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性 让课堂鲜活起来 《圆圆的沙粒》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弘扬个性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由于知识经验、个性气质不同,因此各人阅读存在差异,对文本的敏感、判断程度也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态下,对同一文本的感悟也不尽相同。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鼓励思维驰骋。在《圆圆的沙粒》教学中,我努力营造和谐、自主、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提供给学生个性学习和阅读的“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引领学生多角度、多创意的朗读,培养其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下面,以《圆圆的沙粒》这节课的若干个教学片断为案例,试分析如下:
    片断(一)整体导入,初步感知
师:一颗圆圆的普通沙粒居然能变成一颗美丽的珍珠,这到底是一颗怎样的沙粒。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读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生(读完后,纷纷汇报):我觉得这是一颗自信的沙粒
                       我觉得这是一颗坚定的沙粒
                       我觉得这是一颗勇敢的沙粒
                       我觉得这是一颗普通的沙粒
                     ……
师:看来,对于这一颗圆圆的沙粒,同学们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但是光有这些感受是不够的,请你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想想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这些的?请你用笔把它划一划,再把划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理由,待会儿咱们一起交流。
片断(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品读。
学生自由地读书后,纷纷举手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出示句子:
一颗圆圆的沙粒十分真诚地向同伴们说:‘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材。’
生:这个句子我体会出这是一颗勇敢的沙粒。因为它原来是一颗很普通的沙粒,现在居然想变成一颗珍珠,所以我觉得它很勇敢。
师:此时你就是这一颗沙粒,请带着你的勇敢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我是从这个句子中的“有用之材”体会出这是一颗有理想的沙粒。
师:你很会读书,能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来谈体会,请教你什么是“有用之材“?
生:“有用之材”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指沙粒要变成珍珠。
师:是啊!变成珍珠是沙粒要奋斗的目标,可见,这是一颗多有理想的沙粒啊!你们瞧,相同的句子读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读的时候可要注意这个词哦。请你也试着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齐读)
师:你还从哪些句子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汇报):
出示句子“可是,圆圆的沙粒已经下定了决心,坦然地钻进了蚌壳里。”
生:我是从“下定了决心”体会到了这是一颗坚定的沙粒,因为前面提到同伴们都在嘲笑他,但他还是“下定了决心”,钻进了蚌壳里。
生(迫不及待地):我还从“坦然”这个词,体会到这是一颗坚定自信的沙粒。
师(追问):什么叫坦然?
生:我查过字典,“坦然”是指心情平静。前面课文说到同伴们不但不理解,反而嘲笑圆圆的沙粒。在这种情况下,沙粒仍坦然地钻进蚌壳,所以我觉得这是一颗坚定自信的沙粒。
师(惊喜):你真会学习,能抓住重点词语并联系上文来谈自己的体会,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要多向他学习。你说得真好!一定能读得更好!有信心吗?请你读。
师: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同伴们的嘲笑,那么同伴们是怎么嘲笑沙粒的?请大家找找相关的句子。
生(汇报):出示句子123
“变珍珠?哈哈,异想天开!”
“啊呀,从今以后,他再也看不见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听不到滚滚的涛声了!…”
“他简直是把自己关进了牢狱,太可怕了!…”
师:仅仅是嘲笑吗?请你们再用心地读一读这三个句子,想想,从中你还能体会出什么?
生:我从“啊呀”可以体会到同伴们在可怜沙粒,因为沙粒钻进了蚌壳,他就见不到美丽的阳关,就是它从此的生活是黑暗的,再也看不到美景了。
生:我觉得同伴们是在惋惜它,因为沙粒一旦钻进了蚌壳,从此以后它就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松地躺在沙滩上享受着美丽的阳光,它将生活在黑暗中。它这是自讨苦吃,所以我想同伴们是在惋惜它。
生:我从“他简直是把自己关进了牢狱,太可怕了!”这个句子,体会出同伴们认为它很愚蠢。
师:牢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生:没有自由,没有光明,吃不饱,穿不暖,只有傻瓜才会把自己关进牢狱,所以说它很愚蠢。
    ……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对于这些句子,同学们都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现在把你们体会到的这些感受通过你们的朗读表达出来。你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开始吧。
片断(三)自主想象,加深感受
师:……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这样一颗圆圆的沙粒,在这漫长的几十年的岁月里,你会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生:我会在想,不知道我的同伴们过得怎么样,它们会想我吗?
师:你想同伴们了,为什么?
生:因为我独自一个人躺在蚌壳里,我很寂寞,很孤单。
生:我觉得很痛苦。
师:能联系查过的资料具体说说吗?
生(纷纷举手);珍珠液一直裹着我,越裹越紧,我不能呼吸了,我感到很难受。珍珠液一直摩擦着我的身体,我感到很痛苦。
师:你用到“一直”,能具体说说时间有多长?
生:书上说到“几十年过去了”,可看出时间长。
生:从“……也可以看出时间很长。
师:这样难受、痛苦的日子是要经历几十年的岁月,你后悔了吗?
生:没有。
生(禁不住站起来):我想用冰心奶奶说的话来形容这颗沙粒“成功的花儿,人们往往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师(激动):是啊!当人们见到如此美丽的珍珠,是否想到了它们在背后付出了都大的艰辛。
生:我真正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分析:
《语文教学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上教学设计,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景,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主品读、自主想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来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以学生的自己独特的见解取代统一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教学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活学生灵性服务,具体表现为:
 1 感知个性化
个性化阅读期待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文本阅读无定势,也无唯一答案,人人有个性化见解,人人读自己的文本,正是个性化阅读所追求的,如在片断(一)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这是一颗怎样的沙粒,请用一个词来概括,学生自读文后,用了各种不同色彩的词汇:自信、坚定、异想天开、123
普通等等。我尊重保护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从文中找句子说理由。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在各抒己见中,放飞了心灵,驰骋在广阔的学习空间,不仅个性得以发展,能力更是得以提高,而且,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2 朗读个性化
朗读就是每位学生感悟文本之后的真情倾诉,朗读中所体现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通过朗读来表达出来。如片断(二)教学中,学生对同伴们说的话都有自己不同的感悟。嘲笑、惋惜、可怜、愚蠢…在此基础上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认可的语气,读出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在学生把握朗读的语气时,不作过多的强求划一,不追求抑扬顿挫的整体效果,在各种不同语气的精彩朗读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个性化体验再次得到提升。
 3 想象个性化
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伴随着想象,想象犹如一条焊接已知未知的焊条,是孕育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个性的温床。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想象的功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填补文中的空白,对有关内容进行合理补充、扩展、连接…如片段三的教学,引领学生进行换位想象。这是一段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精彩的对话,教学的过程更是学生知识不断生成的过程。学生在教师亲切话语的引导下全身心投入到情境,展开自由的想象,实现了情感的升华。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79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