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孙中山活了多少岁_“孙中山破陋习”教学案例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对比中体会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孙中山的姐姐是位怎样的女孩子?
生:我从第一小节知道孙中山的姐姐是个活泼能干的孩子。
师:因为姐姐的活泼能干,所以孙中山——(学生接读:喜欢自己的姐姐。)尽管家里很穷,可是有姐姐陪他玩,更有姐姐动听的歌声陪伴,他们的童年多快乐啊!来,我们把这种快乐通过我们的朗读体现出来。
(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师:快乐就这么一直延续下去吗?
师出示“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
指一生读,读完问:对这段文字有疑问吗?
生:有。前面姐姐和孙中山还是快乐的唱歌游玩,怎么一下子就没有了姐姐的笑脸、歌声了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姐姐变得这样?
师:很好!通过对文字的朗读,能从文字中产生问题,这就是读书,这就是用脑子在思考。就请大家带着这些疑问默读课文2到7小节,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孙中山看到的情形;用曲线画出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用小圆点画出妈妈为姐姐缠足的理由。)
交流:
孙中山看到的情形
“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见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指一生读,读完问: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到了什么?
生:我读到了姐姐的痛苦。
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了解到的?
生:我是从“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中感受到的。因为如果缠足不痛苦的话,姐姐就不会眼泪直往下流。
师:请你读好这两个词。
生读得很到位。
生:我也知道姐姐很痛苦。我是从“长长的”、“一道又一道”这两组词知道的。
师:是啊,缠足的布条要4到5米,把姐姐的四个脚趾弯曲在脚底下,然后用这长长的布条给紧紧缠住,多么难受多么痛苦啊!也请你读出姐姐的这种痛苦来。
生第一遍读,可以,在老师鼓励下,第二遍读,读得很到位,全班小朋友在他的带动下,投入情感地读了起来。
师:读完,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我想知道“缠足”是怎么回事?
师播放图片展示那时候妇女穿的鞋子——弓鞋,以及缠足的具体做法,让学生看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感受到缠足对妇女的极大伤害。回过头再读这段话,学生的感受又加深了。

教学反思
《孙中山破陋习》讲述了中国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自己的姐姐被迫缠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选废除缠足陋习的事。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孙中山姐姐缠足前的活泼能干,缠足后的肉体及心灵上的痛苦,强烈地控诉了辛亥革命前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残害,字里行间讴歌了中国苦命先驱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的独立人格,坚决与封建气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
      全文共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孙中山小时候喜欢活泼能干的姐姐。第二-第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写了孙中山的母亲受封建习俗的影响,强行给孙中山的姐姐缠足,他的姐姐从此失去了欢乐。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第八自然段写辛亥革命后,担任临大总统的孙中山首先废除了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课文思路清晰,层次清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姐姐缠足前后鲜明的对比,我抓住文中的关键词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来深切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12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发展积累语言,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修改化行为,不应拿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主要是孙中山与他妈妈的人物对话,感情真挚动人。在教学中我用较多时间进行朗读训练,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的情感。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给学生讲讲缠足的事,想一想孙中山当时的心情,到最后想对孙中山说些什么?等练习说话的环节。这些说话练习,力求激发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53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