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导弹飞]让“导”与“学”相得益彰 奏响和谐课堂主旋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26一面五星红旗》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中的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课文思路清晰,在表达上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心理活动。
根据教材特点及本班学生实际,我对教学内容做了如下安排:第一课时:扫除字音朗读障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品析中国留学生处境艰难和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第二课时:品读留学生尊重和热爱国旗等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心理活动”的写作方法;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而充分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一个真正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参与学习,是我这堂课的最终最美的设想。
【课堂回放】
学生自学,读通读顺课文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自己先来学习这篇课文,桌上的导学提纲是老师给同学们的自学提示。
师:请同学们把手中的导学提纲读一遍。(生读)
师:好,现在开始学习课文。同学们自学课文之后,如果有疑难的,我们再一起来解决。
《一面五星红旗》导学提纲
(10分钟内完成)
一、我会读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把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小提示:本课多音字较多,要注意读准多音字字音哦!)
二、我会记
1、我有好办法记住“摊、奈、凝 、竖 、拇”这几个字。
2、生字表二中,我能提醒大家注意“    ”字的      .
三、我会画
1、我会用“—”画出描写留学生处境艰难的句子。
2、我会用“()”画出描写面包店老板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
四、我会提问
读了这篇课文,我能提出这些问题。
 问题:                                        
2、生带着导学提纲自学课文,师巡视。
师生交流,检查自学成果
师:流利朗读课文有问题吗?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听听你们读词情况。
师:先看第一组词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筏子    脖子    鼻子   身子
师:自由朗读一遍。(学生朗读)
师:知道什么是筏子吗?
生:小船
师:筏子是最古老最简单的水运工具。(课件出示筏子图)看,这是竹筏子,这是皮筏子。
师:再看看这组词,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有一个“子”。
师:读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支吾,一时无法回答。)
师:它们都是轻声,读时要读得又短又轻。来,自己练习一遍。(学生自由练读)
师:不要小看轻声,读好轻声能帮助我们把课文读得更好听。
师:再看看第二组词
课件出示第二组词:
假日(jià   jiǎ)    背包(bēi  bèi)            系在(xì jì)  
出发(fā  fà)       转来转去(zhuàn  zhuǎn)    处境(chù  chǔ)
鲜艳(xiǎn  xiān)   落入(lùo   là)          方便(biàn  pián) 
师:谁会选。(指名选)
师:自由朗读一遍。(学生自由朗读)
师:这些多音字的另一个读音,老师也整理下来了,我们齐读一遍。1234
jià假日   bèi背包     jì系在   fā出发  zhuàn转来转去
jiǎ真假   bēi背背包   xì关系  fà头发  zhuǎn转达              
chǔ处境   xiān鲜艳        luò落入        biàn方便
chù到处  xiǎn鲜为人知 là丢三落四       pián便宜
师:读得真不错,呆会儿带到文中也要读准哦!同时,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养成归纳整理的好习惯。
师:再看看第三组词。
课件出示第三组词:
双手一摊  无奈   凝视   竖起大拇指   趔趔趄趄
师:这是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读吗?(指名读)
师:(课件出示相应生字拼音)他读得怎么样,咱们看看读音。真不错,都读对了。
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这些字呢?
生1:把“难”字加提手旁变成“摊”。
生2:把“疑”字加两点水变成“凝”。
生3:“走”加“列”变成“趔”。
师:大家都是用以前学过的字加偏旁来记新字,行!不错。
师:我们再齐读词语。
师:孩子们,流利朗读课文就是要这样,注意轻声,留心多音字,还注意难读的词,要从小处做起,字字清晰。现在,你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再一次读课文,做到不丢字,不多字,读音准确无误,琅琅上口。(学生自由朗读,师耳靠生随机正音。)                   
师:正确书写生字词有问题吗?
师:(课件出示词语表)这些词语都是我们要求会写的,下面我们来写一写,写之前先自己读一读,然后把自己觉得难写的字提出来。
漆黑     壮胆   无影无踪
小镇     犹豫    荒无人烟
摔倒     竖起    窄小     双手一摊   交换
生:漆
师:出示带田字格生字卡“漆”。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
生1:右边的“木”最后一笔要变点。
生2:右下部不要写成“水”。
师边范写边说“人字要写得舒展。”
师:还有哪个字觉得难写?
生:摔
师:出示带田字格生字卡“摔”。
师边范写边说“中间要写得紧凑。”
师:下面同学们打开生字书写本,把这些字描红一遍,注意写字姿势。
师:刚才同学们都写得很认真,希望回去时再认真写完词语,它们对以后我们的阅读和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问题讨论】
1.如何让“导学提纲”更具实效性?
①谈“导学提纲”的设计:“导学提纲”是教师“导”的蓝本,也是学生“学”的依据,所以不是随便哪一篇课文都能用得上“导学提纲”的,如果“导学提纲”设计得不好,不但会加重学生负担而且也会是一种误导。本课,我设计的“导学提纲”,用过之后,发现可操作性还是较强的。如:在字词掌握方面,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提纲”:“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把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小提示:本课多音字较多,要注意读准多音字字音哦!)2、我有好办法记住“摊、奈 、凝 、竖 、拇”这几个字。3、生字表二中,我能提醒大家注意“    ”字的      。”这样的设计,学生较容易完成。反馈时,也不是让学生简单读读词语或说说识记方法,而是师生交流3组词(轻声词,多音字,生字新词),这3组词是老师事先据课文特点,归纳整理的。这样的反馈交流既源于学生自主学习基础,又高于学生学习水平,对学生起到一种很好的引领作用。1234
而在品析句段方面,“导学提纲”也只让学生画一画:“1、我会用“—”画出描写留学生处境艰难的句子。2、我会用“()”画出描写面包店老板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没有“如写写自己的感受”等的要求,而学生就在很轻松地找、画中把文中的所有重点词句都品读了。反馈时,老师再根据学生画的基础引导学生品悟句子深刻的含义。
基于以上做法,有了一点看法:“导学提纲”应简单些,基础些,要精练,要容易完成,不要泛泛而谈,特别是对于中年段孩子,该画什么就要求画什么,该写什么就写什么。总把“导学提纲”神化了,似乎想把所有的教学的内容都要放进里面,这是不太现实的。我想:如果我们把课堂看成是高楼大厦,那“导学提纲”应该是高楼的第一层,学生是不用太费力就可以走进的,至于如何上高楼,那就取决于老师精彩的“导”了。
也有一点附属想法:从整课出发设计“导学提纲”比分课时设计来得科学,针对性强,主线较明。如果分课时来设计,显得零乱,同一个知识点将被支离,有些知识点也许在两个课时内都会涉及,有点不好操作。
②谈何时用“导学提纲”。上本课前,我也一直琢磨着该把“导学提纲”放于课前或放于课堂,一直担心着在课前让学生完成“导学提纲”,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于是有了争取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导学提纲”的念头,再后来也就有了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导学提纲”的想法,到最后也把“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正音”的反馈课文朗读情况的环节给挤没了。
尽管有了时间的约束,有了环节的缩减,可是课一结束,预设的教学任务不但没完成,这势必会影响到下一节课的教学,就连估计10分钟就可完成的“导学提纲”整整用了12分钟也还有一半学生没完成。
由此,又有了一点想法:本课“导学提纲”的完成放在课前较理想,放在课上,未知数太多了,课的教学无法有序进行。学生无法在统一时间内完成”导学提纲”,没完成的学生根本就无法静下心来听课呀!这样,连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无法完成,谈何有效、高效呢?相反,如果课前让学生完成”导学提纲”,学生在课前或查找资料或请教别人……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知识储备。课堂成了让学生体验验证成功的快乐舞台,这又有何不好呢?
课上完成”导学提纲”,减轻学生负担;课下让学生完成”导学提纲”,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知识。权衡利弊,还是建议把“导学提纲”放于课前让学生完成。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说法,如果课文稍简单或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还是有必要把“导学提纲”放于课堂,真正还学生一个属于自己的,可以由自己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
2.如何更有效、更全面反馈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情况?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清楚地规定了朗读教学的层次性和程序性。没有“正确”,不可能有“流利”;没有“流利”,也不可能“有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应先扎扎实实地落实“正确、流利”目标。因此,教师在40分钟的课堂里,务必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也务必要有充足的时间检查反馈学生的朗读准确与否。只有扎扎实实落实初读,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才能预约下一步的精彩。1234
可是,因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正音”环节太浪费时间,也因为,这是一堂研讨课,不想让课堂太枯燥,所以课堂上把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正音”改为 “学生自由朗读,师耳靠生随机正音”。课后,发现“学生自由朗读,师耳靠生随机正音”形式化的味道太浓,老师能听到几个人的朗读,又能纠正几个人的读音呢?想想平时的课堂,每课必有这个环节:随机指名朗读课文或一自然段或更多或更少,同时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是否丢字、添字、错字、是否重复,然后是师生共正音。读的学生怕读不好,努力读好每一个字,读准每一个音,听的学生更是竖起小耳朵想抓住同学的“把柄”。这样的环节学生学得很主动,表现出很强的参与欲,效果也是不可小看的。所以“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正音”不失是一个检查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情况的好办法。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99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