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织里实验小学 章秋蕾 教学目标: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3.小结过渡: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4、指导观察,引入课文。(题目与以往学习有何不同?)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吧!
5、回到课题,老师:“真棒”这句话是谁说的?课文到底讲了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流利。
2.检查生字情况。
同桌互读,难点字音读,齐读。
3.带着刚才的问题默读课文。
4、指名说。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课文到底讲了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呢?
文中哪些自然段讲了这件事?快速浏览课文。(2—5)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那么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3.?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震后,中国政府……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⑴学生口述、理解分析、师生共研。 ⑵朗读感悟。 ⑶教师小结。 “来到这座城市……坚持战斗。” ⑴学生口述、理解分析。
投影出示:“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有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 ⑴指名读——学生练读——小组注入力量读。 ⑵学生理解分析: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文中哪些词中体会到的?从“搜索着每一条缝隙”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板书:工作认真、不怕困难,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时刻关切他们的安危。)
⑶从图上你能看出哪些人是中国救援队的队员?)你怎么知道的?这儿怎么让你感动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不怕炎热、认真) 4、投影出示相关图片。
5、同学们面对着此情此景,你难道不想说些什么吗?(学生畅所欲言) 6、回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⑴学生理解分析。 ⑵教师点拨、启发想象。 ⑶教师小结:因此,他们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四、回顾前文、感悟文情 1、所在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 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五、图片赏析,结束全文 1、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2、学生看图片。 3、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学生表述)12345
4、教师小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学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板书设计
仔细
不顾疲劳  坚持战斗  细心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搜寻
“超强”──“救灾明星”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3.小结过渡: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4、指导观察,引入课文。(题目与以往学习有何不同?)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读时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那么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3.?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震后,中国政府……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1、学生口述、理解分析、师生共研。    2、朗读感悟。    3、教师小结。   “来到这座城市……坚持战斗。”    1、学生口述、理解分析。    2、投影出示:“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有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     (1)、指名读——学生练读——小组注入力量读。     (2)、学生理解分析。    3、教师小结过渡引入图片。    4、投影出示相关图片。    5、同学们面对着此情此景,你难道不想说些什么吗?(学生畅所欲言)    6、回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1、学生理解分析。    2、教师点拨、启发想象。    3、教师小结:因此,他们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四、回顾前文、感悟文情    1、所在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      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五、图片赏析,结束全文    1、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2、学生看图片。    3、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     (学生表述)    4、教师小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学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12345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陈千梯
【预设目标】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看图揭题,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图片)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话介绍。   2、小结过渡:
    创立不久,年轻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普遍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生齐读)   3、中国国际救援队到底“棒”在哪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杰出表现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读时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2、检查反馈:
    随机点拨。(里氏6.2级地震释放了相当于16颗原子弹的能量。)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   1、那么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2、小组讨论。   3、交流反馈:    ⑴ 体会救援队的“真棒”: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着……     ① 自由读,划出队员们怎么做的相关词语。     ② 进入情境体会队员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在想什么?       当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的时候,他在想 。       当队员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的时候,他在想 。       当……的时候,他们在想 。     ③ 联系当时环境再一次感受。       幻灯出示句子,学生读,谈感受。       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       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     ④ 回读: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着……”     ⑤ 幻灯出示国际救援队救灾的有关图片:       引:面对这样的国际救援队,你想说些什么吗?生自由发表感受。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由衷的话:“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生读课题。      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生自由读──谈感受──齐读。    ⑵ 感受搜索犬的“超强”:     ① 引:真棒,不仅表现在这些普通队员的身上,连搜索犬──一个国际救援队的特殊队员“超强”,也表现得让人交口称赞。自由读读课文,想想它有哪些不俗表现。     ② 生默读课文第四段,划出相关句子     ③ 同桌练说故事大概。     ④ 推荐代表说。12345
四、引读最后一段、升华感情   1、引读最后一段:     从“圆满完成任务”“载誉返回”等词体会“棒”!     5月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生接)   2、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次在国际社会亮相的短短一周时间,便成效斐然,以出色的表现而博得“满堂彩”。幻灯出示:     联合国官员托马斯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反应是难以想象的、超常规的。”     阿方政府、媒体和灾区居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他们说:“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中国人民来帮助我们,中国人民是阿尔及利亚人民最好的朋友,我们感谢你们”。 五、主题阅读,拓展延伸   1、引:2003年月日12月26日当地时间凌晨5点燃8分,(北京时间9点分)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古城地区当天早晨发生的里氏6.3级地震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伊朗内政部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向伊朗提供紧急援助。北京时间2003年12月27日夜23点50分,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伊朗科尔曼省省会科尔曼市,这里距离地震中心巴姆市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到达伊朗地震灾区的亚洲救援队。     一到巴姆市灾区,中国国际救援队顾不上休息,就展开了紧张的搜救工作 12月28日夜,中国救援队在进行了1天的搜救行动之后,才开始搭建营地。12月29日,在搜救过程中,搜索犬作为特殊的“队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月31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撤离灾区 。2004年1月1日上午10点,中国国际救援队回到北京,     2004年12月2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大海啸,给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带来严重灾难,夺走了10多万条生命。经联合国有关部门批准,中国政府决定派出国际救援队赴印尼进行抢险救援。     搜索抢险分队队员不顾旅途劳累,冒雨搭设了帐篷,迅速展开了搜索工作。连长袁本航是搜索抢险分队的队长。他带领8名队员受命寻找掩埋在倒塌房屋中的遇难者遗体。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很多遗体开始腐烂,有的已经生蛆,尽管每位队员都戴了3层口罩,可气味仍令人窒息。但他们毫不畏缩,小心翼翼地把遗体装入专用的口袋,轻轻地搬运到遗体存放处。     就在搜索抢险工作紧张进行时,灾区出现了霍乱疫情。为了防止传染,搜索抢险队员执行任务时不能喝水,中午不能在搜索现场吃饭。他们每天一早就出工,傍晚时才撤回营地,午饭晚饭并成一顿吃。由于流汗多,又不能喝水补充,穿着厚厚隔离服的多名队员出现不同程度的虚脱。那段日子,他们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在各国救援队中,他们搜索和处理的遗体人均数是最多的。     听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批队员要返回国内,当地政府官员和群众带着水果等慰问品来慰劳他们,并纷纷称赞:中国救援队真棒!   2、回归读题。   3、推荐网址、自己搜索更多有关资料,小组交流。也可以合作出一期手抄报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12345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3、小结过渡: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4、指导观察,引入课文:
    (题目与以往学习有何不同?)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读时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那么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3、 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震后,中国政府……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1、学生口述、理解分析、师生共研。   2、朗读感悟。   3、教师小结。   “来到这座城市……坚持战斗。”   1、学生口述、理解分析。   2、投影出示: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有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    ⑴ 指名读学生练读小组注入力量读。    ⑵ 学生理解分析。   3、教师小结过渡引入图片。   4、投影出示相关图片。   5、同学们面对着此情此景,你难道不想说些什么吗?(学生畅所欲言)   6、回读: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1、学生理解分析   2、教师点拨、启发想象   3、教师小结:
    因此,他们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四、回顾前文、感悟文情   所在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   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五、图片赏析,结束全文   1、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2、学生看图片。   3、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     (学生表述)   4、教师小结:
    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学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00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