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打碗碗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份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如释重负、安然无恙”等词的意思。理解小作者摘、藏打碗碗花后的心情变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能力。
   情感目标:进一步体会小作者的善良。初步培养遇到问题,敢于探索和实践,相信科学,不迷信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小作者摘、藏打碗碗花后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学习第8自然段。
   1、我们今天学习《打碗碗花》中“藏花”那一段,是第几段? (第8自然段。)
     请大家边读边找出写心情变化的词。
     (自学,划词)
   2、交流(紧张一如释重负--自信不疑)
   3、读读写写“我”紧张的语句。(生读)
     你们研究了哪几个词? (“一声不吭、担心、骤然”。)
   4、这“骤然”什么意思?(一下子!)
     那小作者为什么那么“紧张”,那么“担心”? (1、担心碗打破被外婆骂。2、她担心的是"打碗碗花"真的有那么坏的"心眼"。
   5、2(因为小作者,你,我,我们大家都不希望它有那种坏名声。)
   6、你从中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小作者?(小作者很善良,希望这花儿的心灵与外形一样美好。)
   7、你还可以从哪里她很善良?
    “如释重负”。小作者将打碗碗花的坏名声当作重负,一直压在小小的心上,现在放下来了。
    哪个词是“放下来”的意思? (“释”。)(书空)
    出示填空:小作者()是因为一顿饭吃完,那碗()(如释重负安然无恙)
    (完成填空,并读词,“恙”)
    你能自信不疑地告诉大家吗? (朗读指导)
   8、能用(如释重负、安然无恙)等词联系课文的内容写句子吗?
    (思考、作业、交流)
    例:“打碗碗花,不打碗!”我小小的心(如释重负)。
    我的好奇心让我违背了外婆的警告。打碗碗花不打碗让我如释重负。
    打碗碗花安然无恙,消除了我的疑虑,我要自信不疑地向人们大声宣告:“打碗碗花,不打碗!”
  二、学习第一段。
    我们还没学习第一段呢,读读,想想,这一段主要吗?
   交流汇报
    (1、“荒地”、“野花”。荒地上才有野花。2、“石人石马”、“怪模怪样”的地方,长出一种野花,挺怪的,增添了神秘感。3、荒野地上有灿烂的野花,所以是孩子们的乐园,暗示这花本来应该是美好的!
    小结:你们真会学习,将我要说的全说了。孩子们喜欢大自然,喜欢美丽的野花、喜欢无拘无束的玩耍,我想,作者就是这个意思吧。来,我们将小作者的快乐读出来!
  三、学习最后一段。
   1、读最后一节,你能将作者始终不明白的问题说明白吗?
    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讨论交流
    应用“赞美的语气”来读,因为打碗碗花是那样美丽、可爱;
    应用“惋惜的语气”来读,因为美丽的打碗碗花人们却给了它一个怪名字;
    应用“疑问的语气”读;
    应用“伤心的语气”读----
   2、为什么给“打碗碗花”起这个名。
    (讨论,并交流)
   (1、可能是人们为了让花儿开得好,开得盛,不希望人们去采它,有意想出这个名字。2、可能是因为它的样子像碗,人们想出这个名称。3、可能这花有毒,人们伯小孩中毒,所以取这个名字吓孩子……12
   3、大家的分析都很有道理。大家的想象很丰富,到底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去查查资料。
   4、我们给它改个名,好吗?
     我们给它写个声明--证明它“不打碗”
  四、作业:
    为打碗碗花写一个声明。题目为《我的声明》。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将信将疑”、“自信不疑”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2.读懂课文最后一小节,练习说话。
   3.与科常相联系,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的命名方法。
   4.学习文中“我”对事物好奇,勇于探求的精神;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探究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网页下载。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出示课题,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或课文中的词句来介绍一下打碗碗花。
  2.朗读全文。
  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阅读重点语句,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1.出示:
  (1)我将信将疑地看着外婆,她脸上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2)如果她再提起,我可以自信不疑地回答:“打碗碗花--不打碗!”
  2.用学过的方法重点理解“将信将疑”、“自信不疑”。
  复习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联系已有的旧知识理解词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围绕词语提几个问题,然后理解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将信将疑”
  (1)用已有知识理解“信”、“疑”。
    听记有关“将”的解释,理解“将”,整体理解词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提几个问题,理解“将信将疑”在文中的含义。
    相信什么?怀疑什么?为什么相信?为什么怀疑?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指导朗读。
    通过阅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帮助理解该词的含义。
  #理解“自信不疑”
   学法同上。
  小结;通过对这两个词的深入理解,我们读懂了小女孩怎样从将信将疑到自信不疑的过程,体现了她不轻信别人,敢于怀疑,非把事物弄明白不可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三.阅读课文最后一小节,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1.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
    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话有几层意思?这时候,小女孩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指导朗读这一节,读出语气。
  2.小组讨论:人们为什么给这么美丽可爱的花起了这样一个怪名字?
    小组合作;给打碗碗花取个好听的名字,并说明理由。
  3.交流。
    小结:我们读懂了课文,猜想了“打碗碗花”这个怪名字的由来,还动脑筋给它取了好多好听的名字,收获真不少。
  四.跨学科综合学习
  学生分组上网,认识各种花卉,了解花卉取名的一些规律。
  五.说话练习
  模仿课文最后一小节(一问句一叹句),进行说话训练。
  说话内容:
  (1)老人们常把月食说成是“天狗吃月亮”(多媒体出示月食形成图和训练句式)
  (2)麦粒肿俗称偷针眼,有人说这是因为偷了别人的针才生这种病的。
  六.布置研究性长期作业和课后练习
  1.生活中,人们对一些现象有迷信说法和不合理的解释:
  (1)看到公鸡学母鸡叫不吉利;
  (2)突然打喷嚏,是有人在想你……
    像这一类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想不想像课文中的小女孩
    那样去弄明白呢?请你找个感兴趣的问题去调查研究,把过程和结论告诉大家。
  2.完成课后练习--4.把句子写具体。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81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