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庐山风景图,老师简介庐山。引入课题。
2、生闭眼想象,师创设情景,仿佛把学生带到了庐山。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初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在庐山看到什么?
2、大声朗读课文二自然段,想象画面。
3、说说看到了几幅画?分别是什么?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画面,找到相应的句子,美美地读给同桌听,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5、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四个比喻,并相机指导朗读。
①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抽读、理解“笼罩”、指导朗读)
②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同桌读、指名读)
③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理解“茫茫”、师范读、自己练读、齐读)
④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理解“天幕”、齐读)
6、师版画几种姿态的云雾,让学生用“像”来说清楚什么位置的云雾像什么。
5、师总结,揭示中心句。理解“千姿百态”。
过渡:这静态的云雾已经让我们心动,倘若有风吹来,云雾便忽聚忽散,忽浓忽淡,更加神秘莫测。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看看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理解“瞬息万变”。
   2、再读课文,勾出描写庐山云雾变化快的词语。
   3、学习书中的第一个变化。(抽读、指导读、男女生读)
   4、学习书中的第二个变化。(自己边做动作边读、齐读)
   5、课件出示各种各样云的图片,生想象云的样子,补充在段尾。
四、指导背诵二、三自然段。
   课件出示与二、三自然段相应的图片,生根据图片的提示背诵二、三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理解“流连忘返”。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课后拓展
   课件出示描写庐山风景的诗歌。(自读、齐读)
七、作业
    老师推荐《黄山云海》《阿里山的云雾》两篇文章,请学生在网上找来读一读。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二、三自然段。理解“千姿百态”“笼罩”“瞬息万变”“流连忘返”等词语。
2、认识中心句,学习用比喻句说话。
3、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33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