北大仓”,如今正因大量水土流失变得沟壑纵横。有关专家称,如果任其流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基本消失,“北大仓”有可能退化成名副其实的“北大荒”。所以,我们要加强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总结深化,拓展延伸

北大荒,不仅景色美,更重要的是为祖国奉献了那么的宝物,所以作者最后强调:——--------

(师出示课件)齐读。

让我们配上音乐有感情的来朗读全文。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练笔:一到下课,校园里就热闹起来了。              

设计解读:(我所执教的是语文苏教版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的第二教时。课文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令人遐想,表达了热爱的真挚情感。笔法细腻,色彩绚丽多姿。基于课堂认知发展的和谐其核心,鉴于三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环境,我主要通过读读、说说、议议等方法,并且恰当地利用网络,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情趣,使学生在语言文字、实物美景、描摹联想之中,感悟文本的内涵,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理解、感悟的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在课堂中情感的和谐。)123456

 听《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有感
---------张春华
纪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朴实的课堂总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本学期听了她的执教的《北大荒的秋天》一课,同样感受颇多。
一、准备工作充分
课堂伊始,纪老师就用指读词语的方式来检查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们读字读词准确流利,发音到位。三年级的第二课时学习还是要以字词的复习来导入学习,读准字音是项基础而重要的任务,而这堂课中这个环节完成得很出色,这是个良好的开头。而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学生们读书流利且富有感情,在这样的知识基础上,本堂课中就不需要再多花时间来纠正学生字音,让他们练习朗读。并且在他们这么熟悉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来理解课文,就不难了。
二、段的学习方法教授到位
三年级的教学要求明显比一、二年级有进一步的提高,篇章的学习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个新的起点,所以教学起来是个困难,但这并不构成纪老师上课的困难。在教学第四段的时候,纪老师先让学生读全段,思考“本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个问题是低坡,学生通过思考大致能得出是围绕“原野热闹非凡”来写的。然后纪老师让学生划下这一句,渗透了“中心句”这一概念。这个过程是教授学生找中心句的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然后纪老师又让学生再读第四段,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这个环节一来是完成课后第5题的练习,二来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段的能力,教学得步步踏实,使得学生能步步紧跟。
三、板书清晰,巧妙归纳主题
课文的层次非常清晰,除去头尾,2-4段是写北大荒的风景优美,第5段是写北大荒的物产丰富。课文学完,教师的板书写完,但此时纪老师的训练还没有完。老师让学生看着板书上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这个训练在我看来有两点作用:第一,总结板书,归纳主题,让学生观察板书,进一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且学会用一句话来归纳课文;第二,渗透关联词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年级的语言训练不能像一、二年级一样,随意说一句话,只要没有语病就好,而是应该有章有法。纪老师把关联词一渗透,学生马上有抓手。
这堂课给我的启示颇多。总的来说,我认为,三年级的教学需要以基础为主,紧抓不放,同时要详讲知识、细品语言,在此基础上扎实地训练孩子们的说话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堂课中有所收获。
 
 
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同学们明确课文结构,对课文整体把握,明确作者是从“北大荒的天空,小河,原野,物产丰富”几方面来写的。然后纪老师把重点放在“品味词句,想象意境”上来。文中出现了好多表示色彩的词语,这些同学们还是比较陌生的,纪老师通过许多图画和讲解让学生去体会,在结合画面认识了这种颜色后,纪老师还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问学生,“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颜色?”针对这几种色彩,让学生们再说一说,你还知道其他的色彩吗?这样不公让学生体会到了流云色彩的变化多端,美不胜收,也让学生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123456
在学习第三段时,纪老师先带着同学们概括出小河的清美,再让学生通过“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明镜一样“来感受小河的”清澈见底,教师范读,再指名读直到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美为止。 梁静
 
《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写景文章,课文语言优美、脉络清晰,是一篇美文。所以本课的教学应该在学生读通顺、流利的基础上来赏析语言文字的美,并由此进一步感悟到北大荒的美。纪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较好地采用了“读”这个教学方法;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有个别读、齐读、默读等等,学生既不感觉枯燥又在朗读过程中充分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美,尤其是默读的训练是中年级段的新要求,这堂课上老师有较多的指导,相信这也是学生的一个新收获。课堂上,纪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和表达的情,同时也比较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选择文本中有价值的、关键的词语、句子,采取“抽丝剥茧”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指导朗读,这样循序渐进地教学,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吴敬安
 纪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朴实的课堂总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听了她执教的《北大荒的秋天》一课,同样感受颇多。
一、准备工作充分
课堂伊始,老师就用指读词语的方式来检查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们读字读词准确流利,发音到位。三年级的第二课时学习还是要以字词的复习来导入学习,读准字音是项基础而重要的任务,而这堂课中这个环节完成得很出色,这是个良好的开头。
二、段的学习方法教授到位
三年级的教学要求明显比一、二年级有进一步的提高,篇章的学习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个新的起点,所以教学起来是个困难,但这并不构成纪老师上课的困难。在教学第四段的时候,纪老师先让学生读全段,思考“本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个问题是低坡,学生通过思考大致能得出是围绕“原野热闹非凡”来写的。然后纪老师让学生划下这一句,渗透了“中心句”这一概念。这个过程是教授学生找中心句的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然后纪老师又让学生再读第四段,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这个环节一来是完成课后第5题的练习,二来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段的能力,教学得步步踏实,使得学生能步步紧跟。
三、板书清晰,巧妙归纳主题
课文的层次非常清晰,除去头尾,2-4段是写北大荒的风景优美,第5段是写北大荒的物产丰富。课文学完,教师的板书写完,但此时纪老师的训练还没有完。老师让学生看着板书上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用上“不但……而且……”来赞美一下北大荒。这个训练在我看来有两点作用:第一,总结板书,归纳主题,让学生观察板书,进一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且学会用一句话来归纳课文;第二,渗透关联词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年级的语言训练不能像一、二年级一样,随意说一句话,只要没有语病就好,而是应该有章有法。纪老师把关联词一渗透,学生马上有抓手。并且还能用于以后的写话训练中。123456

这堂课给我的启示颇多。总的来说,我认为,二年级的教学需要以基础为主,紧抓不放,同时要详讲知识、细品语言,在此基础上扎实地训练孩子们的说话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堂课中有所收获。

 
  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北大荒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热爱北大荒的真挚感情。
听了这节课我觉得在教学有这样两点特别值得我学习。
一、借助多媒体图画,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北大荒的天空美,美在它的一碧如洗,更美在它的绚丽、丰富,而流云不断的流动、变化更让人感到它的奇幻与神秘。教学时,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了蓝蓝的天空,当学生读好了流云变换的句子时,老师说,老师要变魔术啦,接着,又展现了流云,同学们惊奇地喊着:哇,一道银灰,一道血红,一道绛紫,真好看啊!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了颜色,读好了这一段文字。
二、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体验,读懂、读好课文。
小河美,美在它的清澈见底,更美在小鱼惬意欢快的逆水而游。精读时,纪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打比方的句子,体会小河的清和静,小鱼的出现,使我们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这时,纪老师说,如果你是一条小鱼,你该怎样来读好这句话呢?学生读后,纪老师的评语是:哦,你真是一条快活的小鱼。再读句子时,请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放小电影,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感悟、体验,从而读懂读好句子
纪老师的课上的游刃有余,收放自如,重点突出,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在讲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纪老师采用的以读为经、以悟为纬的教学方法,十分适合本篇课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上,老师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和表达的情,

同时也比较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选择文本中有价值的、关键的词语、句子,采取“抽丝剥茧”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接着指导朗读,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学生接受。

二、课堂结构清晰,条理分明,层层递进,以一条主线“作者介绍了北大荒的哪些景物?哪里最美?”贯穿课堂,重点突出,脱繁就简。

三、我最欣赏纪老师对第四段的处理,“你能从这一段中听到声音吗”这样的问题设计巧妙,而且切中本段的难点,这样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热闹非凡”一词的理解,不生搬硬套,符合新课标“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

四、在理解第三自然段,也就是描写“小河“一段的课文时,老师的引导多了一些情感体验,少了一些理性理解,比较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听《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有感

纪老师教学《北大荒的秋天》,思路清晰,教学流程顺畅。课堂中呈现出的是一种活泼、自主、和谐的氛围。    
首先,纪老师的语言利于学生大胆地“放”。最大限度地在时间上、空间上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去说,让学生在相互地交流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认识,获得学习的技能。要求学生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时,根据多位学生的回答,请学生来判定哪位学生说得好,纪老师再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建构出概括段意的要点。纪老师教学实践成功告诉我们:只有大胆地“放”,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练的机会,才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才能让学生带着自己学习成果,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成功,才能得到老师有针对性的帮扶。更重要的是,纪老师大胆地“放”,唤醒了学生自主意识,激活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得到落实。也就是“变先教为先学”。123456
  其次,纪老师的语言 “扶”在目标达成上。在本课的教学上,学生细细品味作者写的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美在何处时,纪老师在学生自品感受不深时,运用范读、举例、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的色彩美、层次美、变化快。另外,纪老师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还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读懂课文的方法等。在本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出概括段意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后,总结出“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美”的学习方法等。总之,纪老师的课善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言文字自身的规律,还善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言文字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会学。
  总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纪老师的教学语言成了一门学问,我们要力求做到纪老师那样:言不烦、少而精,让每一句话都落到实处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75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