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的学问教案第二课时_26.剪枝的学问(第二课时)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6.剪枝的学问(第二课时)
                                       黄蕾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的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要做有心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26课,齐读课题:《剪枝的学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我”前后几次进入桃园?分别在什么季节?指名说
2、那么,这三次游园,给小作者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呢?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朗读课文,画出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语句。指名读
适时评价
相机板书: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二、精读课文
  师:让我们先跟随作者来体验第一次进桃园的经历。
第一次进桃园(冬季)
1、出示: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奇地走进桃园,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指名读)
  2、“我”为什么满怀好奇呢?
a.看见王大伯他们在剪枝(谁有不同看法吗?)
b.因为王大伯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你从课文哪里得知的?读第一自然段)
  (1)“总是”是什么意思?(一直、始终)
  (2)王大伯是个什么人啊?(种桃能手)他的名气还很大呢(远近闻名)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吗?(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3)师小结:王大伯可真不简单,谁来夸夸鼎鼎大名的王大伯?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相机评价
3、师引导:文中的“我”满怀好奇,如果是你,此时王大伯就在你面前,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你种的桃子为什么总是那么大、那么甜?那么大、那么甜的桃子究竟是怎么种出来的呢?……)
是呀,他的桃园里有什么“秘密”呀?满怀好奇的“我”进入桃园后,怎么又“一脸疑惑”呢?(指板书)
4.到底“疑惑”什么?
指名说。文中的这句话正表达了“我”心底的疑惑。
(1)点课件。指名读
(指导朗读:不紧不慢,不像在着急;有点着急了,再读;读得真好)
启发:你明白着急的原因吗?一般人都认为枝多,花就多,果实才会多呀。难怪小作者从“满怀好奇”转变为“一脸疑惑”
(2)对于我的一脸疑惑、着急发问,王大伯是怎么说的?
6.点课件,出示王大伯的话,指名读。
同学们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点出重点词语,谁再来读一读?
(那些看似粗壮的枝条,其实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是无用枝;这些枝条不但无用,还有害,一定要剪掉;无用枝到了春天会疯长,夺走养分。)
7.刚才提到的“疯长”是什么意思?(指导回答疯狂地长、不停地长、拼命地长,长得满树都是树枝。)
8.在王大伯看来,那些多余的枝条都应该剪掉,难怪小作者在冬季刚进桃园时就看到了这样的场面。(出示课文插图)
谁能把图上的内容描述一下?
(指导看图,指名说:王大伯面带微笑,一手拿剪刀,一手握住枝条,细看这枝条挺粗壮的,但王大伯准备剪掉它。)
9.课文第二小节有描写王大伯剪枝的语句,谁来读一读?123
启发:从这句话,同学们体会出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咔嚓咔嚓”、“剪刀挥舞”说明王大伯的动作多么娴熟啊。
而哪些该剪,哪些不该剪,王大伯的心里似乎都有谱儿,你觉得王大伯?(经验丰富)
是呀,一眼就能区分“有用枝”和“无用枝”,王大伯可真是慧眼识“枝”!
10.谁有兴趣来扮演经验丰富的王大伯,读一读他的话。
指名读第3小节王大伯的话
评价:“来年就*它们结桃子啰”这句话说得真有信心!(信心不够,谁再来充满信心地读一读。)
追问:王大伯怎么这么有信心的呢?(丰富的经验)注意他说话的动作了吗?(抚摸)示范动作,大家从“抚摸”这个词能体会出什么?(把这些枝条当作宝贝;是对留下的枝条的珍爱)
师:是呀,留下的枝条,实际上留下的就是希望。
11.过渡:而小作者呢?他由一脸疑惑,出现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指板书:将信将疑)
“将信将疑”的意思?(指名说:一半相信,一半怀疑)他为什么将信将疑呢?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经验丰富,他的话不会错的;剪掉了粗壮的枝条,桃子不就少了吗?)谁来读一读小作者心底的疑问。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注意指导读出将信将疑的语气,我听出三分怀疑了,谁再读)齐读
  第二次进桃园(春天)
   1、桃树冬天剪枝,春天呢?(开花了)同学们想去春天的桃园看一看吗?
(1)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说说看,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耳边又听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说话)相机评价
(2)让我们来看看桃花盛开的样子吧!出示桃花盛开的图片。春天的桃园可真美、真热闹啊,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愉快、兴奋)让我们带着这愉快的心情把这美好的画面读出来。齐读
2.看到这么美的景象,此刻“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文中有句话点明了,谁来读读?指名读,评价:听出了几分盼望,再热切些,重读“早日”)
第三次进桃园(夏季)
1.师:小作者的愿望实现了吗?自由读第5小节。
2.课件出示桃子成熟图片。瞧,这就是王大伯家桃园的桃子,长得怎么样?(指名说,从两个方面说,多:挂满了桃子。好:把桃子比作胖娃娃,可见桃子多么的饱满、水灵、鲜嫩、可爱。引导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看到了这些桃子,“我”的心情怎样?指板书(又惊又喜)
3.“喜”的是什么?(桃子丰收了)
惊讶什么?(王大伯的话居然一点没错,他的“剪枝”果真实现了丰产,他的预料完全变成了现实!)
谁能带着又惊又喜的心情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指名读
4.同学们,小作者除了看到丰收的喜悦,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呀?(启发:好好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5.指名说。启发:原来小作者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呢,这个道理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点课件
 6.再来读读王大伯的那番话。课件出示
自由读,引导回答:同学们发现是什么道理了吗?(引导回答:为了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实,就一定要舍弃没有用的枝条,甚至是果实;虽然枝条减少了,但是果实增加了;所以说有时候“减少”并不是坏事,而是为了“增加”;只有去掉无用的、有害的,才能得到更多的、更大的)相机板书:“减少” “增加”
7.同学们,学习了课文我们了解了剪枝的学问,听了录音,知道了白果结得太多也要去掉一些(生活中的知识真是太多了;有些知识可以从书本上学,但更多的知识我们要到生活中去发现……)123
相机板书:生活处处有学问
三、总结全文
师生:我们跟随小作者三次游历了桃园,经历了由好奇、疑惑、将信将疑到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过程,明白了“减少”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的道理。(相机完整板书)
我们要向课文中的小朋友一样,不仅从书本上学知识,还要从生活中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进步、获得成功。
最后,让我们齐读这句话,牢记这句话吧。
点击课件: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四、作业:请将文中有关心理活动的句子摘录在“采蜜本”上,并在课后留心积累这方面的词句。

板书:         26  剪枝的学问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减少”  “增加”
将信将疑       生活处处有学问
又惊又喜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95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