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艾灸养生馆加盟】《李时珍》一课的教后小结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李时珍》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受到李时珍刻苦钻研、勤于实践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和积极性。根据课文特点、聋生身心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李时珍的伟大和《本草纲目》的伟大。2、学习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尝试归纳段落大意。3、学习、交流搜集、处理信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抓住信息搜集,丰富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经验,拉近生本距离
本课内容是真人真事,但是距离聋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李时珍的不怕艰苦,不怕危险的精神难以激起学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如果仅仅利用简短的导入的几分钟时间为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人物,学生不会有较深的体会。因此,课前,我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李时珍的书籍,上网查阅李时珍的资料。这样的教学设计,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在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开发教材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了相关知识背景,拉近了学生与教材对话的距离,增强了教材的感染力,更增强了文本人物的感染力。
二、抓住主要事件,理清课文顺序,理解课文内容
《李时珍》这篇课文记叙顺序阴晦,聋生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参考书上认为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两大事件:“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这样的判断不无道理。但作者在叙述这两部分内容的时候,角度有所转换,不利于聋生学习围绕中心选材按一定顺序叙述的方法。因此教学本课时,我只指导聋生抓住“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两件事理清作者叙述的顺序,即按时间的顺序叙述。对于两件事本身的叙述顺序避而不谈。
三、抓住两个“伟大”,统领全文,进行辐射教学
抓住两个“伟大”,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顺结构关系,加深对课文人物精神品质的感悟。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探究出文章的中心段(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出关键性的词语“伟大”,将此“文眼”作为基点,纵横交错、全方位地向全文进行幅射,挖出了文章的主旨来,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伟人的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其次,教师抓住了文眼,就巧妙地利用了学生渴求知识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知识之清泉进行浇灌,使学生兴趣盎然,与文本、作者产生了积极互动,产生了情感共鸣,自然轻松,张弛有致,效益倍增。就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本课时“抓文眼、摄全篇”的教学策略很好地取得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四、抓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揭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1、在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2、在给课文分段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是“了解叙述的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记叙事情的方法。”,我把以上两点作为本节课“过程与方法”的训练目标,此外,在这节课上,我还根据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学习实践有意识地将信息搜集的过程、方法的揭示和指导作为重点训练内容和目标。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他们在学校里不仅做到“学会”,而且要“会学”。只有在 “学会”的基础上做到“会学”,才能真正成才。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只有当学生积极想学而又懂得怎样学习时,他们才可能取得理想结果。”
本节课,我非常重视抓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揭示,引导学生经历并体验语文学习过程,掌握语文知识形成的规律,学会正确的语文学习和探究的方法。教师与学生共同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了探寻形成结论和方法的生动过程,引导学生经历实践、发现、总结、建构等思维活动过程,伴随着思维的碰撞、同伴的论争、知识的比较,获得结论,总结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50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