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教案第一课时|放飞蜻蜓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人物导入,初步感知人物形象。5
1、上课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字,谁会念(1人),这个字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请同学们拿起手,和老师一起写,左边耳朵旁,右边-----里面的一竖不能出头。一齐读。谁来为“陶”组组词?
这个“陶”还可以成为一个姓,我们再来认识一个人,一个姓陶的名人,(板书:陶行知)(你来念指读2人)
2、出示画像,这就是陶行知。课前,我请同学们去查阅他的相关资料,谁来介绍?
陶行知一生最伟大的成就就是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毛主席陈赞他---,郭沫若也这样赞他:----陶行知受到世人的尊敬,让我们也尊敬地喊一声:陶行知先生。
3、陶先生可喜欢孩子了,为小朋友编了很多儿歌,我们曾经学过的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就是他编写的,谁来背给大家听---(指生答) 你背得真好!
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关于陶先生和孩子们的故事。板书:放飞蜻蜓,一起读。
二、一读课文,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5)
(一)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请大家打开课本,再大声地读一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二)我先请这五位同学依次来读课文的一—五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
 1、指5名学生读1-5小节。
相信这两个词语难不倒你们,出示句子,你来读。
这里的三句话该怎么说才是七嘴八舌地抢着说?(指生答),四人一小组来练一练。
(指小组读)你抢着说,他抢着说,大家争先恐后地说这才叫-----七嘴八舌地抢着说(齐读)
2、谁来读第六小节?(指读)(老师评价--你读得又正确又通顺)
出示:田埂  苍蝇  蚊子
这里有三个生字。轻声读读,读音上需要注意什么?
埂、蝇是后鼻音,-----还应注意什么?看谁观察最仔细?苍蝇 、 蚊子读轻声,谁来读准这三个词语。我们一起读。
老师再来考考大家,出示“孑孓”这个词怎么读?指读2人
孑孓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图片,这就是孑孓,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里,也是害虫。
3、我请这一组的四位同学来读7-10小节,其他同学仔细听
老师发现你这一句话读得特别好?再读一遍,哪一位学生也愿意读?
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呢?”继续读(8—10小节)(读错的地方及时纠正)
在预习朗读时,哪一句话你觉得很容易读错?---读课文时,不能漏字也不能添字,一起读。
这里还有一组词,我请这一组同学开火车读(出示:掌握  据说  结构  复杂)(2组)
这四个字在书写时,你们认为哪一个字最容易写错? 怎么记住它呢?有一个词语叫“日复一日”,所以这个复的中间是个日字,举起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个字。这个日很懂得谦让,要把它写得扁些。
  4、最后一小节我们一起读。(指生读)
三、二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5)
同学们经过课前认真的预习,把课文读通读正确了,那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我先请一个同学再读一读课题,指读
  1、我请男同学来读第一小节,女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小节写了什么?板书:捉蜻蜓
3、可是,我们知道最终孩子放飞了蜻蜓,(板书:放蜻蜓)找找看,哪一小节中知道的?
2、(出示第十一小节)哪一句话描写了放飞蜻蜓的情景?(指读)最后孩子们把蜻蜓放了(一起读)123
3、引:孩子们起先捉蜻蜓,后来又放飞了蜻蜓。那么2—10小节又讲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10小节,边读边思考。(生交流,师概括)(板书:谈或说)谈蜻蜓
4、根据板书,谁能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指名说)---生说得不简洁,师引导:课文先讲了---这是起因,接着讲了-----这是经过,最后讲了----这是结果。
我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出来。谁再来简洁地说说本文的主要意思。(再指名说)
四、三读课文,认识蜻蜓 (12)
1、陶先生和孩子们都谈了蜻蜓的哪些知识呢?再读一读课文,用直线划出有关蜻蜓知识的句子
2、谈到了哪些?
 (1)、生:谈到了蜻蜓吃的食物。
----(指名读)出示: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
(一只蜻蜓一小时吃多少只害虫?一年吃多少害虫?) (一只蜻蜓幼虫一年能吃3000多只孑孓!你体会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夸夸这位捉虫高手。)
过渡:还谈到了什么?
(2)、生:还谈到了蜻蜓的尾巴。出示: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指读、齐读)
读书要学会做记号,你会在哪些关键词下面做记号呢?(交流)(出示图片,这就是蜻蜓,它的尾巴---- -)
引读,这些关键词写出了蜻蜓尾巴的什么?这两个词写出了尾巴的----特点,这两个字写出了---作用 (我们把特点、作用这两个词语写在关键词下面)(读读句子,写写体会,这就叫批注,是读书的一个好方法)
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蜻蜓的尾巴作用真大。一齐读。
过渡:谈完了蜻蜓的尾巴,还谈到了蜻蜓的什么呢?
(3)、生:还谈到了蜻蜓的眼睛。(出示,指名读)这双眼睛有什么特点呢?同样请你在关键词下面做记号(生圈关键词)蜻蜓眼睛的特点是----引读,可以看清---写的是作用。(生交流)同样把这两个词写在关键词旁边。
出示图片,这就是蜻蜓的眼睛,第一眼看到,你觉得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但一只大眼睛里有多少只小眼睛?,你觉得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它可以看清----,甚至可以看到千米之外的同类。你觉的这又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蜻蜓的眼睛可真独特!女生读,是呀,蜻蜓的眼睛真是神奇!男生读
3、师生引读: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蜻蜓是除害飞行家,(点红,读),尾巴作用大(点红,读),眼睛更是神奇(点红,读)。
4、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知道了蜻蜓的很多知识,你能用这个句式完整地说一说吗? 指生答。(出示句式:从陶行知先生的话中,我知道了-----知道了------还知道了-----)(指生答)
这位学生表达得很有条理,先说了蜻蜓吃的食物,接着说了蜻蜓的尾巴,最后说了蜻蜓的眼睛。
5、去掉文字,同桌间再练练,比比谁说的更有条理,更通顺。
6、陶行知先生给孩子谈到的蜻蜓知识还真不少,我们一起来读这两段话。
四、三读课文,揣摩表达方法(3) 
那陶先生仅仅就告诉我们这些知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陶先生还给我们介绍了蜻蜓很多有趣的知识。
那我们也来学学陶先生,讲讲蜻蜓的知识。怎么讲呢?我们再读这两句话。陶先生在介绍蜻蜓尾巴和眼睛时,都是先介绍----特点,再介绍了---作用。
出示图片,其实蜻蜓的翅膀也很神奇,如果现在请你来介绍,你也想怎样来介绍呢?---从特点和作用两方面来介绍。(点击) 123
小结:今天,通过陶先生的介绍,我们不仅了解了蜻蜓,还学会了怎样去介绍蜻蜓,我们真的要谢谢陶先生。那陶行知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堂课,我们就进一步认识他,了解他。
五、作业
1、请你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蜻蜓知识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3、查阅相关资料,模仿陶行知的介绍,介绍蜻蜓翅膀的特点和作用。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41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