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缤纷田园综合体项目]花语缤纷——《练习7·学用字词句》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构想】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练习7》中的学用字词句部分,是一项把识字、阅读、写话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关花的综合练习。练习有三大内容:一是认花卉、识花名再连线;二是读谜语猜花名;三是用几句话写写自己喜欢的花。教材在练习设计上体现了从字词到句、从读说到写循序渐进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在学习时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进行看、想、品、猜、写一体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使他们获得立体的语言信息,充分再现花团锦簇的美丽情境。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用心灵去感受花的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花的美。
  【教学目标】
   ⒈认识郁金香、樱花、杜鹃、昙花、牡丹几种花卉。
   ⒉通过猜谜感受花的独特特点。
   ⒊抓住特点,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
   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受花的美丽芬芳,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抓住特点,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幸运搭档:
    上课之前,学生玩幸运52的《幸运搭档》游戏。教师先明确一下游戏规则:在大屏幕的三大类物品中选择一类进行竞猜。一人说,一人猜,说的同学可以用手比划,用动作表示,但更重要的是把物品的特点说清楚说明白。在规定的60秒内猜的同学猜出四个算顺利过关。
    ●以学生熟知的幸运搭档作为课前游戏,既带给学生亲近感,更重要的是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作铺垫,让学生知道要抓特点猜花、抓特点写花。
  二、填字激趣。
    刚才进行的幸运搭档游戏吸引了我们很多同学想参加。这样,我们再一起来玩一个填字游戏。
  ⒈出示:()团锦簇
      百()盛开
      春暖()开
      锦上添()
    学生试着填成语,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这些都是关于花的成语)
  ⒉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花字的成语吗?
  ⒊花是美丽可爱的小精灵,它以它独特的芬芳、绚丽的色彩、各异的形态点缀着我们的世界,芳香着我们的生活。你们看,这是漂亮的紫荆花,圣洁的百合花,娇艳的玫瑰花,还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今天的这堂练习课,就让我们走进纷繁的花的世界。
   (板书:花)
   ●以填字游戏导入本课学习,这样做,一是为激趣,其次是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积累词汇。在感受花的美丽的同时,欣欣然走进新课的学习。“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三、初识花卉。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全世界有花卉几十万种,这其中很多都是我们见也没见过,说也说不上名儿来的花。老师这儿就有几种花卉的名称,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⒈(出示)自由地读花名,注意读准字音。
   ⒉指名读。随机评价。
   ⒊和这些花相配的还有五幅美丽的图片。(媒体展示)不过次序给打乱了,你能认出它们分别是什么花并用线连起来吗?行不行?
   ⒋学生先试着自己在书上连连线。
   ⒌这些花同学们有的认识,有的也许很陌生,谁愿意当一回小老师,到上面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花。(指名上台说说。)123
    ●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凭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去探究问题,并有所发现,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交流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彼此间的知识达到互补。
   ⒍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对几种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还有几种不够了解,这样,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下。(媒体演示)
    ⑴这是荣华富贵的牡丹,它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卉。花形硕大,色彩艳丽,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是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国花。
    ⑵这是昙花,它只在寂静的深夜静静开放,雪白的花朵如茶碗,只开放四个小时便悄然消失,一般人很难欣赏到它的美丽,所以就有了“昙花一现”这个词。
    ⑶这是郁金香,它盛产于荷兰,花朵有的像荷花,颜色多而美。
    ⑷这是杜鹃,我们这儿常见的花朵,被称为“花中西施”。也是我们无锡市的市花。
    ⑸这是烂漫的樱花。春天,白的、粉的樱花满树开放,远远看去如同一片灿烂的云霞。
    ●媒体的演示是诗画乐的融合。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受花的美丽芬芳,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也为后面的写话作铺垫。
   ⒎学生带着对这些花的喜爱美读词语。
  四、猜谜识花。
   ⒈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花的美丽,现在没有图片,只是一则小小的谜语,一段文字的描述,你的脑海中还会浮现花的样子吗?
   ⒉出示谜语①②,自由读读谜面,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⒊学生抓特点猜谜语。
   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花的谜语,也来考考大家?
   ⒌出示教师自编的谜语③,学生自由猜。
     一种花,岸上开,
     风吹雨打都不怕。
     颜色鲜艳人人夸,
     点缀风景美如画。
   ⒍这则谜语的谜底还真不少,其实呀,这是老师自编的一则谜语。因为没有说清某一种花的独特之处,所以没有唯一的答案。看来,要介绍清楚一种花,必须抓住花的独特之处。一则谜语是这样,一段话也是这样。
   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描写花的片段,你还记得吗?
    学生回忆背诵课文中描写花的片段(《花瓣飘香》、《荷花》、《槐乡五月》)感受花的特点。(媒体相应出示)
    ●谜语往往以精练的语言写出事物的特点,猜谜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充分感受谜语的语言特点,悟出写话时要把握的重点——抓住特点写。而对课文旧知的复习则是给学生后面的写话提供例子。
  五、课中游戏。
    猜花:
   ⒈读了这么多,说了这么多,不知你是否已经感觉到了,要想把一种花介绍清楚,就一定要抓住它的独到之处,花形、花香、花色还有你对它的独特感受。
     完成板书:形、色、香、感受……
   ⒉让我们再次走进幸运搭档游戏,一起来说花、猜花。(媒体出示)游戏竞猜。
  六、尝试写话。
   ⒈刚才我们赏花、猜花、说花,现在也要来写写花了。
   ⒉你最喜欢什么花?
   ⒊每个人对花都有自己独特的一份喜爱,就请你用几句话写写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出示要求,学生练写。
   ⒋交流。把自己喜欢的花介绍给大家。
    ☆对写得好的,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问问:你最欣赏他的哪些地方?123
    ☆如果学生以谜语的形式或没写出花名,可以让大家猜花。
    ☆对不是写得很好的,可以引发大家讨论:如果让你来写这花,你还准备写什么?
   ●语文是一门开放的课程,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而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载体是有限的、单一的。因此,教师要“跳出教材用教材”,把教材变丰厚。回忆学过的相关课文、玩幸运游戏猜花,这些都是为学生写好服务的。
  七、拓展延伸。
    其实人们对花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它绚丽的色彩、多姿的形态,更可能是因为花的独特品质、因为花丰富了我们的情感。课后让我们一起找些描写花的诗文读读背背,相信你还会有很多收获。愿花的色彩、花的芬芳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生活乐趣。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的课外延伸是学生语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教学沟通了课堂内外,拓展了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教学后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应该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设计体验性和探究性的专题。作为苏教版教材的一个特色的重要体现,单元练习突出了综合性,设计非常新颖。板块化的结构,儿童化的提示语,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作为练习内容,为练习教学提供方便。
  本文教学围绕“花”这一主题,为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打破教材原有体系,从“识花”、“赏花”、“猜花”到“写花”,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种训练方式,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
  借助主题,进行言语训练。
  言语训练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同样,单元训练中也要紧扣言语训练。“认花卉、识花名”—“读谜语、猜花名”—“几句话写写自己喜欢的花”遵循从字到词到句段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言语实践悟得如何恰当进行语言表达,在认识上、情感上习得和积淀语感,从炼字的角度品位语言,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
  借助主题,丰厚语文实践。
  根据练习的内容,设计多种多样的关于“花”的体验性活动,把教材内容“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觉得原来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况下,进行语言的学习、推敲。给学生指出一个个路径,和“花”相关的谜语、课文旧知、古诗词……让学生能够进行更丰富的语文实践,习得和积累语文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
  借助主题,挖掘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将“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这种“品位和情趣”应当是“实践的”。而不能仅“停留在认识阶段”,所以挖掘单元练习课的文化内涵,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主题的建构完成了语文教学走向文化追求的夙愿。对“花”的多向度的拓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花”的形象,体味“花”带来的美感,引导学生进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情境。这种拓展延伸和课堂文本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从而让语文教学从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与技能训练走向基于特定的汉语文化情境来设计教学,它将直抵学生的内心,在他们的心灵上播下文化创造的种子。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91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